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潔皓
【摘 ?要】目的:通過中藥湯劑與中藥顆粒劑治療自汗盜汗,分析和對比臨床效果。方法:選取40例自汗盜汗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采取傳統的中藥湯劑)和觀察組(采用中藥顆粒劑)兩組,針對兩組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有效率分別為90%和72.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通過對比中藥顆粒劑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中藥湯藥的的臨床效果。
【關鍵詞】中藥湯劑;中藥顆粒劑;治療有效率
【中圖分類號】R459.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0-0117-01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decoction and granul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Yue Jiehao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hospital Daqing Heilongjiang (163515)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anule in treating spontaneous sweating and night sweats. Methods 40 patients with night swea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and Observation Group(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anule).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90%and72.5% respectively,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anule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Chinese Medicine Granules;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自汗盜汗隸屬于一種汗癥,患病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自身的營養失調。腠理開合不利。營衛不和等等原因所致,而且極易引發其他多種疾病。本文依據自汗盜汗患者的基本狀況結合中藥湯劑與重要顆粒劑分別治療,對比兩者治療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所收治的40例自汗盜汗患者以隨機的方式,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40例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18-70歲,平均年齡54.2歲,患病時間5個月-5.8年,平均患病時間為(6.6±1.2)年。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相關數據中,無統計學差異,(P<0.05)。自汗盜汗的診斷標準,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分別是有肺衛不固型和陰虛火旺型。其中在癥狀表現方面,陰虛火旺型為細脈數。舌紅少苔。五心煩熱。午后潮熱。盜汗。夜寐自汗。肺衛不固型為脈細弱。苔薄白。體倦乏力。面色少華。汗出惡風。所有患者沒有任何其他遺傳病史和病癥,能夠積極配合此次治療工作。
1.2方法 在治療過程中,對照組患者使用傳統的中藥湯劑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使用中藥顆粒劑進行治療,治療時間為兩周為一個療程,經過一個療程的治療后,詳細記錄兩組患者的治療數據,對比治療有效率。
1.3療效標準?患者經過治療后,如果自汗盜汗現象完全消失,即判定為治療痊愈;如果患者自汗盜汗現象與治療前相比較,有明顯的改善,并且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好轉,即判定為治療好轉;如果經過治療后,患者的自汗盜汗現象沒有任何改善,甚至是比治療前更加嚴重,即判定為無效。根據治療效果,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進行對比。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1.0軟件分析本研究中使用的數據,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對該研究數據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方面,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數據分別為90%和72.5%,觀察組的數據明顯高于對照組的數據,兩組的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臨床上很多患者都會出現自汗盜汗現象,這是比較常見的疾病。在中醫的角度上進行分析,自汗盜汗主要是由于患者自身腠理不固、人體陰陽偏衰偏盛引起的汗液外泄狀況。自汗與盜汗兩者有一定區別,其中氣虛不固屬于自汗,而陰虛內熱屬于盜汗,在對患者進行治療前要進行病癥的分型,根據不同的癥狀分別進行治療。本次研究主要采取的治療方法有兩種,分別是中藥湯劑與中藥顆粒劑。
在我國中醫的傳統理論中,主要是運用煎熬的方式,將中藥飲片熬制成湯劑,并裝入袋中儲存和運輸,其缺點是經過熬制后的中藥湯劑無法準確保證藥效,不易攜帶,而且極易產生破裂,服用起來還需要溫熱,難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而中藥顆粒劑與傳統的重要湯劑相比起來,在藥效方面是提取單味中藥材后對其進行分離、濃縮和干燥,加入少量輔料后制成規格同一的袋裝顆粒,無論是質量還是劑量,都比重要湯劑更加穩定和統一,而且患者在運輸和攜帶的過程中根本不用擔心出現破裂等意外情況,服用方法也十分簡單,只需要溫水沖服即可,能夠滿足大部分人群的需求。
中藥顆粒劑比傳統的中藥湯劑更加具有優勢,顆粒劑能夠將藥物中的有效成分進行濃縮,提高整體的藥效,而傳統的中藥湯劑在熬制的過程中,很多藥物的有效成分會逐步揮發和分解,甚至有些藥物即使通過長時間的熬制,藥效也無法分解出來,藥效受到損失。通過本次研究表明,在患者治療疾病的過程中,通過使用中藥顆粒劑與傳統中藥湯劑兩者進行對比,我們能夠明顯看出,在治療的有效率方面分別為90%和72.5%,觀察組的數據明顯高于對照組的數據,兩組的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中藥顆粒劑的優勢有很多,它是在中藥配方的基礎上,通過調配而成的組方,其特點是具有很強的依從性和安全性,副作用較少,服用劑量明顯降低,同時在攜帶起來也十分方便,不需要長時間的煎煮,質量也更加穩定,在臨床上受到廣大患者的青睞。
綜上,通過使用中藥顆粒劑來彌補傳統中藥湯劑的各種弊端,同時也帶來更好的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郭明星,吳誠,童衛杭.中藥配方顆粒和中藥湯劑等效性研究進展[J].中國現代中藥,2016,18(9):1107.
[2] 甘海寧,陳玉興,孫冬梅.中藥配方顆粒與傳統中藥湯劑藥效等效性的研究進展[J].今日藥學,2017(6):425.
[3] 陳迎春,劉中香,王亞梅,等.中藥配方顆粒與傳統中藥湯劑治療老年重度糖尿病腎病的綜合療效比較[J].中國老年學,2017,37(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