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鶴壁市人民醫院,河南 鶴壁 458030
支氣管哮喘是呼吸科常見疾病,其是由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等多種細胞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慢性炎癥作用下致使氣管反應性增加,導致支氣管痙攣、狹窄,引起以呼吸氣流受限為主一系列呼吸道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為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經濟負擔[1]。臨床常依據其表現分為3期,而慢性持續期是指患者即使無急性發作,亦有不同程度及頻度的癥狀發生,該階段是疾病轉歸和預后的重要階段。傳統對于該階段哮喘患者主要以抗炎、平喘、擴張支氣管為主,僅可短暫緩解臨床癥狀,且用藥具有時效性,綜合效果欠佳。筆者采用西藥聯合溫潤辛金培本方,觀察慢性持續期支氣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質量,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鶴壁市人民醫院收治的93例支氣管哮喘患者,拋幣法分組。診斷標準:西醫診斷參照相關指南中支氣管哮喘診斷標準[2],中醫診斷參照《中醫內科學》[3]中哮病或喘證診斷標準,同時符合肺腎兩虛證辨證標準:喉中哮鳴、短氣息促、吸氣不利,咯痰質粘,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細數。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且均為慢性持續期,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中西藥藥物禁忌癥,肺臟實質性病變,肺結核,肺腫瘤等。對照組46例,男女比例25:21;年齡37~48歲,平均(42.57±5.39)歲;病程1~5年,平均(3.08±0.44)年。觀察組47例,男女比例24∶23;年齡35~50歲,平均(43.72±3.94)歲;病程1~4.5年,平均(2.69±0.83)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予以傳統西藥治療,包括硫酸特布他林氣霧劑(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30059)3噴/次,4次/d;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無錫阿斯特拉制藥有限公司,注冊證號:H20140475)2.5mg/次,加入2 mL生理鹽水,霧化吸入10~15 min,2次/d;茶堿緩釋片(廣州白云山光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0002,規格:0.1g)口服,1片/次,2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溫潤辛金培本方,組方:干姜10 g,熟地15 g,山茱萸12 g,山藥15 g,五味子9 g,麥冬10 g,黃芪20 g,半夏10 g,陳皮10 g、甘草12 g,水煎服,早晚分服,每日1劑,兩組均持續治療8周。
1.3 觀察指標 ①治療前后進行肺功能檢測,包括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及FEV1占肺活量比值(FEV1/FVC)。②治療前后采用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4]評分評價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生活質量,包括三個能區:呼吸癥狀(咳嗽、咳痰、氣喘發作),活動受限(爬坡、穿衣、游戲、家務等),疾病影響(焦慮、痛苦、不安全感、失望等),分值范圍0~100分,分值越高提示支氣管哮喘患者健康狀況越差。③中醫證候積分[5]依據患者主癥:喉中哮鳴、短期息促,次癥:腰膝酸軟、五心煩熱、畏寒肢冷,依據每項癥狀嚴重程度記0~5分,總分30分,分值越低提示癥狀越嚴重。

