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要:與時俱進是保證一個國家活力永不衰竭的基本原則,近年來我國一直在致力于各項制度的完善和建設,公共財政就是其中之一,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現用的財政會計制度已經無法滿足眼下的需求,各種弊端開始逐步出現,深化改革已然是迫在眉睫,需要受到高度重視,本文從會計改革內容著手,分析改革后高等院校會發生的一系列變化,并結合高校的現實情況,對落實高校會計制度改革提出建議。
關鍵詞:高校;會計;財務管理
一、會計革新的方向
十八屆三中全會上的政府報告,明確了對政府會計全面改革的新要求,要擯棄舊有的財務制度,建設新的財務制度體系,是個非常龐大的立體工程,不單要完善法律法規的約束,還要在會計核算報告上下功夫,與互聯網信息化數據的結合也是重中之重,在頂層設計上首先要做的在現有的法規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各地各級政府遵守統一的會計準則,做到有法可依有規可循,綜合性財務報告中還要加入地方政府的負債情況,而作為重要經濟支柱的各大事業單位,更要盡快改革現有的會計制度,形成立體化信息化的政府會計系統。
目前政府在推進會計改革方面已經非常深入,一些基本的規則和準則陸續健全,在很大程度是為實際性的操作提供了理論支撐,基本的框架依然搭建完成,剩下的就是添磚加瓦,特別是政府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的分離和銜接這項核算制度,更是創新性的建設方式,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雙分,前者實行收付實現制,后者實行權責發生制,再加上長期股權權益核算方法,形成了改革后政府會計制度的主要內容。
二、政府會計改革對高校財務管理上的變化
這次政府會計改革是國家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在全面深化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上有著深遠的影響,旨在加強和完善政府的財務管理制度,更加有效率的工作,更能提高資金使用上的效益化,而高校作為這次改革的重要參與者,貫徹落實改革對加強高校的財務管理能力也很有意義。
本次政府財務的改革重點,就是對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這兩個職能進行了分離,重新建立了更加科學合理的銜接模式,在原先的核算系統里,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不會對一個報告進行重復性核算,而改革后的核算系統就實現了重復性核算,為數據的可靠性加上了雙保險,也就是在各自分工的前提下,兩個職能對最終的呈現結果進行二輪核算,這種核算方式可以為財務報告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也為高校的財務制度改革帶來了新的發展和改變。
這次改革不單有雙核算,還有雙基礎,也就是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這兩個基礎,為雙核算提供了施行土壤,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前者可以清楚的顯現出預算的結果,又可以為決算報告提供數據支持,讓資金的使用更加科學,但對成本方面的具體情況并不太清晰,權責發生制也有自身的弊端,只有把兩者結合在一起才能合理的解決財務問題,所以這次改革才使用了雙基礎標準,有效的規范了財務管理,各方面的細化和確認有了長足的發展,接下來就以高校日常的經濟事務為例,談一下這次變革的主要內容。
(一)日常業務核算的變革
在深化改革之前,各大高校在日常的經濟事務中,采用的都是收付實現制度,由于高校的經濟事物相對于經濟性單位來說,比較穩定和簡單,所以在執行新的財務制度后,不會產生明顯的差異變化,但財務管理的基本原則就是謹小慎微,所以引入新的財務制度后,有了權責發生制,在學期即將結束時,也要對應收款項和預防款項這些容易發生壞賬的環節做好準備,切實增強對款項來往的管理,務必做到財務報告的清晰可靠和真實性。
(二)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核算改革方向
政府之前的會計準則,對固定資產的核算方式也有明確的規定,如何定價的參考范圍也很科學,為實際操作提供了便利,但既然是固定資產,必然就免不了價格的虛性提高和折舊,這種制度會導致一些費流動性的資金不計算費用而沒有出現在財務報告中,這樣就無法充分體現出運行成本,在現行的制度下,虛提折舊改為實提折舊,就可以真實的反映出固定資產的價值,方便進行核算和管理,無形資產的計算方式也照此辦理,大大提高了資產管理的真實性。
(三)存貨核算方式改革方向
在存貨的統計方面,之前高校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在購進的時候核算資產價值,用出的時候相關人員確認,但不會算入當前的成本中去,而現在高校使用權責發生制后,核算方式就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財會會計不單要在購進時核算資產,用出的時候也要計入當前的成本,而預算會計則是才購入的時候做出預算支出,用出的時候無需確認,這樣一來在季度性報告中如果存貨沒有用完,兩者的財務報告就會產生差異。
(四)投資核算的變革
要想財政收入和支出形成良性循環,投資就必不可少,各大高校都自己的投資項目,就像購買長期股權投資一樣,先前的財務制度是在投資的時候確認成資產,不需要計作支出,要做的是改變下資金性質,不能在作為事業基金才在,而要變成非流動性資產,這樣一來在決算報告中就不能充分體現出來,那么在新的核算制度下,財務會計確認支出,預算會計也會做投資支出,用權益法進行核算,這樣就能精準把握投資性資產的變動情況,財務報告中的投資明細和收益也會更加清晰化。
(五)基建工程核算方式的改革內容
改革后的核算制度是面面俱到的,對基礎建設項目也有了新的要求,最大的變化就是把基本項目和非基本項目分離開來,在項目核算上變得的更加清晰,增加的建設工程也不再占用非流動性資金,在財務報告中要按權責發生制實際表現出工程的款項狀況。
三、對財務管理影響
(一)實行成本核算,提高管理水平
以往高校在經營性業務中采取的都是收付實現制為主要的核算方式,但是高校的主要收入來源并非是經營性事務,所以才財務報告中經常性的表達模糊,缺乏必要的成本運營概念,新的核算制度出臺后,讓每種收支情況都表現的更為立體和清晰,在編制和執行層面,著重分割了決算和預算的任務范圍,相互促進逐步完善,有效提高了高校的財務管理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