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曉慧
摘要:作為一名編輯人員,良好的素質修養是提高編輯工作效率的關鍵。編輯人員要有過硬的政治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扎實的知識結構與工作能力、嚴謹的工作作風。除此之外編輯人員還要講求工作方法,逐步由單一的編輯工作者向復合型人才靠攏,變成雜家,促進編輯工作人員整體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政治素質 職業道德 知識結構 業務能力 工作作風
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市場經濟體制所確定的報業運作方式,已經使編輯的崗位職責、工作內容、工作對象、工作方式以及考核指標與過去相比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要想適應這一要求,編輯人員必須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編輯人員要有過硬的政治素質、良好的職業道德、扎實的知識結構與工作能力、嚴謹的工作作風。除此之外編輯人員還要講求工作方法,逐步由單一的編輯工作者向復合型人才靠攏,變成雜家,促進編輯工作人員整體素質的提高。
一、對圖書編輯工作敬畏和熱愛
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圖書是人類歷史文化的結晶,也是最新精神成果的結晶。圖書編輯更加是文化發展的推手。編輯工作就是和文化打交道,是對思想文化作品的二次創造和開發,是對文化產品的“精加工”。圖書編輯是我們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者,編輯工作是營建一種健康、向上、科學的文化氛圍,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
1948年10月2日,劉少奇同志在《對華北記者團的談話》中指出:“你們的筆,是人民的筆,你們是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新聞出版不僅是黨和人民的喉舌,也是一個國家的文化名片,是國家文化自信的基石。圖書編輯工作是新聞出版的重要一部分,圖書編輯從事的工作是神圣的、光榮的。
同時,圖書編輯的特殊性決定其承載的責任重大,為出版社把關圖書作品的過程中,圖書編輯都必須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緊緊把好黨和人民的政治觀、大局觀,為黨和人民提供優秀、先進的文化產品。
我們在從事編輯工作時,要心存敬畏,更要對這份事業充滿熱愛,只有熱愛自己的工作才會做好圖書編輯工作。
二、優秀編輯必備的條件
1.威熟的政治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為黨的干部,不論在什么地方、在哪個崗位上工作,都要增強黨性立場和政治意識,經得起風浪考驗。”編輯更加重視講政治,增強政治意識,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特有優勢,也是黨領導下的圖書出版事業的根本要求。圖書出版事業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科學指南,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以實現共產主義為遠大理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領導下的圖書出版事業,與一以貫之地堅持講政治是密不可分的,始終保持著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保持著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因而能夠不斷開拓前進,從勝利走向勝利。
2.敏銳的觀察能力
編輯的觀察能力是一種編輯職業下意識。當下的時代是信息多元的時代,在瀏覽看似平淡無奇的作品、言論、人物時,能敏銳地感知到其輿論導向,能預知其潛在的文化價值,能預知其學術地位和應用前景,這是我們作為一個優秀編輯所具備的基本條件。導向如有偏差,一切都會是南轅北轍,更加談不上做好出版工作。
3.良好的溝通能力
溝通在我們生活中再常見不過,在圖書出版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編輯在日常工作中與作者交往都需要建立良好的溝通,我們不僅需要傾聽作者、理解作者、認同作者,更加需要引導作者,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作者交朋友,做作者的知心人,沒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是無法辦到的。
4.優秀的創新能力
