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兒 洪治
摘? ? 要: 本文介紹我國研究生聯合培養面臨的現狀,分析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建設的必要性及目前常見的幾種研究生聯合培養的模式,對目前研究生聯合培養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和反思,對這些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并對研究生聯合培養的現狀進行總結。
關鍵詞: 研究生? ? 聯合培養? ? 反思
研究生教育作為國民教育體系的頂端,是培養高層次人才和釋放人才紅利的主要途徑之一,是國家人才競爭和科技競爭的重要支柱,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核心要素,是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沒有強大的研究生教育,就沒有強大的國家創新體系[1]。
目前我國正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精造”,這就要求各高校在響應國家發展的前提下,培養一批服務國家科技發展、服務地方特色崛起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質、高水平的工程技術人員。研究生的聯合培養對于培養具有專業基礎知識扎實、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目前研究生聯合培養是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國家培養特殊需求人才[2]。
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新形勢下,結合我國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的現狀,探索和構建符合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和市場需求的產學研有效培養體系模式,進一步做好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聯合培養工作,對培養適應國家需求具備創新型和應用型能力的高層次人才具有深遠的意義。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相比于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更注重專業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如何提高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是研究生培養單位所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3]。
一、聯合培養基地建設的必要性
研究生聯合培養是為培養同時具備創新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的研究生綜合服務的合作教育模式。研究生聯合培養打破了傳統教育模式中“培養單位單一化”的局限性,其目的是通過高校與企事業等其他單位聯合培養研究生,針對研究生培養過程的研究,探索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創新,開創學、創、研、實踐的校企、校院及學校與地方政府的合作新途徑,培養出符合國家需求的高層次創新型、應用型人才[3]。
1.創新研究生培養新模式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十三五”規劃》提出:“把促進研究生成才成長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提倡開放合作和個性化培養,充分激發研究生從事科學研究和實踐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統籌利用國內國際兩方面資源,促進科研優勢資源、行業優質資源與研究生培養的深度融合,科教協同、產學研結合培養創新型人才?!钡谝?,研究生聯合培養打破了“培養單位單一”的局限性,在培養過程中適當引入了社會資源和政府引導性力量,一定程度地減輕了高校教師研究生指導工作的任務量,同時又將新的社會指導力量加入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使研究生的培養從原來的單一導師培養過渡到校內、校外雙導師聯合培養,創新了研究生的培養模式;第二,通過聯合培養的教育方式,探索適合校企、校院、校所等,產學研創的合作培養新模式,從而更好地培養出符合國家需求的高層次創新型、應用型人才;第三,聯合培養機制的實現進一步加速了專業學位研究生與社會的聯系,彌補了研究生社會實踐能力不強的不足。
2.提高研究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對培養專業基礎知識扎實、動手能力強,符合國家需求的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第一,聯合培養使研究生擁有更多的實踐訓練的機會,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專業知識,彌補課程學習過程中不足的實踐環節;第二,通過聯合培養,研究生能夠得到工作實踐經驗豐富的基礎一線科研工作人員的指導,進一步提高實踐能力;第三,通過一線生產實踐,發現生產過程中的不足,在發現問題中思考和反思,這對于提高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3.提高高校教學質量
研究生的聯合培養有助于高校了解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通過對行業需求的調查、研究和分析,以行業為導向,以服務需求為指南,根據市場和行業的需求對已制訂的學科培養方案進行適當的調整、修改,從而制訂出更加合理、有效、適應行業和企業需求的研究生培養方案。再根據培養方案探索更加合適的培養方式和模式,更好地培養出專業基礎扎實、職業素養高、專業實踐能力強、符合行業及企業需求的人才。聯合培養模式對于進一步提升高校教學水平、教育模式和教育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4.提高研究生就業質量
研究生的就業質量不僅指研究一次就業的薪資待遇、工作環境,還包括研究生就業后的發展前景、工作幸福指數和家庭幸福指數等。
通過聯合培養,第一,研究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得到提高,使得研究生的綜合就業競爭力得到提升,從而提高研究生的就業質量;第二,研究生更加接近社會,更加了解行業、企業的發展現狀,將對自己未來就業后的發展前景會有更好的分析判斷,從而提高一次就業成功率;第三,社會實踐經驗對研究生形成良好的擇業觀具有重要影響,良好的擇業觀也能夠促進研究生就業質量的提高;第四,通過聯合培養,研究生對自己的工作定位會有更加清晰的認知,制定的個人職業發展規劃會更加完善、合理,從而使研究生找到更適合的工作,進一步提高研究生就業質量。
聯合培養單位經過對研究生聯合培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研究生的道德品質、實踐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水平,這對于培養單位選人、用人具有指導性作用,對于聯合培養的研究生是很好的就業機會。
5.提高企業技術力量水平
聯合培養基地的簽訂,對于企業攻關的科研項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學??蒲辛α康闹С帧B摵吓囵B的研究生可以參與企業的科研項目,增加項目組的科研力量,從而提升企業的科研技術水平。
二、研究生聯合培養的模式
1.項目合作模式