2.1 兩組肺功能及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肺功能及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FEV1、FEV1/FVC均高于對照組,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組別例數時間FEV1/LFEV1/FVC/%中醫證候積分/分對照組46治療前69.61±3.4770.14±3.1926.16±3.41治療后74.76±5.68*77.48±4.46*16.82±2.19*觀察組47治療前70.06±3.1469.83±3.3425.71±4.03治療后84.93±7.84*#83.79±6.72*#9.12±1.23*#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2.2 兩組SGRQ評分比較 兩組治療前各功能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呼吸癥狀、活動受限、疾病影響及總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SGRQ評分比較 (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支氣管哮喘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病之一,不僅影響患者工作、生活質量,亦給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嚴重經濟負擔,且近年該發病率有明顯升高趨勢。傳統對于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的治療主要以西醫為主,特布他林為β2受體激動劑,其能升高細胞內環磷腺苷水平,從而擴張支氣管平滑肌,改善氣流受限[6]。布地奈德屬高效糖皮質激素,其能增強支氣管平滑肌及內皮細胞穩定性,減少組胺活性介質釋放,抑制支氣管收縮物質的合成和釋放,減輕平滑肌收縮反應,從而達到抗炎、平喘效果[7]。茶堿屬甲基嘌呤類藥物,其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提高平滑肌細胞內環磷腺苷濃度,另外其還能拮抗腺苷受體,刺激腎上腺素分泌,增強呼吸肌收縮,是治療哮喘有效藥物[8]。然而西醫僅能緩解臨床癥狀,且用藥具有時效性,綜合治療效果欠佳。
支氣管哮喘屬中醫“哮病”“喘證”等范疇, 中醫認為由于人體津液不歸正化,凝聚成痰,成為哮病潛在“夙根”,加之氣候、飲食、情志誘因,其中以氣候變化為主要誘因,《景岳全書·喘促》言“喘有夙根,遇寒、遇勞即發,亦名哮喘”。朱丹溪亦云“哮喘專主于痰”,痰為哮病主要病理因素。若哮喘反復發作,寒痰傷及肺腎之陽,痰熱耗灼肺腎之陰,則病情即可從實轉虛,表現為肺腎臟氣虛弱之象。肺虛不能主氣,氣不化津,則痰濁內蘊,肅降無權。腎精虧乏,攝納失常,則陽虛水泛為痰,或陰虛虛火灼津成痰,上干于肺,加重肺氣升降失常。對于本病治療,當宗朱丹溪“未發以扶正氣為主,既發以攻邪氣為急”之說,以發時治其標,平時治其本為基本原則,《景岳全書·喘促門》又云“扶正氣者,須辨陰陽,陰虛則補其陰,陽虛者補其陽”,即陽虛者應予溫補,陰虛者應予滋潤,分別采用溫陽、潤陰、補肺、培本等法。溫潤辛金之法首見于清代醫家雷豐所著《時病論》中,辛金者即為肺臟稱呼,肺為嬌臟,不耐寒熱,厭惡寒冷,其性剛燥,喜溫喜潤,而溫潤辛金之法是指采用溫里、滋潤之味,以溫肺、潤肺,使哮病諸癥自止。故而對于哮病之肺腎兩虛證,治宜溫潤辛金、益腎培本,方用溫潤辛金培本方。方中干姜溫肺化飲、溫陽益腎,熟地補腎益腎、滋陰潤燥,山茱萸溫補腎陽、扶正培本,三者合為君藥,用以溫陽益腎、溫肺化飲;山藥益氣養陰、補肺益腎,五味子益氣生津、滋陰補腎,麥冬潤肺養陰、生津益胃,黃芪補肺生津、益衛固表,四者合為臣藥,用以溫潤辛金、滋陰潤燥;半夏溫化寒痰、燥濕止咳,陳皮理氣調中、燥濕化痰,二者合為佐藥,用以溫化寒痰、燥濕化痰;甘草為使,調和諸藥。眾藥相合,共湊溫腎潤肺、益腎培本、溫肺化飲之功效。動物模型試驗表明[9],黃芪可有效降低氧自由基所致肺損傷動物模型血漿中丙二醛、一氧化碳、腫瘤壞死因子α水平,從而減輕氧自由基造成肺損傷,另黃芪注射液能激活支氣管哮喘患者肺泡巨噬細胞,增強其對細菌、病毒吞噬作用,緩解哮喘臨床癥狀,改善肺功能。現代藥理學研究[10]表明半夏有效成分能使氨水引起小鼠咳嗽次數減少,延長枸櫞酸所致豚鼠咳嗽潛伏期,另外其還能減少氣管黏膜分泌,從而減少痰液量。
圣喬治呼吸問卷評分主要用于評價慢性氣流受限疾病對生活質量的影響程度,問卷設計包括呼吸癥狀、活動受限及疾病對日常生活的影響三大部分,含50個項目。其能可靠、有效反應支氣管哮喘患者生活質量、癥狀持續時間、肺功能及過去加重的歷史[11]。從而判斷治療效果,為患者生活質量評估提供指導。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FEV1、FEV1/FVC水平高于對照組,SGRQ評分及中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表明溫潤辛金培本方能顯著緩解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臨床癥狀,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預后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溫潤辛金培本方治療支氣管哮喘慢性持續期患者療效明顯,其能有效緩解癥狀,改善肺功能,提高預后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