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保才旦
【摘 ?要】筆者采用藏醫鹽敷療法治療內痔,兩個療程后,患者反復無出現無疼痛性便血,輕度的時候黏液分泌物流出,肛周皮出現濕疹,瘙癢,常有肛門墜脹感,伴有乏力等癥狀完全緩解。經8個月的追查病情,無發作。說明內痔瘡有采用藏醫鹽敷療法有較好的效果,對進一步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內痔;鹽敷療法;藏醫;除寒
【中圖分類號】R459.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7484(2019)10-0170-02
痔瘡時間一種位于肛門部位的疾病,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素有 “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說法,痔瘡不僅有發病率高、易復發、不易根除的特點。目前有學者提出諸多學說,主要有靜脈曲張學說、血管增生學說、粘膜滑動學說、括約肌功能下降學說、痔靜脈泵功能下降學說等尚未尚未形成統一的病因 [1]。
按照現代醫學內容,內痔是直腸粘膜下痔內靜脈叢淤血,擴張和屈曲而形成的柔軟的血管瘤樣病變,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病。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病。據國內一些地區普查;痔的發病率占51.68%,成人占70%,其中以內痔為最多占痔患者59.86% [2]。
近年來,由于診療水平的提高,痔瘡死亡率有所降低,但致癌率仍高不下,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嚴重影響了經濟發展和人類的健康以及生活質量。
1 典型病例
患者,男,45歲,2020年3月7日住院治療。主訴:無出現偶爾疼痛性便血,常有瘙癢,墜脹感5年,加重4d。現病史:患者5年前開始,偶爾出現少量鮮紅的便血、有少有多,乏力,伴有黏液分泌物流出,肛周皮出現濕疹,瘙癢,常有肛門墜脹感,當地醫院或診所就診但效果不佳。總體脈細而較弱、但左手寸脈強,舌苔紅。患者及家屬無高血壓、高血脂、慢性腸炎等慢性疾病及傳染病病史;也否認家族有相同或類似的病史,無切除等手術史。輔助檢查:腸鏡檢查顯示直腸粘膜粗糙,見廣泛點片狀充血,兩處不同大小的暗紅突起,部分潰爛。血壓:120/80mmHg(1kpa=7.5Hg),肝功能,腎功能,心功能及胃腸功能正常,尿液分析項目結果正常、便血檢測分析結果:成形、隱血:+,白細胞:++,血糖和血脂正常,無膀胱及前列腺、慢性腸炎等癥狀、病史。排除痔瘡癌、混合痔等引起的相近癥狀。
2 治療方法
1)未加工食鹽(自然粗鹽),大小碎成成年人的小拇指頭,不宜細碎(散熱快,不易保存熱度),不易太粗大(不易操作,也熱能送到患處)。2)用鐵、鋼、銅制鍋及有些未風險的加熱器,加熱食鹽、一般溫度30℃~41℃.(以免加熱過高溫度,引起包裝品燃燒或,操作人員和患者的皮膚燙傷)然后裝到面料的布袋,封好袋口。3)部位:前:下腹部(機體的陰毛部)后:還有腰椎3-5椎及骶椎頭。下:屁股下墊敷,用4-5分鐘互相重復換位。如有患者感覺溫度過高,藥帶下墊著面料毛巾(隨著溫度的高度,可以毛布重疊加厚),熱敷的程度是患者感覺耐受范圍之內,食鹽涼了停止。每日2次,7d為1個療程,治療兩個療程。治療后躺床休息15-20m,治療前后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避免洗澡或著涼。
3 體會
痔瘡是由酗酒,過度辛辣刺激性食物、過度勞累、便秘、腹瀉、便時久蹲、排便時過度用力等因素,導致肛墊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叢血流淤帶形成的局部團成。“肛墊”是直腸肛門正常解剖的一部分,普遍存在于所有年齡、男女性及各種族人群中,不能認為是一種病,只有合并出血、脫垂、疼痛、嵌頓等癥狀時,才能成為“痔病”[3]。
藏醫哀四部醫典皚[4]記載過度腹瀉,灌腸器械損傷肛門、大小便憋住不解、大小便被阻不通、騎乘、久坐硬度、吐塞隆(藏醫音翻譯)紊亂等原因皆能誘發痔瘡。為此,按藏醫理論分析,概況有兩種原因引起:其一,外傷或個人行為不當等因素中,對直腸中生理性存在的吐塞隆(接近已中醫學的“氣”)功能混亂或紊亂,引起功能性病變,也就是亞健康狀態,時間過長會逐漸局部器官損傷或氣血混亂,產生炎癥、突起、靜脈曲張、粘膜增厚或脫落等變化。其二:藏醫認為,腎臟和膀胱等下身器官的性能比較偏涼性,為此喜歡冷飲或涼性食物;還有長期久住寒冷或濕潤的地方的人,容易產生下身各臟器的寒性疾病,從而逐步損傷直腸等器官而引起疾病。以上兩種都是偏向寒性疾病,所以除寒的方法是用熱性的藥物或理療等療法,尤其鹽敷療法有活血化瘀通絡,祛風散寒、除濕止痛等作用,是熱能經過穴位或局部毛細血管、器官傳入病所,疏通滯氣,局部生理性(氣血)功能調解井然或平穩,也能推斷病因除根。因而局部病變也自然會消失。
治療兩個療程后,患者偶爾出現少量鮮紅的便血、有少有多,乏力,伴有黏液分泌物流出,肛周皮出現濕疹,瘙癢,常有肛門墜脹感等癥狀完全緩解,還有對患者囑咐禁用刺激性食物或飲酒,不良行為等注意事項。經過8個月的追查病情,為產生病情反作。表明臨床采用藏醫鹽敷療法治療痔瘡(內痔),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對進一步深入研究藏醫鹽敷療法治療痔瘡(內痔)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曰慶、何清湖、中醫外科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8(3):236-239
[2] 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外科肛腸組。中西醫結合防治常見肛門直腸疾病的發展概況。赤腳醫生雜志1977;12:21
[3] 偉遠斌、 武鳴縣中醫醫院。廣西中醫藥,2011.6,34(3),46-47
[4] 宇妥元.丹貢布.四部醫典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 ?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