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劉娟 張俊
貴州清鎮農村商業銀行以服務三農、服務小微企業、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使命,充分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主動適應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形勢,以培育誠信農民為抓手,以推廣小額信用貸款為基礎,深入推進農村信用工程建設,全力協助廣大誠信農戶走上致富道路。
“我貸的10 萬塊錢馬上就能審批好了!不用抵押,不用擔保,靠我自己的信用就成了。”在貴州清鎮農村商業銀行(以下簡稱清鎮農商銀行)衛城支行,前來辦理貸款業務的李榮才笑著說。
清鎮農商銀行服務三農初心如磐。一直以來,清鎮農商銀行以服務三農、服務小微企業、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為使命,充分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主動適應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形勢,以培育誠信農民為抓手,以推廣小額信用貸款為基礎,深入推進農村信用工程建設。通過實施農村信用工程,讓廣大農戶無須抵押、擔保,便可獲得農信社貸款支持,并享受貸款優先、服務優先、利率優惠,全力協助廣大誠信農戶走上致富道路。
“我們要為三農服務,走進村寨,貼近老百姓,為老百姓干實事……”說這話的尹宏兵,是清鎮農商銀行站街支行黨支部書記、站街支行長。這句話,源于今年7 月25 日站街支行黨支部的第一次集中學習會議。
5 年黨齡的尹宏兵說,今年是他對黨建工作最難忘的一年,多方面的專項理論學習讓他的思想素質得到不斷提升,多種類別的實踐學習和扶貧幫扶讓他不斷深入鄉鎮,真正了解鄉鎮工作,更深刻理解了三農服務的重要性。
“今年以來,我們黨支部堅持每周兩次去農戶家中,尋找農戶貧困原因,設計脫貧方案,力爭幫助我們負責的4 戶人家實現增收。”尹宏兵說。
今年,清鎮農商銀行黨委繼續堅持“抓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把強化黨的建設工作擺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同時,積極以黨建工作為引領,助力脫貧攻堅,振興鄉村發展。
“現在大家有捐贈,有買豬仔給貧困戶喂養,還有逢年過節的走訪慰問,做到真真切切地幫助困難群眾,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貧困難題。”尹宏兵說。
除此之外,清鎮農商銀行還持續打造“五張名片”宣傳內容,大力加強“農村信用工程”及“信合村村通”建設力度,持續推進“金融夜校”“金融致富學校”“脫貧服務站”等黨建扶貧活動,落實三農日常駐點工作,規定鄉鎮支行每周駐點不少于2 天,每周開展金融夜校不低于2 次,每周開展助農脫貧流動服務不低于1 次,有效利用農戶作息時間錯時開展工作,實現“陽光下辦業務、月光下訪客戶、燈光下建檔案”,為助力脫貧攻堅,振興鄉村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清鎮農商銀行員工將利用移動ipad 開出的第一張信合卡交到客戶手中。(清鎮農商銀行供圖)

清鎮農商銀行堅持從產業支農出發,通過信貸支持幫助果農致富。(清鎮農商銀行供圖)
8月26日,一面“為群眾排憂解難,顯真誠服務本色”的錦旗送進了清鎮農商銀行衛城支行的辦公室。贈送人叫穆偉,他是衛城當地的養豬大戶,豬圈中的豬仔多達上千頭。“是農商行給了我發展致富的機會。”穆偉說。
穆偉家中過去就以養豬為主業,然而他的母親由于資金短缺,曾無力償還銀行貸款,一度拖欠。對于這種信用狀況,回家幫助母親的穆偉最初幾次貸款都被拒絕。不忍發展計劃就此擱置的他多次帶著發展方案前往衛城支行申請。
“當時看他也是很誠心想做事業,所以我們支行就多考察了一下,也多次進行了會議商討,最終決定,在他母親償還完全部欠款的前提下,再批準他8 萬元的貸款資金發展產業。”清鎮農商銀行衛城支行黨支部書記、行長鄭小燕說。
“當時有了那8 萬元的本金后,我就回家把家里豬圈又進行擴建升級,從30 頭左右擴展到現在的上千頭,農商行的那筆貸款真的幫了大忙。”穆偉笑著說,“現在村里有很多人都和我一樣貸款養豬或者養牛,大家都越過越好啦。”
產業興則鄉村興,產業明則鄉村明。衛城支行的貸款金額從2015 年的1 億元增加到如今的2.18 億元,越來越多的老百姓依靠信貸資金走上了增收致富道路。衛城支行存款金額同樣上漲,從2015 年的2 億元增加到如今的4.15 億元。一串串數字彰顯百姓生活越來越美好,同時,也是清鎮農商銀行信貸資金進鄉村,助力鄉村大發展的最佳憑證。
提起2016 年經歷的資金寒冬,聚隆福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炳銀至今仍心有余悸。“我們公司主要發展生態果園,前期由于果樹都是幼苗,還不能結果創收,但由于土地租金以及果樹養護管理等費用不斷支出,導致資金出現了青黃不接的局面。”
王炳銀是清鎮衛城人,年輕時外出四處漂泊,2014 年返鄉創業。“那時候沒能準確預估使用資金,導致資金鏈斷裂,當時差點沒堅持下來,都做好轉讓的打算了。”
“當時對王炳銀的貸款審批,大家也是很有爭議的,如果貸了,后期的還貸風險比較大。可是,如果看到有風險就放棄這些小微企業,那么就是背棄我們銀行的初衷。幫扶支持從來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鄭小燕說。
正是有了這筆雪中送炭的20 萬元貸款,王炳銀堅持將果園經營下來,并逐漸有了起色。如今他的果園從過去的100 畝擴大到200 畝,也逐漸開始回籠資金,去年收入18 萬元,預計今年產值將實現40 萬元。果園還帶動了周邊5 個農戶長期務工增收,“下一步,我還計劃再擴大規模,在村里再做一片示范果園,帶領村里的百姓一起奔小康。”王炳銀笑著說。
筍借春風爭做竹,船靠順風好揚帆。乘著清鎮農商銀行全面助推鄉村振興的東風,越來越多的農戶、小微企業以及返鄉創業青年不斷壯大,不斷發展,鄉村發展的新篇章也借此徐徐展開。
未來,清鎮農商銀行還將進一步加強對外出務工人員、青年致富帶頭人在創業、就業等方面的服務。有力有序推進扶貧再貸款投放工作,促進扶貧貸款與貧困地區主導產業深度融合,形成以信貸為支撐、產業為引領的金融扶貧新模式,激活“造血”功能,減少“輸血”依賴。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奏響服務三農發展、支持地方經濟建設的時代最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