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高曉征
近年西方制造業的外移讓五角大樓再次感到不安。英國《金融時報》網站5日稱,美國海軍部長理查德·斯賓塞發出警告,“美國脆弱的軍艦供應鏈”意味著五角大樓“必須依靠俄羅斯和中國等對手提供關鍵部件”。
報道稱,作為美國海軍的最高文職官員,海軍部長斯賓塞今年下令對美國海軍的裝備供應鏈進行審查,結果發現許多承包商嚴重依賴單一供應商提供的高科技和高精度零件,從而增加了向“地緣戰略對手”采購設備的可能性。斯賓塞聲稱,美國正在與全球競爭對手進行“大國競爭”,“其中一些國家(主要是俄羅斯和中國)突然出現在你的武器供應鏈中,這并不符合美國的利益最大化”。
斯賓塞特別對“中國在美國海軍裝備供應鏈的地位”感到“擔憂”。報道舉例稱,斯賓塞最近突然質疑羅馬芬坎蒂耶里造船廠的資質。后者是美國海軍新一代護衛艦建造合同的最終競標方之一。斯賓塞認為,在參與最終競標之前,意大利已經決定加入“一帶一路”,因此美方與該造船廠管理層進行了“非常開放的對話”——“給我看防火墻。”他聲稱,既然這家意大利造船企業坐落在剛剛簽署“一帶一路”協議的國家,五角大樓就必須對其進行審查。他最終對該船廠采取的控制措施“感到滿意”,后者目前仍然在建造美國護衛艦的候選名單中。
然而斯賓塞承認,自己擴大國內供應鏈的努力因近年來美國政府頻繁關門和隨意調整聯邦預算而受到阻礙。他試圖說服美國國內供應商,如果他們投資建設本國制造業,將有穩定的業務流,但上述狀況削弱了他的努力。
有中國專家對此表示,五角大樓高層彌漫的這種所謂“擔憂”主要還是在渲染“中國威脅”。該專家表示,隨著中國工業能力的提升,中國制造的大型龍門吊等重型機械設備確實頻繁出現在西方造船廠中,此前運送美軍受損“麥凱恩”號驅逐艦的半潛船也是中國制造。但總體上看,這些設備和大型船塢還沒有達到“離不開中國設備”的地步。一些高端設施和設備的核心技術仍然掌握在西方公司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