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濤 牛宏偉 李霞



[摘 要]蕎麥是改善膳食結構、促進營養健康的重要口糧品種,也是干旱地區提高農民收益的重要經濟作物。我們從全國各地引進了9個蕎麥品種(系),通過分析各品種( 系) 的株高、穗粒質量等農藝性狀和產量關系,得出最佳適宜品種,進行推廣種植。
[關鍵詞]蕎麥;品種;延安市
[中圖分類號]S517 [文獻標識碼]A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設計
隨機區組排列,重復3次,小區面積10m?(2m×5m)。行距33cm,各試點根據當地生產情況確定留苗密度(一般留苗60-90萬株/公頃)。田間管理略高于大田水平,產量結果進行變量分析。
1.2 供試品種
供試品種表(1)
1.3 栽培管理
1.3.1 試驗地情況
試驗地安排在甘泉縣石門鄉石門村,前茬作物為向日葵,土質為黃綿土,旱地。
1.3.2 基肥及田間管理
于冬前翻耕,耕深20cm;結合施肥進行深松和旋耕,人工手耙整平地面,使土壤上虛下實;采用人工開溝溜籽的方法進行播種,隨后進行覆土踩實;定苗后進行淺中耕,生長期間注意預防病蟲害,成熟后及時收獲。
2 經濟性狀和產量結果
2.1 生育日數
參試品種(系)平均生育日數以2號品種(系)最長,為85天, 06、07最短,為77天,其他品種(系)均在78-80天。
2.2 主要經濟性狀
(1)株高:參試品種(系)平均株高以2號品種(系)最高,為140.9cm, 7號品種(系)最低,為114.5cm,其他品種(系)在115.9-120.6cm。
(2)主莖分枝。參試品種(系)平均主莖分枝數以2號品種(系)最多,為5.6個,9號品種(系)最少,為4.4個,其他品種(系)在4.7-5.1。
(3)主莖節數。參試品種(系)平均主莖節數以2號品種(系)最多,為14.1節,9號品種(系)最少,為12.2節,其他他品種(系)在12.3-13.4節。
(4)單株粒重。參試品種(系)平均單株粒重以4號品種(系)最高,為4.4g,2號品種(系)最低,為3.3g。
(5)千粒重。參試品種(系)平均千粒重以TQ12-04最高,為31.6g,TQ12-01最低,為28.1g,其他品種(系)在28.4-30.4g。
2.3 產量
各參試品種(系)平均單產以7號品種(系)最高,為127.30kg/畝,3號品種(系)最低,為96.93kg/畝(表3)。
3 評述與結論
3.1 評述
1號品種(系)生育日數80天,株高125.3cm,主莖分枝5.1個,主莖節數13.3節,單株粒重3.7g,千粒重27.8g,平均畝產112.67kg,較對照增產4.06%,居第4位。
2號品種(系)生育日數85天,株高140.9cm,主莖分枝5.6個,主莖節數14.1節,單株粒重3.3g,千粒重29.0g。平均畝產111.77kg,較對照增產3.23%,居第5位。
3號品種(系)生育日數78天,株高122.7cm,主莖分枝4.9個,主莖節數13.2節,單株粒重4.3g,千粒重29.4g。平均畝產96.93kg,較對照減產10.47%,居第9位。
4號品(系)生育日數78天,株高118.1cm,主莖分枝4.9個,主莖節數12.5節,單株粒重4.0g,千粒重30.8g。平均畝產111.00kg,較對照增產2.52%,居第6位。
5號品種(系)生育日數80天,株高121.3cm,主莖分枝5.0個,主莖節數13.4節,單株粒重4.4g,千粒重28.3g。平均畝產108.27kg,折合1624.0kg/ hm2。
6號品種(系)生育日數77天,株高115.9cm,主莖分枝5.1個,主莖節數13.1節,單株粒重4.3g,千粒重29.9g。平均畝產113.33kg,較對照增產4.67%,居第3位。
7號品種(系)生育日數77天,株高114.5cm,主莖分枝4.8個,主莖節數12.7節,單株粒重4.1g,千粒重29.0g。平均畝產127.30kg,較對照增產17.58%,居第1位。
8號品(系)生育日數78天,株高121.6cm,主莖分枝4.7個,主莖節數12.3節,單株粒重3.8g,千粒重29.8g。平均畝產105.00kg,較對照減產3.02%,居第8位。
9號品種(系)生育日數80天,株高117.7cm,主莖分枝4.4個,主莖節數12.2節,單株粒重3.9g,千粒重28.7g。平均畝產126.50kg,較對照減產16.84%,居第2位。
3.2 結論
(1)本次試驗中對照品種(系)表現穩定,居第7位,前兩位較對照產量表現突出,可以作為苗頭品種,進一步安排試驗,以便得出穩定結論。
(2)對于表現增產的品種(系),可進一步觀察發掘優異性狀,作為再次試驗的供試品種。
(3)對于減產明顯的品種(系),可不做進一步試驗。
[參考文獻]
[1] 程黔.近年我國雜糧市場發展狀況[J].糧食與油脂,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