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玨婷 云南財經大學

現階段我國網絡食品安全基本情況,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出現了較多的問題,這些問題長時間存在對于人們的飲食中,對身體健康造成了極大的不良影響,需要監管部門加強對網絡食品安全的控制管理。基于此,對當前我國網絡食品安全基本情況進行了概述,并提出了幾方面提升網絡食品安全的舉措。
食品安全與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如果食品安全存在問題,會引發人們多種疾病,嚴重威脅人類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甚至于會造成社會的恐慌,所以需要監管部門高度重視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特別是網絡食品安全監管,及時發現網購食品的質量問題,盡快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切實有效的保障人們的生命安全,降低網絡食品安全問題發生率。
近年來隨著網絡購物的不斷發展,人們熱衷于足不出戶進行大量物品的采購,會在網絡上進行種類豐富、價格優惠的食品的購買,以此來滿足自身需要。具體分析基于網絡銷售方式的食品安全情況,發現現狀不樂觀,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受到網絡購物不確定性、虛擬性等特點與網絡食品購物安全管理立法缺乏等因素干擾,網絡食品安全問題頻繁發生,使得人們的身體健康得不到保障。以北京市的食品外賣平臺為例,根據2018年12月一整個月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網絡外賣平臺的監管結果,發現以餓了么、美團及百度外賣為首的三家食品外賣銷售平臺,在這個月中食品安全檢查不合格且已經下線的商鋪數量總共為255家,占調查總數的21.0%,而檢出有問題的商鋪高達4 500家,占調查總數的50%左右,其中餓了么外賣平臺中檢出的問題餐飲店鋪數量較多,多達2 000家,由此說明當前我國網絡訂餐平臺的食品安全存在問題,導致人們的身體健康得不到保障,亟待加強監管。目前已經被相關媒體與監管部門披露的食品安全問題包括:2015年國家海關總署查處的僵尸肉,2016年3·15晚會曝光的餓了么訂餐平臺的外賣餐飲店店面臟亂差且未辦理食品營業執照,2017年曝出的美團外賣騎手打開消費者外賣餐盒吃了又吐在里面的事件等,這些已經發生的食品安全問題事件與網絡食品購買安全有關,需要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目前網絡食品安全存在的具體問題主要有以下2方面。
網絡食品銷售活動具有靈活性強、監管難度大的特點,如果銷售的食品出現了各類問題,一些不法商家會選擇更換地址與拖延時間的方式、不承認的態度進行問題處理;同時由于消費者與商家所在地距離較遠,導致消費者關于食品安全的維權難度大,最終不法商家會繼續進行質量不合格食品的銷售,危害更多消費者的健康,而且使得很多不法商販從當前的網絡食品銷售中看到“商機”,繼續進行基于假冒偽劣、欺詐的不安全食品的銷售,導致社會風氣變得愈來愈差,不利于社會精神文明的良好建設,各類違法的食品銷售活動頻繁發生,導致的社會危害極大。
雖然通過網絡途徑使得很多食品生產廠家的食品大量的銷售出去,但是有部分生產廠家采用冒名頂替、自主創業的方式進行網銷食品的生產與銷售,這些食品多數為廠家自行生產,未按照國家要求的食品衛生標準進行生產,生產期間滋生有較多的細菌,總體質量差,若消費者直接食用這些質量差的食品,那么個人健康將得不到保障。
立法部門要充分認識到當前我國日益繁榮的網絡購物活動及網絡食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規制定方面的不足現狀,以此結合現狀完善化監管法律法規,從而借助于內容詳細、律法嚴明的法律法規,來對網絡食品進行安全管理。對于不法商販違法銷售質量差食品、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作以嚴厲的懲處,有效提升消費者購買的網絡食品的安全性,避免自身權益受影響。制定具體的法律法規時,需要立法人員對國家先前頒發實施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侵權責任法》《食品衛生法》《食品安全法》《保健食品監轉管理辦法(試行)》等法律法規的內容進行有效的把握,參考當前已經發生的網絡食品安全事故及后續處罰結果、商家整改情況,進行新型《食品安全法》的編制。對于網絡食品安全責任主體、責任劃分以及處罰等條例進行分條明確的說明,為網絡食品購買安全性的提高提供健全的法律保障,促使以往網購食品時監管部門對于不法商家違法銷售質量差的食品的違法行為懲處難度大、異地處理不法商家耗時長及程序多等問題可以得到良好的處理,確保不法商家能夠得到嚴厲的處罰且后續不會再次出現售賣質量不合格食品的行為,從源頭有效打擊質量差的食品網絡售賣行為,最大化的降低這些食品對人們身體健康、整個社會造成的巨大危害,助推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高質量、高效率的開展。針對我國網絡食品安全監管不力的現狀,自2018年1月1日開始實施《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以及從2018年10月1日起實施了《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以此來對網絡上的食品商家進行食品經營許可與食品安全的進一步約束,結合實施以來的各項數據,發現我國網絡食品安全管理成效好,人們的身體健康得到了有效保障,需要繼續進行這些辦法的推行與落實。
為了有效解決網絡售賣食品質量差的問題,除了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外,還需要食品安全監管部門提升網絡食品安全監管意識,從平時的監管工作入手,做好各個環節的網絡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加大網絡食品安全監管的范圍與力度,使得網絡食品經營者可以在監管部門的大力監管之下,不斷提升食品質量,杜絕質量不合格的食品繼續在市場中售賣。具體管理網絡食品安全時,監管部門要做好下列工作,監管部門要提升網絡食品銷售的門檻,要求所有網絡經銷商要與食品實體鋪經營者一樣進行經營執照、健康證、食品生產許可證等證的辦理,隨時接受監察部門的食品安全檢查,如果網絡食品商家未辦理這些證且生產食品時的車間環境較為惡劣時,要將該商家進行堅決的取締并予以嚴厲懲處,以此提高食品質量,同時監管部門要結合當前監管網絡食品安全的經驗教訓,進行網絡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機制、網絡食品經營者監管臺賬等制度的制定及消費者權益保護平臺的構建。提升監管工作的規范化與現代化水平,促使監管效果大大提升,消費者維權難度降低,各項權益得到保障,網絡食品銷售環境進一步得到凈化,食品安全得到保障。
目前,網絡食品安全出現的問題非常多,如果這些問題遲遲得不到有效解決,最終會導致人們患病風險大大增加,甚至會發生進食質量不合格食品后中毒、死亡情況。因此對于網絡食品安全的管理工作刻不容緩,要求相關部門可以從完善立法、強化監管的角度,對于網絡食品銷售做進一步的管理規范,促使未來人們可以通過便捷的網絡購物形式購買到質量經過認證的合格食品,保證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