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驊
A股二級市場價值之風逐漸蔓延,市場的中心仍在白酒大消費、食品、家電、醫藥等核心資產上;四季度以來,前期表現落后的金融地產板塊也有崛起之勢。在這樣的背景下,長期秉持價值風格的基金優勢明顯,臨近年尾,此時布局價值風格基金需要注意哪些呢?
四季度以來,上證50、滬深300、中證1000的漲幅分別為4.66%、4.47%和1.38%,表現最佳的四個行業為家用電器、農林牧漁、銀行和醫藥生物,顯示出金融消費在震蕩市的抗壓屬性。從上市公司三季報可以看出,上證50、滬深300、中證1000指數成分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0.76%、10.85%和-4.83%,以上證50為代表的龍頭股盈利增速顯著跑贏中小市值成長風格標的,且盈利增速的穩定性更強。
實際上,權益類基金對金融地產和消費兩大傳統藍籌股集中板塊的配置比例仍然處在相對高位,截至三季度末,兩板塊的配置比例分別為14.70%和44.93%。今年以來,長期風格穩定在大盤價值的基金大多跑出不錯的業績,多只貼著價值標簽的基金年內收益均高于70%。
查看重倉股分布,它們長期偏好上證50成分股以及滬深300指數權重中占比較高的公司,這些企業往往屬于各消費行業的龍頭,例如白酒板塊中的貴州茅臺、五糧液,家電板塊中的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競爭壁壘比較清晰,在行業中有明顯的“護城河”優勢;護城河越深的公司,其長期經營的安全邊際就越強,被后來者顛覆的概率也越低。
此外,地產投資的韌性對地產及其上下游,如建筑、機械、家電等行業的輻射能力依然很強,家用電器行業四季度以來上漲12.55%,建筑材料、房地產分別上漲5.11%和2.97%,在一級行業業績表現中居前。2019年新房銷售面積增速表現出極大的韌性,隨著新開工的持續進行和竣工的加快,上下游行業將獲得明顯支撐,家具、裝飾建材、家用電器的ROE水平有望持續改善,從基金經理的操作上也能看出這一趨勢。
在市場等待基本面明朗之際,保持穩定高增速的龍頭企業仍是市場追逐的主要方向,其中消費、地產產業鏈業績的持續性和穩定性作為底倉“穩定器”的作用仍不容忽視。而從基金角度看,遵循價值投資、看重企業業績的持續性和穩定性的基金產品,也能夠通過累積阿爾法的方式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
近幾年外資持續流入,從業績確定性、估值合理性、市場競爭格局的角度來看,消費股都是性價比較高的品種。但不可否認的是,消費板塊的估值已不算便宜,且機構的進一步加倉空間和動力也比較有限,基金經理對于貴州茅臺、伊利股份等一些前期漲幅比較大、性價比較差的個股存在分歧,此時也可適當關注大金融的低估值優勢。
四季度以來銀行板塊漲幅8.77%,今年以來銀行板塊上漲24.85%。公募從去年三季度開始便增持銀行板塊,目前權益類基金的銀行板塊倉位為5.76%,處于歷史中高位水平,不少長期重倉銀行股的基金今年也跑出了較好的業績。廣發內需增長今年以來上漲57.21%,基金持倉主要集中于大金融和大消費;該基金是少數從去年以來就對銀行持續增持的基金,銀行倉位從2018年中的3.83%升至近20%。這些操作背后的邏輯是從ROE角度出發,銀行股的絕對估值比較低,然而銀行股長期的收益率并不低,長期低估背后的原因是銀行股缺少彈性。
盡管近期因為降息等原因導致大金融板塊的估值有所修復,相對于今年其他行業無論是漲幅還是歷史估值的相對位置仍具有表現空間,作為一類安全性較高、股息率穩定的資產,銀行為代表的大金融板塊階段的防御屬性值得關注。
今年以來,消費和科技兩大板塊漲幅較大,但是部分科技股在三季度業績不及預期的情況下出現了一定調整。在存量行情下,市場還不具備切換風格的條件,具備核心競爭優勢、盈利持續穩定的白馬龍頭仍有盈利驅動的機會,增量資金可能流向部分績優藍籌低估值板塊,如金融、地產以及地產產業鏈等。跨年布局建議整體配置以具備中長期邏輯支撐、估值合適的中長期價值品種為主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