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平平
(邯鄲市第七醫院 河北 邯鄲 056001)
在臨床檢驗中,生化檢測對患者疾病診斷、治療、預防等起到一定影響,而血清樣本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檢測結果良好,一旦誤差較大可能導致誤診、錯診、漏診等,因此保證檢測樣本的質量對患者而言非常必要[1-2]。在本次研究中,為了了解統一溫度下血清標本不同放置時間對檢測結果的影響,選擇本院90例血清樣本,對比不同時間內生化檢驗9項結果,以下是詳細內容。
選擇2018年12月~2019年1月本院進行血液檢測的90例血清標本進行研究,選擇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
采用含有促凝劑真空采血管采集健康人群血液標本5ml,共采集3份,采集人數30人[3]。于血液凝固后半小時后離心,離心完成后觀察是否出現溶血、渾濁,并取出血清進行檢測,并記錄所得平均值作為對比標準。將標本放置于-18℃~22℃,并在7、14天后再次檢測。于室溫條件下放置標本并溶解穩定30分鐘后檢測,記錄所得平均值,檢測指標包括:總膽紅素(TBil)、肌酐(Cr)、尿酸(UA)、丙氨酸基轉移酶(ALT)、天冬氨酸轉氨酶(AST)、總蛋白(TP)、葡萄糖(Glu)、白蛋白(Alb)、尿素氮(BUN)。
對比相同溫度下,不同時間內血清標本生化檢測結果。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3.0版,計數資料以(%)表示,兩兩對比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以(±s)表示,兩組數據比較采用t檢驗;以P值<0.05表達組間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7d后檢測結果顯示:ALT、TBil、TP、BUN水平下降,UA水平提高,與抽取當天檢測結果相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AST、Alb、Glu、cr檢測結果并無明顯變化,差異性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4d后檢測結果顯示:ALT、TBil、Alb、Glu、BUN均下降,與抽取當天相比較:P<0.05。而UA水平下降,但是差異性無統計學意義:P>0.05。放置14d后的AST、TP、Cr水平明顯上升,差異性比較:P<0.05(詳細內容見表1)。
表1 比較不同時間內相同溫度下血清標本生化9項結果(±s)

表1 比較不同時間內相同溫度下血清標本生化9項結果(±s)
?
血液檢測屬于臨床上常見的用于診斷、治療的檢測手段,樣本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檢測結果以及患者治療[4]。在生化9項指標中,影響TP值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在-18℃~20℃時環境中,水分流失嚴重。而ALT、AST則由于反復冷凍溶解導致酶的活性下降,因此在冷凍7~14天后,AST、ALT指標誤差較大。Glu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被逐漸代謝因此水平明顯降低。Cr與UA值則由于干擾因素較少,因此前后變化差異性較小[5]。
在此次研究中,分別檢測抽取當天的血清標本、以及7d、14d后血清標本,結果發現隨著時間不斷增加,生化檢測9項指標波動性明顯,與抽取當天水平相比較,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P值<0.05。
綜上所述,將血清標本放置于-18℃~20℃環境中應盡快檢測,在不同時間的檢測結果也所有不同,特別是對于BUN以及酶類指標,在冰凍后再檢測會出現較大誤差,因此需要盡快進行樣本檢測,確保檢測結果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