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萌 欒燕芬 張玉萍 沙金麗

摘要:目的 觀察中醫聯合護理干預措施對化療期惡心嘔吐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化療期惡心嘔吐患者60例,隨機分配為觀察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中醫聯合護理,觀察10天后作療效評定。結果 治療后2組患者癥狀積分均有下降,且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醫聯合護理能有效改善或降低化療期患者的惡心嘔吐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治療依從性。
關鍵詞:化療;惡心嘔吐;中醫護理
中圖分類號:R256.3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9)09-0089-02
化療所致惡心嘔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and Vomiting,CINV)是最常見的化療不良反應。CINV 是一個由神經通路、神經遞質和受體參與的復雜的過程[1]。腦源性受體主要集中在腦干的三個位置:嘔吐中樞所在的延髓外側網狀結構背面、化學感受器觸發區(chemoreceptortrigger zone,CTZ)所在的第四腦室底部的后極區和孤束核。這些區域富含5-羥色胺3(5hydroxytryptamine 3,5-HT3)受體、神經激肽1 或P 物質(neurokinin-1,NK-1)受體和多巴胺受體[2]。5-羥色胺、神經激肽、多巴胺和相應的受體結合,啟動惡心、嘔吐反射。嘔吐中樞、消化道、化學感受區分布著眾多與嘔吐神經沖動傳遞相關的神經遞質受體?;熕幬锛捌浯x產物使消化道黏膜受損,釋放出5-羥色胺,作用于腸道迷走神經上的5-HT3受體,使迷走神經產生沖動傳遞至大腦的化學感受區,導致唾液的分泌增加,呼吸加快,咽、胃腸道和腹部肌肉收縮,進而發生嘔吐[3]。而中醫認為:化療相關惡心嘔吐屬中醫學“藥邪”,是由藥物偏性或運用不當所產生的一種致病因素。在祖國醫學中它又屬“納呆”的范疇,根據邪正虛實的不同,可分為實證、虛證和虛實夾雜證,化療患者多以虛實夾雜證為主。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入院患者60例,均符合《中醫癥候診斷標準》相關標準。6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男13例,女17例,年齡45~70歲;對照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47~72歲,2組患者年齡、性別及主要癥狀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根據美國癌癥研究所制定的通用不良事件評價標準(Common TerminologyCriteria Adverse Events,CTCAE)4.0 版本[4],惡心程度分為3級,I 級:食欲下降而飲食習慣未改變;II 級:經口進食減少未伴有明顯體質量下降、脫水或營養不良;III 級:經口攝入能量或液體不足,需鼻飼、全胃腸外營養支持或住院治療。嘔吐程度分為5 級,I 級:24 h 內嘔吐1~2 次;II 級24 h 內嘔吐3 ~ 5 次;III 級:24 h 內嘔吐≥ 6 次,需鼻飼、全胃腸外營養支持或住院治療;IV 級:有危及生命的后果,需要緊急救治;V 級:死亡。中醫證侯診斷標準:主癥:胃脘脹滿,饑不思食,口燥咽干,嘔吐頻發,嘔吐清水,氣短懶言。次癥:伴有惡心,上腹部有壓痛,或見大便干結,舌紅少津,脈細數。
1.3 方法
1.3.1 生活起居護理 《黃帝內經》指“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們應根據四時陰陽變化和自然界的規律來指導患者的生活起居。春季宜“夜臥早起,廣步于庭”,夏季宜“夜臥早起,無厭于日”,秋季宜“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冬季宜“早臥晚起,必待時光”,使患者做到睡眠充足,勞逸結合。護士還應該保持病房安靜,避免噪音,并保持病房適宜的溫度、濕度,經常通風換氣,使空氣新鮮。
1.3.2 飲食護理 “胃氣一敗,百藥難施”,故仲景論治虛實證時,常采用護胃建中法,在顧胃氣以保化源的同時,用食養而益胃氣。食物是人體聯系外環境最直接、最經常、最大量的物質,也是機體內外環境及代謝的物質基礎。故化療初期可指導患者,日常飲食以清淡、細軟、易消化、富有營養的粥類為主。隨著CINV逐漸減輕,可指導病人飲食多樣化、粗細相宜、葷素搭配、營養全面,每天保持3~5種蔬菜,2~4種水果,特別注意攝入富含維生素的深色蔬菜和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盡可能選擇禽、魚肉。這樣通過切實可行的合理膳食措施,達到減輕患者不適感、提高患者機體營養的目的。
1.3.3 情志護理 《素問·調經論》中說到:“血有余則怒,不足則恐”,《靈樞·本神》中也提到:“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說明內臟病變可導致情志的變化。而《靈樞·口問》則提出:“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可見情緒與疾病可互為因果,相互影響。在化療過程中,CINV增加了癌癥患者的不良情緒,嚴重者使患者失去治療疾病的信心。因此運用整體科學的護理方法來評估患者的實際情況,從而制定積極有效的情志護理措施,耐心傾聽患者的傾訴,細心解釋患者提出的凝問,使患者盡快消除不良情緒,重建對抗疾病的信心。
1.3.4 隔姜灸神闕穴 操作方法:取新鮮生姜切成直徑2 cm~3 cm,厚約0.3 cm 的薄片,中間用針刺數孔,生姜置于神闕穴(臍中)。點燃艾條,根據患者耐受能力施灸30 min。神闕穴[5]居任脈,任脈與督脈相表里,統司諸經百脈;生姜的中藥成分姜烯酮、生姜酮,能使胃腸蠕動減慢,從而起到鎮吐功效;艾絨有通經、理氣驅寒的功效。此方法簡單易行,易被患者接受,而且能很好的控制患者的惡心嘔吐癥狀。