項目合作模式主要是指研究生導師承擔公司的橫向課題,就某一具體科研項目進行合作。該種模式是階段性的,隨著項目的結束,雙方之間的合作隨之終結,合作穩定性不強,對于研究生培養不具有連續性。
2.共建實驗室或研究中心模式
共建實驗室模式主要是指地方政府或企業與高校共同投資建設實驗室或研究中心,一般有兩種情況:第一,由高校提供實驗室用房,政府或企業提供資金和科研課題的支持,高校和政府或企業共同聘請科研人員,高校安排一定規模數量研究生參與實驗室的科研中,最終科研成果由雙方共同擁有;第二,由政府或企業提供科研設備及場所,聘請高校老師到實驗室或研究中心作為技術骨干參與到實驗室的工作中。該種合作模式是一種較全面的深度合作,讓研究生接觸生產線,使教學和生產實際緊密結合。另外,這種合作模式對研究生的聯合培養也具有較好的延續性。
3.委托培養模式
這種培養模式是指企業委托高校,為企業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這種模式一般是針對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一線技術人員或與企業簽訂委托培養協議的學生,對于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技術人員則是為了豐富基礎知識,加強理論學習,為以后的企業發展培養更高層次的技術人員,委托培養的學生則是為企業儲備相應的基礎扎實的技術人員,為企業提高創新能力和研發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聯合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1.研究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不匹配
校企共建的聯合培養基地,以企業為主。高校安排研究生進入企業進行培養,得到大量的動手實踐機會,但由于部分企業導師均擔任企業的行政管理職務,工作繁重,指導研究生的精力與時間有限,導致培養出的研究生創新能力不強,動手實踐能力較強。為了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首首,需要校內導師對研究生加強專業技術知識學習的引導;其次,企業導師在提供實踐機會的同時也要傳授實踐經驗,進一步加深研究生對專業基礎知識在實踐應用中的理解和認知。
2.合作連續性不強
校企聯合培養基地普遍存在連續性不強的問題,一些聯合培養基地因為學校生源、項目進展、企業領導的更換導致聯合培養的研究生經歷由多到少的一個過程,逐漸導致無研究在基地進行聯合培養,最終導致一些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有名無實。這就要求學校在簽訂聯合培養單位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單位的穩定性和單位項目總量的可靠性及自身學科研究生招生的延續性等問題,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才能使研究生聯合培養不但具有連續性而且具有擴展性。
3.規章制度執行不夠徹底
部分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的簽訂,均會有關于研究生聯合培養的規章制度文件,但由于企業與學校性質不同,一些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沒有基地的專門管理人員,使基地空有規章制度但執行力度不大,導致一些研究生在基地行為規范不具約束性。加強基地內部研究生行為規范的管理和制度的執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主動性和能動性,是十分有必要的。
四、如何更好地做好研究生的聯合培養工作
1.加強政府引導及政策扶持
健全政府配套政策體系和法律法規,推動校企聯合培養研究生制度持續創新和健康發展[2]。引入政府的行政管理力量,以科技園區為基礎,建立高校與園區的共建基地,由園區企業提供崗位需求,學生自由選擇崗位。這種合作方式有以下優點:第一,研究生需求量更大,研究生具有更多的選擇,能夠有更多研究進入基地;第二,引入政府的監管力量,加強對進入基地研究生的管理,讓研究生的聯合培養規章制度化;第三,政府政策的引導,能夠保證合作的持續性,使合作更加持久穩定;第四,從個別企業獲得技術力量的加入變成整個園區獲得技術力量的加入,進一步提高園區的整體創新力。
2.完善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
完善的管理制度和體系,能夠提高研究生的參與積極性;完善的激勵制度能夠提高企業和導師的聯合培養積極性。
制度和激勵機制的完善,使管理制度化,讓基地有學校的感覺,使研究就如在學校一般,有規律地學習和工作。
3.定期回校進行工作總結、匯報
定期安排聯合培養的研究回校向校內導師進行工作進展的總結、匯報,與導師共同討論下一階段的學習和工作要點。這樣能夠讓導師及時了解和掌握研究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定期督促學生在基地培養階段的學習,對研究生的研究方案和進展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4.加強基地與高校的溝通、協調工作
必要的溝通交流,對于促進基地穩定持續的進行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加強溝通交流,讓學校及時了解研究生的情況和企業的需求,把握基地的未來走向,爭取把基地做大做強,創建一個更加健康穩定發展的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五、結語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點,研究生的聯合培養是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強的研究生的主要途徑。地方高校如何更好地做好專業研究生的聯合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研究生的聯合培養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一些問題,這需要政府、高校、企業共同努力解決,更好地提高培養基地培養研究生的總體質量,做好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工作,服務國家工業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Z].教研〔2017〕1號,2017.
[2]曾冬梅,薛文.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運作模式研究——以廣西大學為例[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9):104-108.
[3]劉云,李阿麗.論地方院校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的構建[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11(1):101-104.
[4]張云,聶瑾芳,李建平.對校企共建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的若干思考[J].廣州化工,2014(14):166-167,182.
[5]吳志軍,陳翌,曹靜.同濟大學“卓越汽車工程師”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改革和管理,2010(2).
[6]徐木興.“眾創時代”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模式優化研究[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6(6).
江西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JXYJG-2016-126和YJG2016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