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全智 陶斐
[摘 要]近年來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使得農村的飲水供水工作存在著較多的問題,這給農村居民的安全飲水埋下了隱患,所以開展農村飲水供水安全管理工作的相關職能部門,需要對該項工作加強關注,結合飲水供水安全問題的具體表現,分析導致這一問題發生的具體原因,最終可以結合了解到的信息進行農村飲水工程的建設與管理工作,以此為居民的安全用水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對當前我國農村飲水供水時出現的安全問題進行了概述,并且提出了幾方面做好飲水工程建后管理的具體舉措,以此降低農村居民飲水的安全風險,確保居民安全且健康的飲水生活。
[關鍵詞]農村;飲水;供水;安全;工程;管理
[中圖分類號]F323.213 [文獻標識碼]A
現階段我國農村地區的飲水供水安全問題發生率較高,嚴重影響廣大農村居民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所以國家對該項問題給予了高度的重視,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在農村地區進行了飲水工程的建設工作,以期這些工程投入應用后,能夠對農村居民常規的飲水供水條件進行有效的改善,提升飲用水品質,確保居民依托保質保量建設的飲水工程可以應用到高質量的飲用水,與此同時為了確保施工建設的飲水工程應用價值可以有效發揮出來,需要工程管理部門采取多種有效途徑加強工程應用的管理,以此規避人為因素對于飲水供水水源質量的破壞,從而有效提升職能部門開展農村飲水供水安全工作的有效性及可靠性。
1 農村飲水供水安全問題
首先水源問題,當前我國部分少數民族聚居區、山區等地區的居民,受限于本地區落后的交通、經濟條件及分散式的聚居特點,這些地方的居民多會選擇直接飲用雨水、地面水、地下水來滿足生活生產需要,由于這些水中含有的雜質與有害物質較多,對于飲用者的身體健康產生的不良影響較大;現階段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居民的飲用水來自于當地修建的水庫蓄水,但是此種供水飲水方式非常容易受到本地區氣候因素、農業灌溉用水的影響,而出現水位變量較大情況下的供水量不足、水體渾濁下的水質不佳問題;地下水也為農村居民飲水供水的主要來源,但是地面污染物常會對地下水體造成污染,以此使得地下水中含有著非常多的金屬物質,例如錳元素、鐵元素,還會滋生大量的細菌,導致水質下降問題發生。所以上述水源在給農村居民提供飲水服務期間,非常容易發生水體質量差所致的用水安全問題。其次消毒設備問題,目前很多供水設施、飲水設施沒有利用消毒設備進行消毒處理,以此使得飲用水的水質難以得到質量與安全的保證。最后污水排放問題,農村居民由于文化程度較低,對于生活污水的科學處理工作多不重視,常規情況下多將生活污水直接在住所附近進行排放處理,以此使得農村居民生活地區的水域水質受到生活污水影響,而出現了可供居民飲用的水體污染問題,所以污水排放工作未做到位嚴重制約著農村飲水供水安全管理工作質量的提高,不利于農村居民的安全用水。因此結合上述農村地區出現的飲水供水安全問題,可以了解到現階段農村的飲水供水安全管理工作形勢非常嚴峻,亟待管理部門參考具體問題,施工建設大量滿足當地居民飲水供水需要且安裝有消毒、排污裝置的飲水工程,從而有效規避以往農村居民飲水時出現的水源、消毒及排污問題所致的飲水安全問題再次發生。
2 農村飲水供水安全與飲水工程建后管理措施分析
2.1 編制完善的飲水工程應用安全管理機制
現階段農村供水飲水安全管理部門,在農村地區進行了飲水工程的大量建設,主要包括水庫、飲用水處理廠等工程類型,借助于引水管道、專門供水點及打井等方式,從經過水質標準化檢驗的水源處來為農村居民進行飲用水的供給,所以這些飲水工程的建設極大地提升了農村居民用水的安全性,如果在此期間繼續沿用過去常規的飲水供水管理工作制度,會導致以往的管理制度與當前管理內容之間的管理矛盾問題出現,因此要進行新型飲水工程應用管理機制的編制,為管理人員高質量、高效率做好管理工作提供制度層面的依據與指導。具體分析編制的新制度,可知主要包括農村地區飲水工程應用安全管理制度、工程維修養護制度、居民節約用水措施、水源保護與消毒措施、生活污水排放措施、水費計算與收取方式、管理人員管理責任制等多項內容,而后管理部門便可以參考制度中的內容進行高質量的工程應用管理,如果部分地區的管理工作任務量較重時,管理部門可以和當地農村、鎮政府合作,進行用水協會的構建,以此依托這些協會對于飲水工程建設后應用期間出現的種種問題加強管理,確保農村居民在該項工程的應用之下有著良好且安全的用水體驗。
