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美英
(山西省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 山西 太原 030053)
肺結核是常見的一種傳染病,由于該疾病治療周期較長,許多患者在未得到徹底治愈的情況下停藥,從而導致的復發[1]。臨床中針對復治肺結核患者,常采用復治抗房方案,但并不十分理想,有學者建議聯合丁胺卡那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方案展開治療[2]。文章將對丁 胺卡那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療復治肺結核患者的近期療效及安全性進行分析,并選取了2016年6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6例復治肺結核患者進行觀察,內容如下。
將我院收治的66例復治肺結核患者納為研究對象,采用數字隨機法進行分組,患者入院時間為2016年6月~2019年1月,進行隨機分組,所有患者均給與復治抗傍方案,其中一組聯合丁胺卡那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治療,作為觀察組,另一組作為普通組,每組33例患者。普通組患者年齡段為25-52歲,平均年齡為(36.1±1.7)歲,含男性17例,女性16例;觀察組患者年齡段 為23~50歲,平均年齡為(35.3±1.9)歲,含男性18例,女性15例。兩組患者入院時可見咳痰、發熱等癥狀,影像學檢查提示空洞型結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進行分組比較。
所有患者均給與復治抗傍方案,異煙麟0.3g口服,每天一次,利福平0.45g口 服,每天一次,毗嗪酰胺0.5g口服,每天三次,連續用藥三個月,而后給與乙胺丁醇0.75g口服,每天一次,六個月后異煙麟0.3g口服,利福平0.45g口服,乙胺丁醇0.75g口服,均為每天一次。觀察組在以上基礎上聯合丁胺卡那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治療,左氧 氟沙星0.4g 口服,每天一次,丁胺卡那0.4g肌注,每天一次,連續用藥六個月。
對比兩組患者的近期療效,標準如下:患者發熱等臨床癥狀消失,血象恢復,痰涂片轉陰為治愈;患者臨床癥狀好轉,肺部炎癥大部分吸收,血象下降 為有效;與以上描述不符合為無效,有效率=(治愈+有效)/33*100%。統計兩 組患者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
研究使用SPSS20.0對試驗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使用χ2進行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士標準差)表示,使用t值檢驗,P<0.05代表研究 存在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6.97%(32例),較普通組高,數據差異有統計 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共有3例出現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09%,與普通組數據比較有 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的近期療效比較

表2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比較
目前,我國公民對肺結核相關知識的了解比較少,這導致許多肺結核患者在自感治愈后,停止用藥,也有一部分患者服藥不規律、盲目的增減藥物用量,導致了自身抵抗力的下降,并引起了多重感染情況,引起了復治肺結核。
常規應用的復治抗痹方案雖然療效確認,但由于病原菌出現了一定的耐藥性,因此部分患者的治療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左氧氟沙星的生物利用度較高,抗菌活性強,而且用藥安全可靠,本藥可以阻斷細菌NDA的復制,從而殺死細菌,阻斷細菌,左氧氟沙星對革蘭陰性細菌也具備良好的抗菌效果,藥物吸收好,抗菌譜廣泛。丁胺卡丹隋素則可以抑制細菌生長,阻滯細菌DNA 轉錄。兩種藥物聯合使用能夠發揮協同作用,殺滅細菌,促進血象的恢復。從本次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患者在用藥后,治療有效率達到了96.79%,且不良反應較少,用藥的安全性高,所得數據結果符合以上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