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燕飛
數學學科具有抽象性高、邏輯性強、嚴謹性高等特點,對于思維發展水平較低的小學生來說,數學學科的學習可能會比較枯燥、難懂,甚至對其產生厭煩情緒。然而在2017年福建教育學院承辦的“國培計劃”培訓中,一節將魔術與數學相結合的魔術開發課程深深地吸引了筆者。雖然數學知識相對晦澀難懂,但魔術卻帶來了新奇性,既與小學生追求新鮮事物的心理特點相吻合,也可以使抽象、枯燥的數學學科變得妙趣橫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將魔術元素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可以讓課堂充滿活力與魅力,化枯燥數學為魔力數學,從而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的發展,達到深度學習的目的。
一、利用魔術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學生能在數學課堂中提出問題,是積極思考的表現。2018年下學期,筆者接手了四年級一個新組建班級的數學教學工作,能否上好第一節課,將直接影響筆者在學生心中的形象。筆者積極備課,并設計了一個小魔術作為第一堂課的課堂導入。魔術名叫“明日環”,即用一根鏈子自然下垂,從一個圓形鐵圈中穿過,將鐵圈移至鏈子中上部后再松手,這時鐵圈會自由下落,當落到鏈子底部時,會被鏈子拴住。在魔術表演過程中,全體學生都目不轉睛地看著教師,那份專注在常規數學課堂中并不多見。魔術表演結束后,筆者告訴學生:魔術和數學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這些地方主要表現在多問為什么,敢于嘗試,并通過努力找出隱藏其中的秘密。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教師要激發學生產生問題并探索問題。例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第一單元的“近似數”時,在學生了解了“四舍五入”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這時教師讓學生從一副魔術撲克牌中任意抽出一張,放入空格中,使其約等于50000,如:4□234≈50000, 5□234≈50000,并讓學生說出理由。對此,學生熱情高漲,積極參與。魔術的神秘感和形象性,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二、利用魔術拓寬學生的思路
觀看了魔術的人都急于找到魔術的秘密,而數學學習很多時候也是在尋找秘密。在開學第一課取得成功后,便有家長向筆者表達了孩子因為這一節數學課所發生的轉變。此后,筆者便經常將魔術元素引入課堂,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變得更加靈活,解決問題的思路也更加開闊。例如,在教學“線的認識”一課時,筆者設計了一個對比線段長短的問題(見圖1)。
①
②
對此,學生提出了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一是把線段①擺成線段②的樣子,結果發現兩條線段一樣長;二是把線段②擺成線段①的樣子,結果發現兩條線段還是一樣長;三是用尺子量,發現兩條線段都是5厘米;四是把線段①移到線段②的位置,發現兩條線段會重合;五是把上面兩條線段組合成四邊形,發現對邊相等……學生能夠快速地想到這么多解決問題的方法,讓筆者感到十分驚訝和欣慰。課后,筆者將板書拍下來,整理成文。
魔術的關鍵是道具和手法,同時還要利用經過藝術加工的臺詞和手段加以渲染。尋找魔術秘密的方法,就是去除魔術中表演的成分,發現其本來面貌。而數學的教學過程,同樣也需要引導學生通過抽象的過程,找到概念的內涵,發現問題的本質,進而引發有深度或更全面的思考。魔術的新奇感使學生急于找到魔術的秘密,提高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
三、利用魔術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魔術的魅力在于將夸張的表象、手法和道具完美地結合。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可將教學內容和魔術表演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用魔術的手法表演抽象的數學問題。例如,讓學生將某個數學概念表演出來,是知識的輸出,讓其他學生猜測他表演的是什么,是對數學問題的思考,二者緊密結合,可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例如,在教學“直線、射線和線段”時,教師設計了一個魔術表演環節,邀請一位學生用魔術的夸張手法表演一個知識點,讓其他學生猜一猜他表演的是什么,并說出理由。這一環節,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因為有了魔術元素,枯燥的數學變得生動有趣,課堂充滿了活力。
又如,在教學“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四邊形具有易變性”時,教師先出示一個四端用螺絲連接的長方形,對學生說:我可以變出一個不是長方形的圖形,你們信嗎?隨后,把長方形放到背后,再出現時,就變成了一個很扁的平行四邊形。接著,教師讓學生到講臺上表演把三角形變成其他不同形狀的魔術。學生們爭先恐后地上臺表演,結果都“挫敗而歸”。經過在小組中體驗,學生們終于明白了“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四邊形具有易變性”的特點。在之后的春游項目“走玻璃橋”中,學生們指出,這座橋不穩定、會晃動,主要是因為沒有一個三角形固定它。學生們學以致用,自覺地把數學帶進了生活。
四、利用魔術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
數學知識具有嚴謹性。如果學生答錯了問題,會挫敗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在課堂上不敢輕易發言。這也是導致年級越高而舉手發言的學生越少的原因之一。因此教會學生一些簡單的魔術,讓學生在課中、課間、課后表演給別人觀看,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魔術的臺詞很嚴謹,前后不能矛盾,且要有幽默感,不能讓人看出破綻,這和數學語言的嚴謹性不謀而合。
例如,可將表演紙巾消失的魔術語言設置為:這是一張普通的紙巾,像我這樣從左往右折,再從下往上折,折到紙巾的長度約為5厘米為止;眼看觀眾,把紙巾從右手放到左手(秘密:在換手的過程中,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夾住紙巾中上部分,右手將紙巾拉緊并快速撕下多余的紙張,悄悄地放入口袋),再往左手吹口氣,慢慢地伸開左手,紙巾消失了,接著伸開右手,紙巾也消失了。學生在表演魔術前,需要對魔術表演語言進行訓練,訓練的過程將使學生養成嚴謹表達的習慣。成功的表演既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又能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
總之,將魔術元素引入數學課堂,其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愛上數學課,愛思考數學問題,不斷發展高階思維,在興趣和學科素養之間找到平衡點,主動探索奇妙的數學世界。
(責任編輯 ? 姚力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