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胡孝勤
(作者單位/威寧農信社 責任編輯 / 岳振)
威寧農信社積極向人民銀行申請扶貧再貸款,并嚴格按照人民銀行要求落實利率優惠,優先滿足貧困戶貸款資金需求,降低貧困農戶和扶貧開發主體的融資成本。
威寧自治縣農村信用社建于1954 年,至今已有60 多年的發展歷史。長期以來,威寧自治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以下簡稱威寧聯社)始終立足縣域,緊握“扎根農村、服務三農”的時代脈搏,秉承服務三農、服務社區、服務中小微企業的市場定位,為服務威寧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截至目前,威寧聯社共有固定營業網點43 個,金融網點覆蓋率達100%,涉農網點已覆蓋全縣39 個鄉鎮(街道),在職員工443 人。
存款是銀行的生存發展之基。威寧聯社樹立“存款即飯碗”的危機意識,強化客戶對接營銷,做實穩存、增存工作。近年來,威寧聯社面對存款不穩甚至下滑、增比進位全省倒數的嚴峻形勢,積極應對挑戰,積極開展“開門紅”“秋收季”等存款營銷系列活動,通過采取高管帶頭分片抓存款、加大對公客戶營銷等措施,加強與黨政、煙草等部門的對接協調,同時創新以客戶經理制、網格化管理為主抓手,著力抓好客戶營銷和維護工作,促進了存款有效增長。
截至2019 年8 月末,威寧聯社存款余額已突破70 億元大關,在經濟下行及全縣總體存款增長緩慢的情況下,仍然實現存款穩步增長,進一步壯大了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實力。目前,威寧聯社存款市場份額居當地金融機構之首。
威寧作為人口大縣,人口是發展潛力。威寧聯社充分發揮人熟、地熟的優勢,用好用活用足“人口紅利”,深入開展信用工程建設,逐戶為農戶建立經濟檔案和信用評級檔案,針對不同情況農戶發放貸款證,讓農民“一證在手、貸款無憂”,隨用隨貸,從根本上解決農戶貸款難問題。
積極推廣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大力支持農民創業就業、發展生產、脫貧致富,農戶信用意識大幅提升,服務三農的能力迅速提升。每年針對性開展農民工金融服務宣傳,讓外出務工農民工“多一份金融了解、多一份財富保障”,金融服務跟著農民工走,為農民工理好財。
截至2019 年8 月末,全轄區共創建信用組2919個、信用村506 個、信用鄉(鎮)24 個,已對全縣25.72 萬戶農戶進行了建檔評級授信,農戶建檔面94.55%,農戶貸款面41.14%。同時,通過信用體系建設實施利率優惠,有效解決老百姓“融資貴”問題,按照目前非信用組一般級農戶與信用組特優級農戶執行利率利差0.76‰,1 年內可實現讓利5439 萬元。
服務中小企業是銀行的社會責任,也是銀行轉型發展的關鍵。為幫扶小微企業發展,威寧聯社貼合小微企業“短、小、頻、急”的資金需求特點,針對縣域主導產業重點支持“三白”(白菜、白蘿卜、蓮花白)產業發展,創新信貸服務,出臺“商貸通”個體經營戶貸款、“黔微貸”微型企業貸款、“金土豆”馬鈴薯種植貸款、“甜心貸”蘋果種植貸款等信貸品種,真正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擔保難、融資貴等問題,有效支持小微企業快速成長。截至2019 年8 月末,威寧聯社支持“三白”產業貸款1.68 億元,小微企業貸款戶數1982 戶,貸款余額3.08 億元。
威寧聯社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填補金融服務盲區,延伸金融服務觸角,努力構建以鄉鎮為核心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讓普通老百姓充分享受到普惠金融帶來的便利。規范信貸操作,全面實施以“陽光信貸”為核心的信用工程,接受社會廣泛監督,營造農村金融良好誠信氛圍。

威寧聯社成立五里崗信用社,于2019 年5 月16 日上午舉行進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開業儀式。(威寧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供圖)
推進服務創新,全面實施“富民惠農金融創新”工程,對原有貸款產品進行創新,使之更加切合實際,更加貼近廣大農村客戶需求。以“新時代農民講習所”為載體,結合“蒲公英”金融服務,采取“1+N”(1 指“講習所”,N 指金融夜校、鄉村小舞臺、助農脫貧流動服務站、金融知識進校園進社區、金融致富學堂、村落院壩會等)的模式大力開展金融政策講習,打通了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讓廣大人民群眾學金融、懂金融、用金融,通過扶貧政策的宣講,進一步激發了老百姓發展的內生動力。
截至2019 年8 月末,威寧聯社累計開展金融講習6213 場次,惠及18 萬余人,共設立助農脫貧流動服務站16 個,在縣域行政村開展助農脫貧流動服務3185 次,辦理業務10.2504 萬筆,覆蓋614 個行政村(居),惠及人口86255 人,其中貧困人口56835 人。
加大扶貧小額信貸發放,通過政府貼息,有效助推貧困戶脫貧致富,按目前扶貧小額信貸余額12.25 億元,每年可為貧困戶節約融資成本5363 萬元,助推了15.11 萬貧困人口脫貧。
發揮扶貧再貸款扶貧效用,積極向人民銀行申請扶貧再貸款,并嚴格按照人民銀行要求落實利率優惠,優先滿足貧困戶貸款資金需求,降低貧困農戶和扶貧開發主體的融資成本。
大力實施“特惠貸”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貧困戶建檔面達98.44%,貧困戶“特惠貸”獲得率達61.52%,有效帶動19.42萬貧困人口增收致富。
加大扶貧產業子基金的投入,共投入扶貧產業子基金1.7億元,采取“投貸聯動”方式發放綠色產業扶貧投資基金,有效解決了7 家企業發展資金需求,帶動就業創業貧困戶593 人。
積極為易地扶貧搬遷農戶提供信貸支持,累計發放易地扶貧搬遷貸款5314 戶,金額1.82 億元。
大力推廣“深扶貸”一縣一業貸款,重點支持縣域主導產業發展壯大,如向威寧自治縣草海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貸款,通過流轉方式使12000 多畝土地得到高效利用,帶動周邊20 個鄉鎮5 萬多農戶發展馬鈴薯產業,其中3703 戶貧困農戶受益。向威寧自治縣紅蘋果專業合作社貸款,流轉土地2400 多畝,除土地流轉增加農民收入外,解決剩余勞動力130 余個。這兩個項目都是國務院扶貧辦烏蒙山片區產業扶貧項目,也是威寧自治縣產業扶貧的典范。
近年來,威寧聯社積極對社會進行反哺,履行社會責任。一是大力實施“1+1”愛心育才工程,由聯社黨委班子帶頭,組織聯社中層干部結對幫扶貧困戶子女學習成長,在全轄選取20 名品學兼優的學生進行幫扶,每年精準幫扶資金7.2 萬元,累計幫扶金額15 萬元。二是與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搭建實習平臺,勤工助學的226 名學生85%來自農村,其中49 人來自“精準扶貧”家庭。三是加大公益事業投入,共向社會捐贈資金2444萬元用于脫貧攻堅(分別向威寧自治縣“扶貧濟困,愛心捐贈”義演募捐100 萬元、捐贈2154 萬元用于扶貧生態移民、向省聯社信合公益基金會捐贈114 萬余元、向畢節圓夢兒童關愛基金會捐贈100 萬余元,用于支持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發展、其他脫貧攻堅項目捐贈90 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