2.2 應用先進的管理模式
進行農村飲水工程建后管理工作期間,要求管理部門可以對當前新型管理模式加強研究,以此找出適合本地區飲水工程應用管理的模式,來對工程項目作以現代化的有效管理。一般情況下應用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下列幾種:其一為縣級水務局管理模式,基于該種模式下施工建設的飲水工程主要由水務局進行管理,開展工程運行維護、水費計算與繳納、用戶服務等多項工作;其二為用水協會管理模式,此種模式是縣級水務局在管理飲水工程期間,將自己的部分權力分撥出去,在相應農村地方構建了用水戶協會,內部成員主要為當地鎮政府管理人員與村民代表,協會主要負責管理的工作為飲水工程供水站點的供水工作,用于工程運行維護的各項費用由村民自行承擔,以此在全體村民共同出資的情況下,可以提升村民管理飲水工程的意識與責任感,最終可以有效減少由于水務局直接管理飲水工程所致的管理成本高、管理效果不理想的情況再次發生,促使農村飲水工程管理者能夠結合實際情況有效完成該項工程的管理工作任務。
2.3 做好水質檢測工作與法律法規的制定工作
首先管理部門需要在市場中找尋有著豐富的水質檢測經驗與較強檢測能力的質檢單位,不定期地深入到農村地區對于飲水工程應用期間所提供的水源水質(水源水、供水管道出水口與末梢管道水)進行嚴格的檢測,主要檢查內容包括水體中的肉眼可見物、酸堿度、渾濁度、大腸菌數、余氯、細菌數等,其中渾濁度、細菌數及大腸菌數檢測周期為1個月,其余檢測項目則需要每天進行檢測,而后檢測機構結合檢測獲取的數據,編制水質檢測報告,之后管理部門可以從報告中找出存在的水質問題,盡快采取措施進行問題處理,要求經過處理的水體質量符合國家頒布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的相關要求,以此便可以確保水體質量能夠大幅度地提升;同時管理部門需要積極配合當地衛生部門的不定期水質檢查監管工作,不可出現為了通過水質檢查而有弄虛作假采集水體樣本的行為,要求管理部門始終堅持保證農村居民飲水安全與身體健康的目標,接受衛生部門對于農村地區飲水工程水體質量所作的檢查,待得出檢測結果后,管理部門可以結合衛生監管部門公示的水質檢查結果進行相關問題的快速處理,以此增強水體質量。其次立法部門需要做好農村飲水工程安全應用法律法規的制定,從而依托法律之手來對此項工程應用期間出現的個人或群體對于水源的破壞性行為、水源質量管理不當或違規管理等行為,進行嚴厲的懲處,從而避免工程應用問題給農村居民正常且安全的飲水造成的問題發生,有效提升廣大居民與管理者的用水安全意識,促使管理者在后續應用飲水工程期間能夠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及相關制度中的內容,有效做好該項管理工作,而破壞水源質量的不法分子也能夠得到應有的懲罰,保障農村居民的用水安全。
3 結語
農村居民日常飲水期間,對于飲用水的安全問題較為關注,所以職能部門需要對農村飲水供水的安全性作以深入的研究分析,以此結合引發供水飲水安全問題的相關危險因素 ,進行飲水工程建設及建后管理方案的編制,從而確保飲水工程在后續應用期間經過嚴格的管理,有著非常理想的應用質量,能夠切實有效地提升農村居民飲水安全性,降低居民由于飲水問題所致的疾病發生風險。
[參考文獻]
[1] 彭玉玲.農村飲水安全與供水工程管理[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9(07).
[2] 鄭政樅.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與思考[J].中國水能及電氣化,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