創新是對事物的一種改變,改變固有模式、固有思維、固有方法,用一種區別于傳統手段方式、方法做事。在具體的圖書編輯活動中,創新是推陳出新的根本保障。我們培養創新能力,就需要不斷學習,學得越多越活,創新能力可能就越強;同時,我們要學會辯證地分析問題,養成辯證思維,在面對復雜的局面時,是否能夠迅速地抓住要害,找出辦法。
我們只有不斷學習、總結,不斷研究外因和內因的變化,對自己提出新挑戰,緊跟時代的發展,才能在創新中提升,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
三、扎實的專業素養成就編輯大家
1.新時代信息處理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各種信息鋪天蓋地,讓人眼花繚亂,到底哪些信息是對我們圖書出版事業有用,這都需要我們捕獲并分析它。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多學習、勤思考、細觀察,
2.語言文字基本功
一個稱職的編輯人員,知識必須淵博,尤其是語言文字知識。
經濟日報社副總編輯李洪波用“準確、簡約、傳神”三個關鍵詞精辟地概括新聞標題制作的“法則”。如何才能做到在“準確”的基礎上“簡約”和“傳神”呢?這就需要編輯厚實的文字功底、分析問題的明晰思路、高度的歸納總結事物的能力等。由此看來,沒有廣博的知識作后盾,是難以做到的。
其實,編輯人員業務素質的高低,就是一桶水和一碗水的關系,編輯人員肚子里有貨,那么—桶水就可以倒滿一碗水,乃至幾碗水,如果編輯人員的知識不夠扎實,只有一碗水的話,怎么也裝不滿—桶水。
編輯人員的知識結構又應博中有專,但是,編輯人員的“專”是復合型的。第一,要在某一學科有扎實的專業素養。這對供職于專業性突出的書刊社的編輯尤為必要。對于具有一定學科專業出版方向的編輯而言,掌握所涉及專業的知識就更是順利開展工作的必要條件了。第二,既然從事編輯工作,編輯人員還必須成為書刊出版這一行業的行家里手。
在工作能力上,書刊編輯要有過硬的業務能力。編輯人員必須具有扎實的語言文字功底;要具有較強的寫作能力,做到既會編,又會輯,更會寫;要具有對文字稿件質量優劣的鑒別能力;要具有文稿選擇、加工的案頭能力:要具有組織作者、讀者或聯絡相關社會的社會活動能力;要具有書刊裝幀、用料、印裝的設計能力,乃至于市場開拓的營銷能力;要具有較高的文學藝術修養;要掌握運用外語的技能:要會使用計算機,會利用先進的媒體技術。
3.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
讀者是精神食糧的接受者,讀者需要的是有營養的、優秀的精神食糧。都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那么自然是要創造出有益于人們知識和思想水平提高,有益于社會進步的作品。所以,編輯人員在編輯作品的過程中就應該特別注重提高作品的質量,編輯出真正有價值、有意義、能夠利益廣大讀者的作品。這也是最基本地職業道德。
書刊編輯人員要遵循職業道德。編輯要將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利作為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手段,而不能據此謀求損壞國家和集體的非法的、不道德的個人私利;要對讀者負責,對作者負責,對社會負責,對民族負責,對人類負責;在職業競爭中采用正當方法,采用正當手段。
四、嚴謹的工作作風
無論是編輯書籍、報紙還是網站、博客,都必須要有嚴謹的工作作風書刊編輯嚴謹的工作作風包括包容、縝密、認真。
書刊編輯人員在編輯工作中要多觀察,多學習,多思考,有容乃大,在大方向正確的前提下不先入為主,不唯我獨尊,不以個人的好惡作為選稿、加工的標準。只有包容才能貫徹“雙百”方針。
書刊編輯人員在編輯工作要細致縝密。數字是反映事實一個重要元素,有的編輯對數字不敏感,在將“斤”換成“公斤、克、噸”等標準計量單位時,時常發生錯誤。避免這種低級錯誤,沒有什么訣竅,只有細致、縝密。只有工作風縝密,才有可能防止“無錯不成書”的編輯出版現象。
書刊編輯人員編輯工作要執著較真。書刊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園地,是傳播科學知識的殿堂,任何缺陷都會對社會與廣大讀者帶來或近或遠的不良影響。因此,無論什么樣的錯誤,無論糾正有多么復雜,書刊編輯人員都要全力以赴,努力消滅,而不持“差不多”的思想,“怕麻煩”的思想。
所以說編輯工作也是一項極其嚴謹的工作,如果不具備嚴謹的工作作風,認真對待,是很難做好、并且有可能造成嚴重后果的。
編輯工作是一項知識性、學術性和政治性都很強的工作,需要具備多方面的綜合能力,并且還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與時俱進。所以,編輯人員如果想真正做好編輯工作,就必須不斷地學習進步,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和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