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凱


近兩年來,有政府信用背書的非標資管產品逾期逐漸常態化,其中貴州的信用風險問題尤為嚴重。《紅周刊》此前曾多次報道過投向貴州的資管產品逾期事件。近期,《紅周刊》記者獨家獲悉,長安基金旗下長安資產發行的多只投向貴州的資管計劃,因融資方現金流緊張而無法順利兌付。
在長安資產發行的投向貴州地區的資管計劃中,擔保方如遵義新開投、梵凈山投資均是當地主要的城投融資平臺,截至6月末,賬面仍有數億到數十億元的貨幣資金。在2016~2018年間,公司發行了大量政信類資管計劃,因融資方到期債務償付集中、短期資金流動性困難,使得發行方長安資產如今坐在了火山口上。
2018年以來,資管產品逾期現象日漸常態化,不僅有工商企業類產品,以往尚被視為“百分百剛兌”的有政府信用背書的政信類項目也接連爆出風險,且主要集中于貴州、內蒙、湖南、云南等經濟相對落后的中西部地區。此前,《紅周刊》曾刊發了《債務風暴席卷黔南州,獨山縣逾期資管產品或達10億元》《旗下多只產品逾期,中泰信托陷入地方債務泥潭》等多篇文章,報道了中泰信托、海航期貨、邁科期貨、中江信托等多只投向黔甘青陜的資管產品逾期一事。如今,上述部分項目已經有了兌付跡象,但總體上仍然有很多機構發行的產品出現逾期而無法順利兌付,而這其中就包括了長安資產的產品。
長安資產(長安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證監會批準設立的第4家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長安資產股東可謂星光熠熠——其控股股東為長安基金,另一家股東為上海景唐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企查查顯示,后者穿透后的實控人為私募大佬、景林資產創始人蔣錦志。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長安資產累計發行了303只集合資管計劃,尤其是2017~2018年之間,發行了大量投向貴州等地基建和城投項目的債權型資管計劃。如今,上述資管計劃正陸續到期,但部分產品已經顯露出有逾期跡象。《紅周刊》記者獨家獲悉,長安資產發行的多只資管計劃尚未到期即發布、或者通過了展期方案。
以長安尊信3號專項資管計劃為例,該產品發行于2017年、存續期24個月,擬募資3.5億元,用于受讓對貴州新蒲經濟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所持有的對遵義市新蒲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不低于4.5億元應收債權,由遵義市新區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新開投”)提供連帶擔保。Wind顯示,新蒲經濟開發投資公司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負債125億元,其中19新蒲01/02/03三只債券總余額4億元左右,而賬面現金僅8000多萬元。
長安尊信3號應于今年12月初到期。有投資人提供給《紅周刊》記者的長安尊信3號專項資管計劃《委托人大會的通知》顯示,“由于受2019年整體金融政策影響,新蒲經開投再融資渠道受限,且近期債務償付非常集中,致短期資金流動性困難”,“現新蒲經開投已向我司提出展期申請,表示將無法在本計劃正常到期日償付足額應付款項,屆時資管計劃專戶資金將不足以全部分配委托人收益和本金”。
上述材料還顯示,融資方新蒲經開投提出的展期方案如下:
1.從10月底開始,提前42天開始本金償付;從2019年12月初開始展期,順延至2020年8月5日結束;
2.10月底開始提前償付的本金比例不低于6%;2019年11月10日前償付本金比例不低于10.%;……逐月償付一部分本金。2020年7月5日前償付本金不低于17%;2020年8月5日前償付剩余全部本金。
3.展期期間,提高應收賬款回購溢價率作為對投資人的補償。
上述表決方案已獲通過。長安資產表示,將積極督促新蒲經開投盡快完成資金歸集、并按約定及時兌付款項。新蒲經開投方面也表示,已和長安資產達成一致意見、正在履約中。
《紅周刊》記者注意到,尊信3號的擔保方遵義新開投是遵義主要的城投融資平臺之一,也是債券發行主體,有16遵停車債在存續期內、余額12億元。其報表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總資產達914億元、總負債495億元,賬上貨幣資金盡管與去年同期的34億元相比下降明顯,仍有8億元,但還是出現了擔保方無力代償的窘境。
同樣進入展期的還有長安上元4號專項資管計劃。公開資料顯示,上元4號募資用于受讓遵義市播州區國有資產投資經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播州國投”)所持有的對遵義市播州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因建設遵義市播州區舊城改造項目形成的6億元應收債權,遵義市播州區城市建設投資經營有限公司承擔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長安上元4號成立于2017年12月底。《紅周刊》記者獲得的一份關于《召開“長安資產-長安上元4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委托人大會的通知》文件顯示,該資管計劃應于2019年12月底到期,但“受2019年整體金融政策影響,播州國投再融資渠道受限,且近期債務償付非常集中,致短期資金流動性困難”,融資方無法在正常到期日足額償付,只能提出展期申請,方案如下:
