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穎麗
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倡導教師努力開發與利用語文課程資源,課程資源豐富多彩,童謠是專為兒童作的短詩,自然當屬重要的一種語文課程資源。筆者作為一名一線語文教師,著力進行利用童謠去培養低年級段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研究。
一、童謠對低年級段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價值分析
葉圣陶先生認為:“好習慣一旦養成,便受益終身。”孔子也認為:“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習慣伴隨著人的一生,對人的生活方式與成長成才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要想讓人的良好習慣終身受用,就應當從小抓起,使習慣如天性般渾然天成。研究表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要有一個逐步漸進的過程,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一個由低到高的逐步定型的過程。小學低年級段學生已具有初步的自我判斷能力,但令人遺憾的是小學低年級段學生的自我約束力還有待強化,這類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在學習過程中常會出現反復無常,習慣起伏的變化,表現為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但小學低年級段學生具有較強的可塑性,這個年齡段的小學生是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是重要時期,是最佳時期。童謠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語文課程資源,其題材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篇幅短小,語文通俗,形象生動,符合低年級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小學低年級段學生在讀童謠、背童謠、創童謠的過程中會對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有著潛移默化的促進與推動作用。
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旦養成,學生會終身受用的,小學低年級段學生年齡小,對學習的目的性認識不夠明確,教師可以利用相關的童謠讓小學低年級段學生明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人生是離不開學習的,只有熱愛學習并善于學習的人其生命才會綻放出別樣的光彩。
二、利用童謠培養小學低年級段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策略探究
習慣對學生生活學習的作用至關重要。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童謠去培養小學低年級段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1.憑借童謠培養小學生低年級段學生課前充分準備的良好習慣。小學低年級段學生自覺性、自制力相對較差,在每堂課前,教師需提醒學生提前做好上課的準備,準備好與課堂相對應的學習用品,比如,可以準備紙、橡皮、課本等學習用品。教師可以對課堂準備比較好的學生予以獎勵,可以當堂獎勵學生小紅花、小紅星等,學生在教師激勵、贊賞、獎勵中會慢慢地養成做好課前準備的良好習慣。比如,可以讓小學低年級段學生利用童謠:“上學校,不遲到,學習用品準備好;少先隊,兒童團,領巾標志佩帶好。”去培養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的良好習慣。
2.憑借童謠培養小學低年級段學生上課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的良好習慣。研究表明:影響小學低年級段學生學習效率的最大因素便是小學低年級段學生的自制力、自控力較差,上課注意力不夠集中。顯然,培養小學低年級段學生上課集中注意力的良好學習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可以利用童謠:“腳放平,身坐正,胸要挺,頭要正。”“誰的小手放得好,我的小手放得好;誰的眼睛看老師,我的眼睛看老師;誰的耳朵認真聽,我的耳朵認真聽;誰的表現最最好,我的表現最最好。”“小白兔,蹦蹦跳(小兔跳);小鴨子,嘎嘎叫(雙手放前做鴨子嘴巴狀);小金魚,游啊游(雙手做魚游狀);小朋友,拍拍手,安安靜靜齊坐好。”等去培養小學低年級段學生認真集中注意力聽講的良好學習習慣。
3.憑借童謠培養小學低年級段學生上課積極踴躍發言的良好學習習慣。教師應讓小學低年級段學生明確課堂上要發言,必須先舉手,要聽清老師提出的問題;回答問題之前要認真細致的思考;回答問題時要先立正站好,回答問題的聲音要響亮,態度要大方,要將表達的意思說明白,課堂上要敢于發言、勇于發言、善于發言。比如,教師可以利用童謠:“要發言,先舉手,用心聽講勤思考;做作業,要認真,正確清楚不潦草。”等讓小學低年級段學生養成上課集中注意力,積極踴躍發言的良好學習習慣。
4.憑借童謠培養小學低年級段學生善于表達的良好學習習慣。小學低年級段學生的思維能力相對較差,而語言表達能力的強弱與思維能力的強弱有很大的關系。顯然,要培養小學低年級段學生的表達能力必須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應引導小學低年級段學生欣賞童謠,感知童謠的趣味性,比如,“找朋友”這首童謠,讓學生能積極的與其他同伴進行溝通,進行交流,進行玩耍,從而培養學生的主動意識并逐漸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可以引領小學低年級段學生學唱童謠,以強化學生的語言感悟的能力。比如,教師可以用《一只哈巴狗》《小鼠上燈臺》等童謠去激發起學生的表達欲望。老師可以進一步的去表演有關的童謠,以進一步提高小學生低年級段學生的表達能力與運用能力,可以讓學生以歌唱表演的方式去表演童謠,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需解放自己的嘴、手、腳等,語言表達能力自然會得到有效的培養。
三、結束語
利用童謠培養小學低年級段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筆者近年來著力研究的一個課題。童謠作為重要的語文教學資源,對小學低年級段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應充分利用童謠去培養小學低年級段學生課前充分準備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上課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上課積極踴躍發言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樂于表達,善于表達,勇于表達的良好學習習慣等。習慣一旦養成,對學生終身有益,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教師應充分利用童謠這一有效載體,通過唱童謠、聽童謠、背童謠、創童謠等多種多樣的活動,促進小學低年級段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以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