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靜 李 琳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當前,乳腺癌患者數量越來越多,女性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會出現乳腺癌,如不良生活習慣、休息不充足、飲食不規律等[1],對其生活及工作影響較大,并且該病逐漸向年輕化發展,因此,臨床必須重視乳腺的早期診斷。在乳腺癌診斷中,超聲是一種常用診斷方式,但是不同類型超聲會獲得不同的診斷結果[2]。本文選取我院乳腺腫瘤患者67例,分析超聲彈性成像技術臨床診斷價值。
選取我院乳腺腫瘤患者67例(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年齡19至67(37.92±4.62)歲,腫瘤直徑3至59(31.5±5.3)mm。經病理檢查,67例患者共78個病灶,良性病灶47個,惡性病灶31個。
儀器:飛利浦IU-33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對,探頭頻率5至13MHz,并且均有實時組織彈性成像技術。
常規超聲檢查:患者取仰臥位,舉起雙臂,顯露胸部,操作者使用雙手觸診乳房,對其腫瘤部位、活動度、病灶硬度等進行大致的判斷,然后縱橫掃描機連續掃描,沿順時針方向,在此過程中,對患者病灶大小、形態、病灶部位、病灶內部回聲、血流信號等進行觀察。
超聲彈性成像檢查:探頭方向與患者皮膚垂直,開啟彈性成像程序,取樣框中心要對準腫塊,針對呈現的彈性圖和灰階圖,觀察時可以采用實時雙幅模式,對其面積比進行測算,壓力指數在3.0至4.0,硬度分級時,主要根據灶區的顏色進行。診斷結果為3次結果平均值。
常規超聲、超聲彈性成像診斷符合率、特異度及敏感度。
SPSS20.0,計量數據、計數數據分別表示為均數±標準差、百分率,分別用t、χ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常規超聲檢查,良性病灶38個,誤診為惡性9個,惡性病灶25個,誤診為良性6個,診斷符合率80.77%(63/78),特異度80.85%(38/47),惡性敏感度80.64%(25/31),見表1。

表1 常規超聲檢查結果
超聲彈性成像檢查,良性病灶43個,誤診為惡性4個,惡性病灶29個,誤診為良性2個,診斷符合率92.31%(72/78),特異度91.49%(43/47),惡性敏感度93.55%(29/31),見表2。

表2 超聲彈性成像檢查結果
常規超聲診斷符合率80.77%(63/78),超聲彈性成像診斷符合率92.31%(72/78),P<0.05,見表3。

表3 常規超聲檢查與超聲彈性成像檢查結果對比
乳腺癌主要為乳房內部組織結構出現異常,良性腫瘤具有較高的治愈率,但是也存在癌變的可能,患者診斷為良性腫瘤后,必須引起重視并進行有效的治療[3]。惡性腫瘤如果能在早期確診,就可以通過有效的治療能改善患者預后[4],因此,乳腺癌腫瘤患者的早期診斷非常重要,需要鑒別疾病良惡性,并給予針對性治療,提升治療效果。
本文結果中,經病理檢查,67例患者共78個病灶,良性病灶47個,惡性病灶31個。常規超聲檢查,良性病灶38個,誤診為惡性9個,惡性病灶25個,誤診為良性6個,診斷符合率80.77%(63/78),特異度80.85%(38/47),惡性敏感度80.64%(25/31),超聲彈性成像檢查,良性病灶43個,誤診為惡性4個,惡性病灶29個,誤診為良性2個,診斷符合率92.31%(72/78),特異度91.4 9%(43/47),惡性敏感度93.55%(29/31),常規超聲診斷符合率80.77%(63/78),超聲彈性成像診斷符合率92.31%(72/78),P<0.05。本文中,乳腺腫瘤良惡性診斷中,分別應用常規超聲與超聲彈性成像進行檢查,其中,常規超聲檢查已經在臨床應用較為廣泛,并且在乳腺腫瘤良惡性的鑒別中發揮著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乳腺病灶較為隱匿,常常出現重疊交錯的情況,因此,在臨床診斷中,常規超聲檢查準確性不高,具有較高的誤診率[5]。作為一種現代化技術,超聲彈性成像能依照乳腺內脂肪組織、乳腺纖維化、乳腺、浸潤性導管癌等彈性系數的特點,通過彩色編碼,對掃描圖像進行重新構造,并且在評估組織硬度時,將色彩作為劃分原則,進而較好的對腫瘤的良惡類型進行判斷。相比于常規超聲檢查,超聲彈性成像具有更大的應用優勢,這種檢查方式引用了先進的技術,針對常規超聲不能探測的腫瘤,超聲彈性成像則能進行有效的探測,進而展開有效的分析與研究,具備更多的優點[6]。超聲彈性成像技術能較好的診斷鑒別出良性及惡性腫瘤,還能準確顯示出病變組織及正常組織的硬度,在臨床診斷中,如果出現常規超聲不能有效診斷的情況,就要考慮采用超聲彈性成像進行診斷,有利于診斷準確率的提高。
所以,在乳腺腫瘤良惡性診斷中,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具有較高的診斷準確率,能較好的鑒別乳腺腫瘤良惡性,具有應用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