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喬
經常會有做了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問:我幾年前做了髖關節置換術,最近聽說人工關節需要進行手術翻修,想知道自己是否也需要進行翻修手術。因此,就從以下幾個方面為大家介紹髖關節翻修手術。
什么是髖關節翻修?髖關節翻修是指部分髖關節骨性關節炎、股骨頭壞死\股骨頸骨折等患者在做過髖關節置換術后,因時間、假體材質等原因,導致置換的人工髖關節不能再滿足日常活動需求或假體松動、髖關節部位劇烈疼痛等,需要進一步更換或者固定人工髖關節而實施的手術。
哪類患者需要髖關節翻修?①人工髖關節松動:通俗來講就是人工髖關節發生了移位,原因主要為初次固定時固定不良或者后期患者髖關節部位受到較大的外力作用,也有少部分患者是因為人工髖關節在作用過程中與人體本身的骨頭發生摩擦而使人工髖關節發生松動。②人工髖關節周圍組織感染:感染會出現骨質破壞、假體松動,從感染學方面來講,但凡出現皮膚組織破損就會有發生感染的風險,因此在做髖關節置換術時,也存在較大的感染風險。一旦發生感染,其治療過程漫長,且醫療花費較高,因此在感染方面要防范于未然,除了要選擇醫療條件較好的醫院以外,患者自身也要改善機體狀態,如戒煙酒、控制體重、有糖尿病史的要控制血糖、保證傷口部位清潔干燥等,盡量減少發生感染的風險。③人工髖關節或周圍骨骼發生骨折:跟正常骨骼一樣,在摔倒、磕碰等外力作用下人工髖關節也會發生脫位、骨折,或者是人工髖關節周圍骨骼發生骨折也會被影響,但由于骨折的位置與嚴重程度不同,其治療方式也不一樣,部分骨折只需將骨折部位復位固定即可,而另外部分骨折較為嚴重的就需要在治療骨折時對人工髖關節進行翻修。除上述幾個方面外,還有假體斷裂、置換術后肢體不等長、反復脫位等原因都需要進行人工髖關節翻修,因此做過髖關節置換術的人員在日常生活中時常注意人工髖關節是否發生移位等情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那么在生活中如何能夠發現自己的人工髖關節出現問題了呢?首要的方式當然是遵醫囑定期復查,一定不要等到出現不適時才去醫院檢查,因為此時人工髖關節內部可能已經出現了較大問題。但大部分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由于工作、交通等原因而沒有定期復查,這些情況可以理解,但條件允許時,還是建議復查比較好。①若患者出現摔倒使人工髖關節受到外力碰撞,且此時感覺到髖關節部位出現疼痛,無法自由活動時要及時就診,此時的人工髖關節可能出現了移位、破裂等情況,要避免病情進一步加重。②若感覺髖關節部位溫度較其他皮膚高,伴有紅腫、微痛甚至出現滲液時,可能出現了髖關節周圍組織感染的情況,需要及時就診進行處理。③若上述情況都沒有發生,且髖關節置換術后,關節活動度良好,無疼痛感,而近段時間卻偶爾出現劇烈疼痛,此時可能是由于人工髖關節由于長期摩擦而產生碎屑,引發金屬離子毒性反應。4出院后若有感冒、拔牙、腸鏡檢查等任何引起感染可能,均需到醫院治療,并服用抗生素治療至少3天。
髖關節術后,怎樣進行功能鍛煉?其實無論是初次置換還是后期翻修的人工髖關節都是可以終生使用的,髖關節置換手術時,手術醫生會最大程度保留骨組織,制定合理的重建方法。后期髖關節的使用期限不僅取決于醫生的手術技術,更大方面在于假體材質的選擇及患者后期關節的使用和保護情況。當人工髖關節出現問題時,絕大部分患者仍然可以進行翻修甚至多次翻修,按現在的醫療水平來說,翻修手術技術已不成問題,但盡管如此,多次進行翻修仍會對手術部位造成不良影響,增加感染風險,且多次翻修后的手術并發癥更多。因此進行了髖關節置換術后的患者一定要注意術后自身髖關節功能鍛煉、身體素質的加強以及人工髖關節的合理保養。因此為髖關節術后患者提供了以下幾條建議,幫助患者進行科學合理的功能鍛煉。①術后1-3天,以下肢肌肉收縮為主,加強下肢肌肉功能鍛煉以及血液循環,可將患者輕微抬高,然后慢慢將腳尖向上勾起,持續3秒,每隔一小時進行10次練習;緩慢由內向外轉動踝關節。同時不要忘記鍛煉健側肢體,本階段的鍛煉可緩解患側肢體腫脹,有效減少下肢靜脈血栓。②手術2周后可進行坐位和站立的練習,注意要坐較高且有靠背及扶手的椅子,屈髖不能超過90度,站立時要有人從旁協助,站立后可緩慢進行患肢抬起及后伸鍛煉。③在髖關節置換3個月后,此時的人工髖關節以及逐步和周圍組織穩定連接,可以獨立進行少量活動,如慢走等,循序漸進不宜進行大量活動與重體力勞動。
總而言之,以如今的醫療技術水平來講,髖關節翻修手術難度不大。在人工髖關節出現問題時,一定要及時就診,醫生會選擇最科學合理的翻修重建方法,后期恢復時間漫長,要對醫療技術及自身充滿信心,且在恢復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安全,不可操之過急,若不小心摔倒則可能會使前面所有的努力前功盡棄。保持手術傷口干燥清潔,避免傷口感染。在日常的生活中要保護髖關節,從細小的生活方式改變,不蹺二郎腿,更不能在蹺二郎腿的同時施壓;不坐低矮的凳子;無論躺著還是行走時盡量都不要向外旋轉髖關節,且在睡覺時盡量不要患側臥位;術后兩周內不要彎腰,不要突然扭轉身體;科學合理的使用人工髖關節,才能讓它更長時間的為你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