李永葉
(貴州省平塘縣人民醫院 貴州 平塘 558300)
消毒供應中心是醫院中較為特殊的大型科室,主要任務是負責院內各項醫療物品、器械的滅菌工作,并為各個科室提供無菌物品、設備和敷料等,一旦細節處理不到位,消毒或滅菌不合格,就會影響臨床治療與護理,嚴重時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對此,消毒中心人員必須做好對細節方面的處理工作,提高消毒滅菌質量和效果,現做如下報到。
將消毒中心工作人員相關滅菌數據作為主要研究內容,全部護理人員年齡范圍在30歲~5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9.87±3.57)歲,學歷:本科25人,大專17人,本科以上18人。從2017年9月開始實施細節干預護理,觀察護理前后消毒供應中心的具體消毒滅菌狀況。
進行細節護理前,應先將全部物品進行分類,確定細節干預重點,再實施具體的細節管理,具體護理方式如下:①成立護理小組:消毒供應中心應組織護理人員學習針對消毒滅菌方面的基木知識、方法、技能進項專業培訓,使其掌握醫療安全知識以及熟悉各項消毒滅菌器械的操作方式,執行中提高安全與細節意識,根據處理狀況以及發現的問題,制定各項緊急預案和相關制度[1]。②完善消毒滅菌規章制度:消毒滅菌環節中,為保證整個流程科學合理性,應利用各項相關規章制度,約束護理人員行為,而主要的制度有洗滌消毒工作流程規范制度、感染監測既控制制度、科室衛生清潔制度、物品管理制度等。③衛生清潔:定時對消毒供應中心的環境進行清理,保證室內環境清潔無污染,同時注意做好通風工作,降低細菌病毒繁衍速度[2]。④工作分區:在執行消毒滅菌操作時,為防止出現交叉感染現象,需進行區域細致劃分,如去污區、清潔區、檢查區、包裝區、滅菌區、無菌物品存放區等。⑤清洗、包裝環節細節護理:加強包裝臺衛生清潔護理,可采用超聲波或手工清洗方式,再利用軟水進行沖洗,將pH值調節到中性,確保器械可以同消毒滅菌蒸汽充分接觸,保證消毒滅菌效果,并根據包裝方式的不同進行包裝區分,標記詳細滅菌時間等待消毒滅菌。⑥建立消毒滅菌檔案:根據消毒滅菌時間以及具體的操作步驟建立詳細的檔案,要求護理人員嚴格相應操作流程執行每一環節消毒滅菌,同時安排護理人員核查消毒滅菌工作進展以及實施效果,確保消毒滅菌質量。
觀察護理前后消毒供應中心的消毒滅菌效果,對比兩組清洗器械、滅菌、包裝以及器械回收等指標的消毒滅菌合格率以及拆卸、包裝等指標的護理質量。對比干預前后護理治療與效果。
本次研究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護理質量)表示方式為平均數±標準差(±s),比較護理前后差異采用t檢驗法,計數資料(消毒合格率)表示方式為數(n)和率(%),對比護理前后差異采用χ2檢驗法,如果P<0.05,說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比較消毒供應中心護理前后拆卸、清晰、包裝和環境管理幾項指標的干預質量,護理后均高于護理前,護理前后差異明顯(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滅菌干預質量比較(±s)

表1 兩組護理前后滅菌干預質量比較(±s)
注:與護理前相比,*P<0.05;
時間 n 拆卸 清洗 包裝 環境管理護理前 60 88.5±2.2 84.3±1.8 89.7±2.5 87.9±2.6護理后 60 97.8±2.1 96.3±1.9 98.5±1.4 99.1±2.6
觀察護理前后的滅菌、包裝、器械清洗和器械回收幾項指標的消毒合格率,護理前的合格率分別為86.67%、85.00%、86.67%和83.33%,而護理后的合格率則為98.33%、98.33%、96.67%和98.33%,護理后明顯高于護理前,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細節護理前后消毒合格率對比(%)
消毒供應中心開展細節管理科時,主要同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經過研究后制定相應解決措施,以此不斷減少各項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同時還需注意對崗位工作流程的合理安排,加強細節處理,保證護理干預質量。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消毒供應中心護理前后消毒滅菌狀況護理后干預質量和消毒滅菌合格率均優于護理前(P<0.05),護理前后差異明顯。說明對消毒中心實施細節護理干預,可加強對細節位置的控制,能夠有效的提高整體的護理質量,改善消毒滅菌效果,為臨床治療與護理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消毒滅菌物品,這對降低醫院感染率,提升整體的護理水平具有重要幫助。
綜上所述,消毒供應中心管理中融入細節護理,干預各項消毒流程,可加強對于各個環節的有效控制,能夠提升整體的護理干預水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