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躍蓓 周娟
【摘 ?要】 目的:探討自制陰道流血評估記錄卡應用于早期先兆流產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期間在我科治療的63例陰道流血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通過統計分析,總結歸納陰道流血觀察卡在婦科先兆流產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效果。結果:經統計分析可知,醫護人員和患者通過陰道流血評估記錄卡對陰道流血量的判斷較準確。 結論:陰道流血評估卡可以使患者與醫護人員采用圖片式評估工具,統一評估標準,并發揮患者主觀能動性記錄陰道流血的次數,減少漏記或者多記發生率;及時有效病情觀察是實施針對性治療措施的基礎,該方法臨床實踐運用簡便有效,獲得患者及醫護人員的滿意。
【關鍵詞】早期先兆流產;陰道流血;評估工具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0-0170-01
0 ?引言
先兆流產是指妊娠28周前,先出現少量的陰道流血,繼而出現陣發性下腹痛或腰痛。婦科檢查宮口未開、胎膜完整,無妊娠物排出,子宮大小與孕周相符,如癥狀加重可能發展為難免流產[1]。妊娠12周以前的先兆流產為早期先兆流產?,F代醫學認為導致流產的原因較多,主要與遺傳基因缺陷、環境因素、母體疾病等多方面有關[2]。陰道流血是指除女性月經等自然性生理外的其他致陰道流血癥狀、造成陰道流血因素較多[3]。本文討論的陰道流血是早期先兆流產主要或首發的癥狀。家庭與孕婦對新生命高度期待,妊娠期間女性心理上的情緒變化也較為顯著。對陰道流血極為關注,往往會夸大流血量,造成自我情緒的焦慮。醫護人員無法做到患者每一次出血時都能及時到場評估,沒有統一的評估工具,評估標準不一致,造成評估有偏差。在早期先兆流產患者的病情觀察中,如能準確判斷陰道流血量,便可提高觀察的有效率,制定對應的治療方案。本次觀察通過2017年3月—2019年2月在我科收治的63例陰道流血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統計分析其觀察結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在我科收治的63例陰道流血患者,分為對照組28例和觀察組35例。年齡區間26~37歲,平均(29±1.7)歲;文化程度為初中到本科,理解能力符合調查條件。主要癥狀均為陰道流血,伴有或不伴有腹痛。
1.2 方法
1.2.1 陰道流血卡的制作 ?購買市面衛生巾三種規格,分別是護墊、日用、夜用,要求為純白色。使用的劑量液體為稀釋的藍色水劑。將配置好的藍色水劑使用注射器取1毫升、3毫升、5毫升,分別注射在三個護墊上,形成區域面積不等的藍色印記,拍照制作成卡片,標注對應的編號A1-A3。同法取8毫升、15毫升、20毫升的藍色水劑注入日用衛生巾上,并標注對應的編號B1-B3;取25毫升、35毫升、50毫升的藍色水劑注入在夜用衛生巾上,標注對應的編號C1-C3。評估記錄卡采用單面設計,由三條卡片組成而成,下方設計成記錄表格。
1.2.2 護理方法
1.2.2.1 對照組 醫護人員及患者沒有使用評估工具,采用肉眼觀察的方法按照經驗評估陰道流血量;記錄中多采用比較方式,如陰道流血較昨日增多或減少。
1.2.2.2 觀察組 宣教觀察陰道流血的目的和評估記錄卡的使用方法。指導患者首先選擇使用的衛生巾規格;再根據實際衛生巾表面血染面積對照卡片進行比較。記錄時根據編號填寫,簡化操作有利于提高執行率。遇到不能根據卡片判斷時或陰道流血突然增多且有組織排出,伴有腹痛時,需及時與醫護人員聯系。
1.3 觀察評價 比較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對陰道流血量評估與記錄。對照組醫護人員和患者沒有使用評估工具,根據詢問和經驗的方式判斷陰道流血量,記錄上采用比較式結果,具體數值含糊不清[4]。觀察組根據陰道流血卡的記錄結果判斷流血量?;颊呒凹覍賹Σ∏榈年P注度較高,配合度增高降低流血次數記錄的誤差率;醫護人員的記錄中數據更加明確;醫護人員與患者的滿意度增加。
1.4 統計學方法 將陰道出血患者進行檢查記錄所得數據錄入到統計學軟件SPSS 20.0中,對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分別采用t檢驗和卡方檢驗,將P<0.05差異記為統計學顯著差異。
2 ?結果
對照組中常規護理的28例患者,未采用評估工具;漏記或者多記陰道流血次數為9次,誤差率為32.14%。專項調查患者貿易度為89.29%;醫護人員滿意度為86.67%。觀察組全部使用統一標準的評估工具進行陰道流血的評估;次數記錄錯誤為3次,誤差率為8.57%。專項調查患者滿意度為94.28%;醫護人員滿意度為93.33%。
3 ?討論
陰道流血是早期先兆流產的主要癥狀,陰道流血的變化反映病情轉歸的結果。醫護人員采用統一標準的評估工具進行評估,能有效提高陰道流血量評估的準確、陰道流血記錄數值化;醫護人員通過和患者、家屬共同使用評估工具,使用過程中加強溝通,增加醫患和諧度;也為醫護人員節省人力,提高醫護人員的滿意度。孕期患者的情緒及家庭的關注度,往往呈明顯緊張狀態[5]。當醫護人員無法滿足患者及時到場評估需求時,患者及家屬的不安感上升。指導患者及家屬掌握評估及記錄的方法,讓他們共同參與到病情觀察中來,能直觀的知曉病情變化,有效提高患者的安全感與滿意度。發揮患者主觀能動性,通過圖片對比方式,采用書面記錄編碼,操作簡便且減少漏記或多記的現象,提高陰道流血量評估的準確性。(陰道流血量評估記錄卡于2019年3月36日獲得國家外觀設計專利證書,專利號ZL201830661576.1)
綜上所述,陰道流血評估記錄卡統一評估標準,采用圖片式評估工具,簡單易操作。本文中針對單一病種,病例數據有限。該評估工具應用于陰道大量流血時,僅通過圖片血液污染面積判斷出血量存在不適用。使用過程中對患者及家屬的文化程度及理解能力有一定要求。醫護人員容易產生依賴患者的自我觀察,而忽略對患者病情的主動觀察。這是我們工作中的缺陷,仍需不斷改進。
參考文獻
[1] 陳瑜,郭愛華.關于婦產科臨床中陰道流血的中西醫聯合治療方法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3(20):8-9.
[2] 鄭秀菊.治療難治性婦產科大出血的臨床對比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01):102-103.
[3] 楊玉環.婦產科臨床中陰道流血病因及診療方法[J].臨床醫學,2017,4:62-63.
[4] 謝薇薇.婦產科臨床中陰道流血的病因及診療措施探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2019,4(11):124.
[5] 梁爽爽.婦產科臨床中陰道流血的病因及診療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5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