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燕
(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感染科 甘肅 蘭州 730050)
近年來,酒精肝病患者的發病幾率不斷升高,而且其病變程度和飲酒總量呈正比關系,所以受到高度重視,因為有些人群長時間飲用大量的酒導致肝臟受損,所以慢慢演變成酒精肝,而且其發病幾率越來越高,甚至導致肝硬化的情況出現。通過全面分析酒精肝的臨床癥狀,盡早治療,而且采取相應的治療方式。本文抽取了本院90例酒精肝患者進行研究分析,現報告如下:
抽取我國90例酒精肝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分配原則,將其劃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組45例,患者年齡最小是24歲,最大是66歲。對照組患者男性23例,女性22例,平均年齡是(46.38±1.3 2)歲。觀察組患者男性18例,女性27例,平均年齡是(53.27±2.3 6)歲。所有患者以往都沒有惡心腫瘤或者重大疾病史,對試驗藥物沒有任何的過敏癥狀。其臨床表現主要是惡心嘔吐、腹脹以及乏力等等,而且類似于肝炎肝硬癥狀,有些患者發生腹內積水和嘔血的癥狀。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行性。
患者進入醫院后告知其早上空腹,抽取4毫升的靜脈血,進行谷草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和堿性磷酸酶含量測量。對照組給予還原性谷胱甘肽聯合葡萄糖液治療,將1200毫克的還原性谷胱甘肽和250毫升5%的葡萄糖液混合均勻,采用靜脈滴注的方法來治療。觀察組給予多烯磷脂酰膽堿注射液聯合葡萄糖液治療,將697.5毫克的多烯磷脂酰膽堿注射液和250毫升5%的葡萄糖液均勻混合,采用靜脈滴注的方法來治療[1]。對照組和觀察組的患者都進行兩個星期的治療,而且在治療結束后抽取患者4毫升的靜脈血,測量丙氨酸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和堿性磷酸酶含量。
治療結束后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的肝功能指標值,主要包括丙氨酸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和堿性磷酸酶含量。
采用SPSS19.0軟件分析處理搜集的數據,使用百分數表示計量資料,使用標準差±平均值表示計數資料,分別進行χ2檢驗以及t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肝功能指標值。對照組的丙氨酸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和堿性磷酸酶含量顯著高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肝功能指標值
因為有些人群長時間飲用酒、生活沒有規律,造成酒精肝病癥出現。在肝細胞的乙醇脫氫酶作用下攝入人體的酒精就會演變成乙醛。進而對人體的ATP產生帶來影響,進而造成脂肪排泌以及蛋白受到嚴重阻礙而在肝細胞內積累,并且在酒精的刺激下容易加快脯氨酸的形成,進而導致肝內膠原快速上升,以至于肝硬化常出現[2]。當出現酒精肝病癥時早期沒有顯著的臨床癥狀,但是隨著其日益發展很有可能導致各個階段的肝臟受損,進而將其劃分成多種病癥,比如:酒精性肝硬化以及酒精性脂肪肝等等。一般來說,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初期沒有顯著的癥狀,但是在后期就會出現發熱、腹痛、體重減少以及尿色加深等癥狀,到后期還會出現消化道出血以及腹內積水等癥狀[3]。而酒精性肝炎患者會出現腹瀉以及發熱等癥狀,還會出現體重快速降低的體征,根據大量的化驗檢查結果顯示,酒精性肝炎患者容易發生血清膽紅素增加以及轉氨酶上升等癥狀。
近年來,在醫學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酒精肝治療方式也日益增多,比如:采用肝移植、胰島素、秋水仙堿、降血脂藥以及抗氧化劑等多種治療方法都有顯著地效果[4]。本文分析了還原性谷胱甘肽聯合葡萄糖液與多烯磷脂酰膽堿注射液聯合葡萄糖液對酒精肝的治療效果。酒精肝中肝受損的主要原因是其引起氧化應激反應,肝細胞由于受到刺激而死亡,進而導致干細胞線粒體受損,而且發生炎癥。還原性谷胱甘肽是包含活性巰基的三肽物質,氣站具有相當強的抗氧化性,在酒精肝治療過程中可以避免肝細胞細胞過氧化物大量的積累,進而有效保護肝降酶,防止出現酒精肝惡化的情況[5]。而多烯磷脂酰膽堿提取途徑是大豆,在亞細胞膜與細胞膜中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可以將有關系保期末與肝細胞膜相結合構成生物膜,進而加強膜的流動性,也可以使人體肝細胞內磷脂依賴性,酶的活性得到顯著提升,降低自由基出現,減慢肝硬化的速度,進而對酒精肝病癥進行合理的治療。結合本研究發現,與還原型谷胱甘肽相比之下,多烯磷脂酰膽堿注射液可以更加明顯的減少丙氨酸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和堿性磷酸酶含量,進而更好的治療酒精肝患者。
綜上所述,隨著病程的不斷發展,酒精肝患者必定會出現很多不良的并發癥,采用多烯磷脂酰膽堿注射液聯合葡萄糖液治療可以獲得顯著的治療成效,對緩解酒精肝患者病情有重要的作用,能夠作為將來很長時間內治療酒精肝的有效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