1.3.5 穴位貼敷 用生姜汁把吳茱萸[6]粉調配成糊狀,取適量放于穴位貼上,貼敷于雙側內關,足三里兩個穴位,每天1次。中藥吳茱萸的主要成分為生物堿,有溫中散寒,理氣止吐的作用。足三里屬足陽明胃經,內關屬手厥陰心包經,都主治胃部疾病。所以利用滲透作用將藥物的藥性透過皮膚直達經絡,從而達到改善患者惡心、嘔吐癥狀的雙重功效。
1.3.6 耳穴壓豆 先進行耳穴探查,找出陽性反應點,選取胃、神門、交感穴作為主穴;肝、脾穴作為配穴。用王不留行耳穴貼緊貼于穴位并稍加壓力,使患者耳朵感到酸脹或發熱,貼后患者可每天自行按壓數次,每次1~2min。祖國醫學認為,耳為宗脈之聚,可通十二經脈,人體各臟腑的刺激點均可在耳朵上找到相應的位置,相應的耳穴,可刺激脾胃的功能[7],有效改善化療患者的惡心、嘔吐癥狀。
1.3.7 用藥護理 當醫生做出治療方案時,護士應了解治療原則,掌握組方中各中藥的性能和配伍禁忌,并向患者解釋用藥的目的和注意事項,指導患者中藥宜溫服,每日2~3次,間隔4~6 h為宜,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腥膻和有刺激性的食物,對嘔吐嚴重者可讓患者在服藥前服用少許姜汁。護士還應指導患者及家屬正確選擇煎藥器具、藥物浸泡時間和煎藥的火候,以保證用藥效果。
1.4 療效標準
1.4.1 客觀療效 完全控制(CR):患者未再嘔吐。部分控制(PR):患者嘔吐次數明顯減少或發生嘔吐間隔時間延長。輕微控制(MR):患者嘔吐次數減少但仍有嘔吐發生。
1.4.2 中醫證候療效評定標準 臨床痊愈:嘔吐控制、癥狀基本消失,實驗室檢查正常,證候積分減少≥95%;有效:嘔吐的次數減少或間歇時間延長,部分癥狀消失,實驗室檢查有改善,證候積分減少≥30%;無效:嘔吐癥狀無改善,甚或加重證候積分減少不足30%。
客觀療效及中醫證候療效評定標準均參照楊金坤主編《現代中醫腫瘤學》中的相關標準,觀察結束后,將觀察組與對照組積分進行統計分析,進行組間比較,采用統計軟件SPSS17.0,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組患者治療后惡心嘔吐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或降低,觀察組總有效率86.6%,對照組總有效率70.0%,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目前,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醫療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隨著人口老齡化、人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精神因素和環境污染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卻要面對癌癥發病率、死亡率逐年呈增長趨勢的嚴峻局面。而一旦確診為惡性腫瘤,化療就成為其核心治療方式之一。CINV作為化療治療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患者治療期間的痛苦程度,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并使患者產生一系列的不良情緒,最終的結果就是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降低了。所以護士在化療前和化療中,應全面收集患者CINV影響因素及精確的癥狀評估,并制定出合理的個體化護理措施。以整體護理觀為指導,著重天人合一,從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精神等方面來制定護理措施,通過生活起居護理,飲食護理,情志護理,用藥護理,穴位敷貼等中醫聯合護理技術,使患者機體達到各方面的和諧適度,陰陽平衡,氣血調和,最終有效對抗CINV,提高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治療的依從性。
參考文獻:
[1]Janelsins MC,Tejani MA,Kamen C,et al.Current pharmacotherapy for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in cancer patients[J].Expert Opin Pharmacother,2013,14(6):757-766.
[2]Asgari MR,Asghari F,Ghods AA,et al.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nausea and vomiting in a group of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J].J Renal Inj Prev,2016,6(1):49-55.
[3]Kamen C,Tejani MA,Chandwani K,et al.Anticipatory nausea and vomiting due to chemotherapy[J].Eur J Pharmacol,2014,722:172-179.
[4]Chen AP,Setser A,Anadkat MJ,et al.Gradingdermatologic adverse events of cancer treatments:the 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version 4.0[J].Journal of the AmericanAcademy of Dermatology,2012,67(5):1025-1039.
[5]欒燕芬,韓艷麗.隔姜灸神闕穴治療晚期癌癥非化療患者嘔吐的臨床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5(2):100-101.
[6]葉佩娟,毛曉芬.足三里穴位貼敷聯合穴位按摩內關穴對化療所致嘔吐的臨床護理[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8,1(2):125-127.
[7]胡攀,黃玉蓉,胡碧芳.耳穴埋豆在腫瘤化療患者胃腸道反應中的應用[J].中醫藥學報,2014,42(2):114-115.
(收稿日期:2019-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