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冬梅
【摘 ?要】目的:實驗將針對高血壓患者實施舒適護理,進一步提升臨床治療療效。方法:選取了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在患者選取中可采用數字隨機分組法,并對80例患者的病情變化做好記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則為舒適護理,分析護理成果。結果:從護理質量上看,觀察組患者的護理差錯事件發生率為0%(0/40),對照組為7.5%(3/40),組間對比差異較為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此同時,在護理滿意度的調查上,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為95.0%,對照組則為82.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采用舒適護理側策略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壓水平,減少護理差錯事件,更好的提升患者治療期間的身心舒適感,講解高血壓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高血壓;臨床護理;舒適護理
【中圖分類號】R45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0-0091-02
在心血管疾病中,高血壓是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壓力越來越大,導致患者數量增加。為了提高治療有效率,越來越多的先進治療方法運用到高血壓疾病中,幫助患者早日康復。此外,老年人是高血壓的高發群體,如果血壓控制不好則會導致多種并發癥,如冠心病、腦卒中等[1]。選取了2018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在患者選取中可采用數字隨機分組法,并對80例患者的病情變化做好記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了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在患者選取中可采用數字隨機分組法,并對80例患者的病情變化做好記錄。其中,男性和女性患者人數分別為46例和34例,在患者年齡上看,最小的32,最大不超過74歲,平均年齡為(53.6±4.5)歲。在入院后對患者的基礎身體情況、生活情況進行了解和整理,對比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此外,實驗的開展征求了家屬的同意,并且報備了本院倫理委員會,并得到了批準。納入標準:(1)滿足高血壓腦出血標準,血壓值持續或者非同日3次以上超過標準血壓診斷標準;(2)遺留不同程度偏癱;(3)認知功能正常。排除標準:(1)原發性肢體功能障礙者;(2)既往精神疾病史者;(3)不同意參與研究者。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分析,講解疾病情況、用藥情況,對并發癥和高危事件進行預防,以及治療期間的生活協助。觀察組則采用舒適護理干預模式,值得一提的是要和家屬做好溝通工作,并對他們也普及高血壓知識,也是自我防護、健康知識普及的一種形式。此外,高血壓患者的合并癥多,由此在治療中也會涉及到其他常見病,這些也需要綜合病情結果,以便更好地指導患者治療。在慢病管理中更注重生活起居、藥物治療,能夠幫助患者擁有更健康的生活。與此同時,要注意接待過程和護理操作過程,這些都會影響到患者的治療舒適性。在接待過程中建立信任感,注意言行舉止,在操作過程中,則需要講解操作的目的,及時和患者進行溝通,關注其情緒變化,可為患者播放音樂、組織病友之間的交流,緩解治療壓力和孤獨感[2]。增強治療中的人文關懷。
1.3? 評價標準 本次實驗需要進行患者護理期間舒適度情況的調研,可分為心理舒適度和生理舒適度。隨后,則調研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護理差錯事件發生率。
1.4 統計方法 對高血壓患者的治療結果進行討論,以SPSS19.0專業計算軟件為基礎。針對舒適度得分采用計量統計,在護理差錯時間和滿意度上則為計數統計,n表示使用計數資料,其中的計量資料以(x±s)進行表示,然后用t/x2進行數據檢驗。p<0.05為經過檢驗后的結果,表示具有統計學檢驗意義。
2? 結果
從護理質量上看,觀察組患者的心理舒適度和生理舒適度得分分別為(94.2±2.3)分和(95.3±1.9)分,對照組則為(84.6±3.7)分和(85.1±3.9)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此外,觀察組患者的護理差錯事件發生率為0%(0/40),對照組為7.5%(3/40),組間對比差異較為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與此同時,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即觀察組為95.0%,對照組則為82.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3? 討論
高血壓屬于常見的公共衛生問題,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其具有病程長的特點,且在預防上并不樂觀。該疾病的控制以血壓水平改善結果為主,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心臟病的發生,這也需要患者的日常配合,具有疾病認知和管理能力[3]。
在高血壓的治療過程中除了日常用藥管理,還有心理引導,要盡可能的幫助患者緩解身心壓力,注意護理期間患者的舒適性,在較為輕松的環境中開展治療,并在樂觀的情緒狀況下接納治療。舒適護理的開展更重視患者的感受,能夠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來控制病情的反復性。在日常飲食中要給予喝酒、抽煙的患者進行勸導,以及在飲食上以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為主,減少使用動物脂肪和內臟,多食用蔬菜[4]。鼓勵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而心理護理可改善患者負性情緒,提高其依從度,特別是對慢性病患者,有利于提升護理滿意度,由此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綜上所述,采用舒適護理側策略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壓水平,減少護理差錯事件,更好的提升患者治療期間的身心舒適感,講解高血壓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晶. 高血壓護理中舒適護理方法的應用效果觀察[J]. 中國醫藥指南,2018,16(33):245-246.
[2] 常麗琴. 舒適護理措施在高血壓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中國醫藥指南,2019,17(09):206-207.
[3] 陳梅. 高血壓護理中舒適護理方法的應用[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80):346.
[4] 小琴. 老年高血壓護理中舒適護理應用分析[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17):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