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玉潔
【摘 要】德育是指通過口頭教育讓學生提高思想高度,提升綜合素養,形成良好道德與法律基礎,他已經成為小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愛心教育可以讓學生正確理解正義、善良等有利于小學生心理健康的關鍵詞義。將愛心教育融入小學德育教育可以豐富德育教育的內容,更加有效地提升小學生的道德素養。本文對如何完成愛心教育與小學德育的融合進行探討。
【關鍵詞】愛心教育;德育教育
小學教育是啟蒙教育的初等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對于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愛心教育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小學生培養優秀的精神品質。如何將愛心教育融入小學德育教育是當下小學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接下來,介紹幾種愛心教育與德育教育融合的方式。
一、以愛引導,構建德育教育的基礎
德育教育的基礎應該是愛心教育,只有在愛教師,愛同學,愛父母的環境下學生才能樹立正確的道德觀。教師只有做到愛學生,才能更好地營造德育教育的氛圍。
當學生在下課過程中因為嘻鬧而發生口角時,傳統教育中,教師通常采取放任不管或通報批評等方式告誡學生,然而學生的世界觀尚且狹隘,由于不能理智面對教師的做法,通常會形成對教師反感的心理,多數學生對于教師懲罰采取了選擇性遺忘的解決方法,導致在以后還會經常性出現課后嬉鬧,發生口角的問題。因此不難看出,傳統的德育教學方式不能根本解決學生的德育問題。教師在學生的德育思想工作中應該以愛為主導,對強勢方進行單獨交流,讓其明白愛無處不在,主動向被傷害的同學道歉,教師在旁邊進行語言鼓勵,讓被傷害的學生接受道歉后引導兩人握手言和,只有這樣用愛心去感化學生的教學方式,才能讓學生在愛心教育中充分認知自己的錯誤,能夠徹底改正自己的錯誤從而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可以看出,愛心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礎,在進行德育教育概念灌輸時應該保證教師對學生展現出充分的師生情,只有在愛心教育的基礎氛圍下才能讓學生明確辨別是非,發揮德育教育的作用,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
二、教師、家長雙方配合完成愛心教育
學校與家庭是小學生接受德育教育的主要場所,在學校進行德育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環境對學生的道德養成也十分關鍵,如果光注重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會讓學生回家之后產生落差感從而無法正確樹立正確的人生道德觀。如果只注重家庭教育那么學生將會在校園生活這個大環境下養成與家長預期相差甚大的道德素養。因此,學生家長應該與教師積極配合,在學校與家庭同步進行愛心教育,重要才能讓學生在完整的愛心教育環境下接受完整的德育教育。
以地震災害發生后捐款為例,教師應該在課堂上抽出時間讓學生明白人間有大愛,別的地方的同胞受難我們應該積極伸出援手,積極調動學生的愛心,發起全校級的捐款,對完成捐款活動的學生進行表揚,培養學生的愛心。當學生回到家中,家長也應該積極帶孩子去參加公益捐款,在完成公益捐款后帶孩子去參加一些兒童親子公益獻愛心活動,讓學生在家長的熏陶中感受到家長的愛心行動從而逐漸充滿愛心。家長與教師的配合會使學生在家中感到父母的關愛,在學校感到教師的關愛,在教師、家長的雙方合作下學生會感覺生活在一個完整的愛心教育體系之下,可以完整地接受德育教育,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
因此可以看出,憑借教師在學校營造出的愛心教育氛圍是不足以完成完整的德育教學計劃的,只有通過教師與家長的配合才能確保學生時刻處愛心教育體系之下,將學生因為外界因素無法形成正確道德價值觀的風險降到最低,是一次成功的愛心教育與德育教育融合的探索。
三、全體教師提升自我素養,帶動學生完成德育教學
教師身為學生的教學啟蒙人,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展現出自己的道德素質,為學生樹立榜樣。然而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不同科目教師有著自己的教學計劃,有著自己的個人情感,無法有機融合為一個完整的愛心教育體系,所以,德育教師很難在有限的課時中完成德育教學任務。因此,全體教師應該配合德育教師,提升自己的個人素養,在學生面前樹立起正確的道德榜樣,
例如,在德育教師完成教師應該與學生互敬互愛的課題講述后,其他科目教師就對學生進行了點名批評,這不僅讓德育教育的教學效果大打折扣,也讓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變得不再高尚。德育教師應該將當天的教學任務告知其余科目教師,爭取到其他教師的配合,促進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因此,課前對其他科目教師提出相對應的配合要求,當教師道德素質提升之后,自然可以營造出良好的愛心教育氛圍,通過愛心教育氛圍激發學生的德育學習興趣,能夠高效完成德育教學任務。
總結
通過以上論述,我們可以得出,愛心教育與德育教育相融的關鍵步驟,首先要確保教師道德素質水平的達標,其次要注重踐行以愛心教育為主的教學宗旨,最后還需要家長與教師之間的配合,為學生營造出完整的愛心教育體系,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王國慶,任琳.愛心鑄就教育長城——鄭州市緯五路第一小學德育活動掃描[J].決策探索(下半月),2013(06)
[2]“百周愛心大講堂,千日護航促成長”——機電學院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題化探索與實踐[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0
[3]何瀟,徐亦斌,魯佳銘,李偉.新時期增強高校貧困生感恩教育的對策探究——以搭建“學生自助一站式服務平臺”和建設愛心服務化積分制為例[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