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斌
[摘 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在黨中央地正確領導下,各地“三農”工作建設進一步加快。“三農”,即農業、農村和農民,通過扎實的“三農”工作,各地在該領域建設上先后投入了大量的人財物力,很好地改善了農業農村的生產生活面貌,極大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黨的十九大上,對于“三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這對于深化新時期改革發展工作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動作用。本篇文章主要是結合紅河州蒙自市對“三農”工作建設情況進行統籌把握,并對其新思路進行了深入探究。
[關鍵詞]新形勢下;“三農”;新思路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識碼]A
2000年以來,黨中央及國務院對于我國“三農”工作越來越重視,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是圍繞著“三農”工作展開,這不僅提升了“三農”工作在改革發展當中的地位,更是很好地維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權益,對于穩定社會發展,促進和諧社會建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三農”工作,包含的內容多,涉及的環節復雜,需要堅持黨的領導,協調各個部門參與其中,這樣才能確保黨的政策落到實處,更好地調動起人民群眾參與“三農”工作的熱情。隨著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一系列戰略的提出,“三農”工作更是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期,在廣大的農村基層地區掀起了新一輪的“三農”工作熱潮。
1 蒙自市基本情況介紹
蒙自市,是云南省紅河州所轄的市級市,是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首府所在地,分布在云南省的東南部地區。從主要地形構成上,多山區以及壩區,山地大約占到了75.6%,壩區大約占比為24.4%,這樣的地形結構,也決定了農業生產在其發展當中的地位以及影響力。從土地資源上看,蒙自市有全云南省最大的壩子之一:蒙自壩。實際能夠用來耕種的耕地有110萬畝,人均耕地占有量為3.4畝。境內擁有的水資源總量比較大,約為13億立方米,實際能夠開發利用的為2.2億立方米,由于對現代化技術的重視,壩區水利化程度超過了75%,對于保障農業生產、城鄉用水、調蓄水資源等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進入新世紀以來,蒙自市委市政府按照黨中央“三農”工作總體要求,多層面夯實農業生產基礎,不斷提升水利現代化水平,實現了農業生產的快速發展,截至2017年,蒙自市大力實施“81111”農業提升工程,基本上建成了面積為25 萬畝的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林牧漁基礎產業實現快速發展,全年創造產值約為38.16億元,與2016年相比增長了大約6.2%,增加值超過了24.4億元。從糧食生產上看,糧食產量達到了17.48萬噸,與2016年相比大約增加了1800萬噸,同比增長1.2%。蔬菜、烤煙、水果較往年相比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滑。肉類總產量不斷增加,全市群眾肉食需求得到了充分滿足,總產量為8.2萬噸,與2016年相比增長1.9%,除此之外,林業也實現了不斷發展,全市各項生態工程穩步推進,累計完成造林超過1100公頃。
2 扎實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自從2001年開始,我國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圍繞著“三農”工作開展,這也為各地新時期改革發展工作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要加快農業生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農民生產生活質量,這成為了所有基層黨組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正是按照突出抓好“三農”工作的基本要求,蒙自市立足自身地形、產業等實際情況,加大了在“三農”工作上的投入,充分釋放了全市上下的發展潛力。
從蒙自市人口結構上看,農業人口占比大約為67.4%,在全市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當中都有很大數量的就業人數,做好“三農”工作,有助于安定人民群眾,讓人民群眾感受到黨對他們利益的維護與關懷,也有助于黨的各項改革發展政策的深化落實。在農業生產上,不斷增加機械化等技術元素,有助于在現有基礎上不斷增加農業產出量,從而更好地發揮農業的基礎作用;在農村人居環境下,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的統一要求與部署,扎實開展了一系列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的工程,通過這些工程的開展,農村的居住生活環境有了顯著改善,有效防范了各種疫情疫病的發生,進一步縮小了城鄉發展之間的差距,對于社會公平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在農民生活水平提升上,千方百計增加農村家庭收入,不斷提升農產品的價格,同時,還努力增加農民的政策性收入,使得年底農村家庭的存款收入持續增加。農業生產發展了,農村人居環境改善了,農民生活水平提升了,全市文明發展水平更是進一步提升。
3 新形勢下深化推進“三農”工作的新思路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來臨之際,“三農”工作越發的重要,直接關系到黨的政策措施落實情況,更是關系著億萬萬農村群眾的切身利益。近年來,我們黨相繼提出了脫貧攻堅、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一系列戰略,這也充分說明了我們黨對于農業、農村、農民工作的重視。蒙自市結合實際情況,綜合考慮農村群眾的需求,不斷推動“三農”工作創新發展。
3.1 加快“三農”工作人才隊伍建設,不斷輸入新的發展力量
不論是何種類型的工作,都不離開人才的支撐,最終也都落實到“人”身上。為了實現全市“三農”工作的創新發展,近年來,蒙自市加大了農業領域人才的引進,包括農業種植、農機管理等領域的人才,制定了詳細人才引進、使用等計劃,將他們充實到基層一線農業生產管理崗位上,以此來更好地指導“三農”工作的開展。例如,引導農業部門加大了基層一線農機站(所)的建設力度,安排專門技術人才充實到其中,積極為農業生產中使用到的農機提供各種技術服務,積極推進“農技下鄉”系列活動……以此提升了農業生產的現代化水平,提升了“三農”工作的服務質量,這是蒙自市近年來農業生產發展競爭力不斷提升的一個重要原因,不再單一地依靠人力的粗放投入,而是努力提升農業生產的技術含量。
3.2 大力推進脫貧攻堅,切實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
在蒙自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動下,脫貧扶貧工作深入開展,相繼啟動了一系列的駐村幫扶等工作,制定了專門的方案與黨的脫貧攻堅、精準扶貧等政策進行對接,集中選派了一批政治素質高、責任意識強,且有豐富脫貧經驗的黨員干部充實到基層貧困地區,實現了對脫貧工作的全面把握,實現了各種幫扶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落實,對于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結構,增強困難群眾的脫貧信心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在抓好農業生產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并推動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鎮地區轉移就業,以此讓農村地區的勞動力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蒙自市農民服務部門則負責對農村剩余勞動力進行各種培訓,推薦就業等,這對于改善農村的就業環境,加快新型農民建設都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動作用。
3.3 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農民生活質量
在鄉村振興的推動下,蒙自市加大了對農村基礎設施改造力度的投入,安排專門資金用于對農村道路、生活用水等的更新改造,綜合協調交通、水利等部門加大對農村工作的支持力度,使得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大,并實現了各項基礎設施管理維護的配套推進,避免了以往建成之后無人管理情況的出現,同時,還大力推動美麗鄉村等示范工程建設,進一步拉近城鄉之間的差距,例如,不少鄉村集中建成了專門的垃圾場,有專門的垃圾清運車負責垃圾的運輸等,使得長期困擾農民的環境衛生問題得到很好地解決。在生活質量上,突出抓好食品安全,推動檢疫、工商等部門的綜合執法,努力為農民營造一個安全的食品環境,讓農民的生活不僅得到了滿足,更是切實提高了質量,真正地感受到“三農”工作展開所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
綜上所述,本篇文章主要是對蒙自市的基本情況進行了介紹,以此切入到“三農”工作開展上,實現了對“三農”工作開展重要性的深入把握,進一步堅定了加快“三農”工作建設的基本認識,并對“三農”工作新思路進行了介紹。
[參考文獻]
[1] 何傳新.增加農民收入的途徑探討[J].理論月刊,2014(10).
[2] 李慧.關于解決“三農問題”的思考[J].新疆職業技術教育,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