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宇 魏 玲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淮安醫院(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影像科 江蘇 淮安 223001)
隨著醫療行業改革的進程,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成為醫師上崗的必經之路,同時對醫學教育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教學方式無法滿足現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需求,影像專業知識系統繁雜、對綜合能力要求高,需要更為優良的教學方式幫助提高專業醫師的技術水平,為探究導師制結合CBL教學法在影像住培教學中的應用效果[1-2],本文總結參與我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48例非影像專業在讀研究生在影像專業基地的教學研究,作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參與我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48例非影像專業在讀研究生進行研究,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24例培訓學員中男性16例,女性8例,男女比例為2:1;年齡23-27歲,平均年齡為(25.51±1.81)歲;對照組24例培訓學員中男性15例,女性9例,男女比例為5:3;年齡24-27歲,平均年齡為(25.43±1.75)歲,兩組培訓學員的基礎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LBL教學方法,教師每周進行2h的授課,發揮主導作用,將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系統全面的傳授給培訓學員。觀察組采用導師制結合CBL教學法,每周授課時間同樣是2h,將培訓學員作為主體,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同時結合導師制理念,邀請德才兼備的導師以“一對一”的方式對學員進行授課,可以通過言傳身教對學員進行引導,授課的主要流程為選取病例、提出問題、思考討論、總結知識,授課前導師應就本科室實際情況選取典型病例作為案例,完善選擇病例的相關診斷及檢查治療信息,在授課時和學員一起分析臨床資料和影像征象并提出相關的討論問題,如疾病的典型/不典型癥狀、發病誘因、診斷依據、鑒別檢查、治療原則等等,鼓勵學員自行通過查閱資料、分組討論等方式對病例進行思考,并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認識,導師可以對學員的發言提出問題,引導學員全面深入的思考病例,同時對學員的疑問進行解答,通過學員的發言討論,導師可以了解到學員的接受程度和思維漏洞,以便及時糾正常見錯誤,指導共性問題,最后綜合病例討論和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強化知識結構。
1.3 觀察指標和療效判定:培訓結束時對學員進行出科考核考察培訓學員的各項考核成績,考核分為理論考核和實踐考核,各50分,總成績總100分,再通過自制的調查問卷對學生的自我評價進行統計,涵蓋思考能力、自學能力、理解能力、學習興趣、合作能力五方面,共100分[3]。
1.4 統計學方法:本研究中所有采集的數據采用SPSS22.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培訓學員考核成績對比:觀察組培訓學員的理論成績、實踐成績、總成績、自我評價等各項考核成績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表1 兩組培訓學員考核成績對比[±s](分)

表1 兩組培訓學員考核成績對比[±s](分)
組別 例數 理論成績 實踐成績 總成績 自我評價觀察組 24 47.11±3.35 46.24±5.12 93.88±10.54 82.57±6.28對照組 24 39.18±2.51 39.42±3.43 80.53±7.23 68.35±5.53 t 9.2807 5.4215 5.1169 8.3252 P<0.05 <0.05 <0.05 <0.05
CBL教學法在傳統LBL教學法的基礎上增加了情境案例式的教學方式,避免了LBL教學法中學生被動接受、理論知識與實際脫軌的問題,發揮學員的自我學習能力,引導學員的發散思維,提高學員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教學質量的改善有積極的促進作用[4]。同時結合導師制,進行一帶一的導師帶教方式,讓學員有機會跟隨自己的導師參與到臨床的治療診斷中,在臨床實踐中鞏固課堂學到知識理論,和導師學習經驗技術,導師還能發揮住培帶教老師無法做到的引導作用,通過言傳身教,不僅在醫學知識技能上教導學員,還能幫助學員樹立良好的醫德,鍛煉與人溝通合作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新能力,為學員未來的工作打下基礎,導師制結合CBL教學法可以發揮兩種教學方法的優勢,相互彌補弊端,提高教學質量,高效的培養出優秀的精通影像知識的臨床醫師,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法,值得臨床推廣應用[5]。綜上所述,導師制結合CBL教學法可以顯著提高培訓學員的各項考核成績,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影像專業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