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娟
(宿遷市沭陽縣同濟醫院 江蘇 宿遷 223600)
近年來,我國的剖宮產率不斷上升,是由于產婦以及家屬對自然分娩了解較少,過于擔憂分娩的危害。但其實分娩是女性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分娩時間較長,容易對產婦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不良影響,容易增加并發癥發生率。助產士一對一全程陪伴分娩護理是一種新型的分娩護理理念和措施,經過研究發現能夠降低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精神緊張情況,降低分娩后的不良反應,有利于母嬰健康。對此,本文觀察助產士對產婦進行一對一全程陪伴分娩護理的效果。
94例產婦B超檢查結果均為單胎,胎兒體重在2500g至3950g之間,頭位,產婦的骨盆情況正常,適合進行陰道分娩,并且產婦了解本次臨床研究工作。排除患有妊娠并發癥、臨床資料不完整的產婦。產婦的年齡均在19周歲至38周歲之間,平均(28.6±2.5)歲,有36例初產婦,58例經產婦,孕周在37周至41+6周,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常規分娩護理措施,即護理人員在分娩前、分娩過程中和分娩后實施護理,注意觀察產婦的血壓、脈搏等生命體征變化,叮囑產婦多休息,保證合理攝取營養等[1]。
觀察組:采用助產士一對一全程陪伴分娩護理方法。第一,待產護理。助產士與產婦直接溝通,了解產婦面對分娩的心理狀態,對分娩的要求和期待等,結合產婦的實際情況制定分娩護理措施。助產士還應在陪伴產婦的過程中講解自然分娩的好處和相關知識,提高產婦分娩信心,鼓勵產婦自然分娩;耐心回答產婦的問題,如果產婦有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助產士需要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指導產婦合理進食,改善其體質,以便順利分娩;助產士還應陪伴產婦進入待產室,減少產婦對環境的陌生感。第二,分娩過程中護理。產程進入活躍期之后,助產士需要隨著產婦分娩進度變化告知其分娩技巧;盡量鼓勵產婦,增加其分娩信心。分娩時允許一位家屬陪伴,從精神上給予產婦支持;注意觀察產婦的分娩情況,確保母嬰健康。此外,在分娩過程中可以鼓勵產婦食用一些高熱量的食物,保持體力。第三,分娩后護理。助產士要恭喜產婦,告知新生兒情況,講解產后的注意事項、健康飲食以及母乳喂養方法等[2]。
觀察兩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總產程時間、產后并發癥等情況。
采用SPSS 25.0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觀察兩組產婦分娩護理效果(n,%;±s,h)

表1 觀察兩組產婦分娩護理效果(n,%;±s,h)
總產程時間(h)
分娩雖然是女性經歷的一種正常生理過程,但在這個過程中產婦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并且出現產后并發癥的風險比較高,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影響產婦分娩安全和質量的因素比較多,具體有產婦的心理因素、產道條件、子宮收縮情況以及胎兒因素等。因此,在產婦的整個生產過程中采取具有針對性、科學、有效的護理,提高分娩安全性。常規的護理中重視產婦和新生兒的健康,但忽視產婦的心理需要,影響護理效果。一對一全程陪伴分娩護理在重視母嬰健康的同時,還從產程時間、疼痛、分娩質量等多個方面實施護理,在臨床護理中的具體表現為:第一,助產士在產婦分娩前進行細致、全面的健康宣傳教育,增加產婦對自然分娩的了解,有助于提高產婦分娩信心,從而提高其自然分娩率[3]。第二,在分娩的過程中,助產士需要一對一進行全程陪伴,疏導產婦的心理壓力,指導產婦分娩技巧,幫助產婦放松,減輕分娩時的疼痛感,并且能夠有效預防產后并發癥。第三,一對一全程陪伴分娩護理模式能夠彌補傳統護理模式的不足,確保產婦順利分娩,并且能夠提升助產士的責任感。該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方法,蘊含人文性,將產婦作為護理工作的核心,助產士采用一對一的方式指導產婦分娩技巧和注意事項,并且盡量滿足產婦的分娩需求,使其感受到溫暖和關愛,從而有效緩解產婦的負面情緒和分娩疼痛感,提高自然分娩率[4]。
本次臨床觀察結果:觀察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為93.62%、總產程時間(7.11±2.71)h、產后并發癥4.26%,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由此可見,助產士一對一全程陪伴分娩護理模式應用在產婦分娩護理工作的臨床價值較高,臨床上可對其進行大力宣傳。
綜上所述,自然分娩由于時間較長,加之產婦擔憂自身和新生兒的健康情況,在分娩時容易產生焦慮和恐懼等心理,心理壓力較大,導致產婦出現應激反應,影響母嬰健康。采用助產士一對一全程陪伴分娩護理能夠緩解產婦的心理壓力、縮短產程時間、提高陰道分娩率,并且能夠降低產后并發癥發生率,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分娩護理措施,臨床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