1.原本12月29日到期,現提前開始償付本金;將最終兌付日期順延至2020年9月底;
2.從今年9月底開始到2020年9月,逐月償付一部分,最終清償完畢。
《紅周刊》記者注意到,上元4號的擔保方播州城建投發行了17遵義播投債01/02兩只債券,余額15億元。財報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其總資產325億元、總負債162億元,賬面貨幣資金13億元,不足去年同期賬面現金的一半。企查查顯示,播州城建投的大股東為遵義道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后者是遵義市國資委的全資子公司。但自去年以來,遵義道橋牽扯進多宗法律糾紛中,尤其是自今年10月以來,已兩次被遵義法院列為被執行人。
長安資產在2017~2018年初發行了4只侗鄉投資系列專項資管計劃。互聯網信息顯示,上述資管計劃的融資主體為黔東南州國資委旗下的貴州侗鄉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資金最終用于受讓洛香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萬戶侗寨安置房等項目的收益權。據《紅周刊》記者統計,侗鄉1~4號的募資總規模接近4億元。基金業協會顯示,侗鄉1/2/3/4號資管計劃將于今年11月后陸續到期。
《紅周刊》記者獲得的資料顯示,融資方侗鄉投資在8月份以后向長安資產發出了《關于協商調整債務余額本金償還方案的函》,稱出現短期流動性困難,擬將該系列資管計劃展期至2020年9月29日完成兌付。
事實上,侗鄉系列資管計劃逾期風險早有征兆。盡調報告坦承,“侗鄉投資作為貴州侗鄉大健康產業示范區的項目建設單位……該公司盈利能力一般”,對于還款來源,“加大金融機構的融資力度對于侗鄉投資到期還款可以起到補充作用”。
此外,侗鄉投資系列資管計劃的擔保方為黔東南州凱宏資產運營有限責任公司,企查查顯示,凱宏資產是黔東南州國資委的全資子公司。盡調報告透露了凱宏資產的業務模式:公司主要從事黔東南州下轄縣市的基礎設施和保障房建設工作,其中基礎設施為委托代建模式,公司通過自有資金和外部融資對委托代建項目進行投資,黔東南州政府、凱里經開區管委會等委托方按照項目實際投資成本、加成3%~6%的代建收益與公司結算,凱宏投資據此確認收入。截至今年6月,凱宏資產的總資產近400億元,負債215億元中包括了12凱宏專項債(余額12.6億元)。據《21世紀經濟報道》,2018年7月,中郵基金子公司首譽光控發行、投向凱宏資產的一只資管計劃逾期。
長安資產的上述資管計劃多投向于貴州遵義,不同于頻頻爆發非標逾期的黔南州、安順、銅仁等地區,遵義的經濟指標在貴州居于前列,其GDP體量僅次于貴陽,2018年實現財政總收入718億元,其中地方公共財政收入252億元,地方公共財政支出675億元。
對此,長安資產方面相關員工向《紅周刊》記者透露,上元系列、尊信系列、侗鄉系列都已展期。基金業協會顯示,長安資產上元系列資管計劃先后發行了5只,尊信系列發行了3只。據其透露,目前除了尊信系列外,其他資管計劃的展期方案已獲得通過。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長安資產的政信類項目基本都發行于2016~2018年。前述長安資產人士坦言,投向貴州的資管計劃基本都集中發行于2017年,近期因多個項目融資方集中出現現金流緊張,導致了上元等多只資管計劃集中展期,“為了督促兌付,目前我們項目經理團隊等都在貴州。”
侗鄉、上元等資管計劃的處置盡管迫在眉睫,不過考慮到有政府信用背書,整體業務如何轉型可能才是長安資產更為關切的問題。基金業協會資料顯示,長安資產2016年后發行的集合資管計劃中,主要是非標型產品。以基金子公司管理規定和《資管新規》為標志,加之非標逾期常態化,引導金融機構有序壓縮非標業務已是大勢所趨。
自2018年四季度以來,長安資產加大了固定收益型產品的發行,譬如新享系列資管計劃,募資通過信托最終投向于債券市場。不過《紅周刊》記者注意到,上述產品的存續期都比較短、普遍在半年到一年內。據記者向業內人士了解,固收類產品的收益率普遍低于非標類產品,存量客戶對此是否接受仍有待時間檢驗。
Wind數據顯示,目前長安資產管理總規模530億元,業內居于23位,這一規模較2015~2016年時縮水明顯。就行業而言,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基金公司和子公司專戶業務的高峰出現在2016年三季度,總規模17.4萬億元,其后持續下降,到今年二季度時,僅剩下8.9萬億元。曾有業內人士分析,目前的各類資管機構牌照中,最具價值的是銀行理財牌照,具備可投非標、門檻低、銷售體系廣等優點,而基金子公司最為弱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