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建粉
【摘 要】 目的:研究術前護理干預對剖宮產術后母乳喂養的效果,為臨床提供指導。方法:選擇從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行剖宮產術產婦納入此次研究工作,按照數字隨機分組方式將其劃分成兩組,命名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接受常規護理聯合術前護理干預,對比兩組產婦母乳喂養成功率、哺乳期乳房脹痛幾率、乳頭皸裂幾率。結果:經護理效果比較,觀察組母乳喂養成功率高于對照組,哺乳期乳房脹痛幾率、乳頭皸裂幾率均比對照組低,組間對比差異性顯著(P<0.05)。結論:術前護理干預應用于行剖宮產術產婦護理中,能夠不斷提高術后母乳喂養的成功幾率,而且產婦乳房脹痛與乳頭皸裂率明顯下降。
【關鍵詞】 術前護理干預;剖宮產術;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能夠確保新生兒的健康生長,增強新生兒消化吸收效果,提高新生兒的免疫能力,構建良好的母嬰情感[1]。但由于產婦過于恐懼剖宮產,且對新生兒哺育了解不多,很容易出現乳汁分泌不足的情況,未正確認知母乳喂養重要作用。由此可見,深入研究并分析術前護理干預對剖宮產術后母乳喂養的效果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及100例產婦家屬知情后開展研究,隨機將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100例行剖宮產術產婦分為觀察組(50例)、對照組(50例)。觀察組50例產婦年齡22~30歲,平均年齡(26.75±3.73)歲;孕周為38~41周,平均(40.24±0.61)周。對照組50例產婦年齡為23~32歲,平均年齡(26.80±3.69)歲;孕周為39~42周,平均為(40.30±0.58)周。納入依據:1)均行剖宮產;2)自主參與研究。排除依據:1)臨床資料不完整;2)妊娠綜合征。觀察組和對照組產婦的資料,如年齡、孕周,經對比顯示統計值P>0.05,具有明顯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對產婦各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
觀察組接受常規護理聯合術前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1)心理護理:很多孕婦在妊娠期的心理波動都很大,且家屬的心理也會改變,導致孕婦的焦慮心理與抑郁心態明顯。護理工作人員應積極開展心理護理,根據其心態與心理問題原因,采取必要的心理疏導作業,保證護理干預過程中有家屬的參與,以有效緩解孕婦的心理壓力[2]。
2)宣傳教育:在對孕婦產后期望后,需向其傳授新生兒的喂養方式。護理工作人員可以利用宣傳手冊或者是口頭教育的形式,向孕婦告知母乳喂養的必要性。新生兒吮吸母乳,能夠使其獲得必要營養且免疫能力提高,有助于新生兒的消化,增進母嬰情感,使其智力水平增強。對于孕婦而言,則能夠減少其產后出血量,加快子宮復舊速度,且乳腺癌與卵巢癌發病率會明顯下降。在行剖宮產手術的過程中,孕婦要和新生兒皮膚接觸,并在術后回到病房以后的半小時內恢復應答反應,在母嬰皮膚接觸半小時以后,即可吸吮乳汁,越早吸吮越好。除此之外,早期哺乳在反射性的影響下,使得子宮收縮疼痛感明顯,但應告知孕婦這種現象正常,對其子宮復舊會產生積極的影響。產婦在閱讀宣傳手冊后,加之護理工作人員的指導,能夠使其盡快掌握母乳喂養正常方式,同時糾正錯誤手法與思想,確保孕婦可以在短時間內熟悉。
3)乳房護理:通常情況下,孕婦妊娠期的乳頭會溢出分泌物,護理工作人員應科學引導孕婦進行清洗,以免出現乳頭皸裂的情況。另外,要向孕婦告知,哺乳后要及時護理乳頭,將少量乳汁涂抹其上。乳房按摩的重要性也不容小覷。
4)飲食護理:孕婦營養會對胎兒健康產生直接影響,而且關乎其乳汁分泌量[3]。所以,在術前護理過程中,應合理引導孕婦攝入維生素含量高且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盡量不進食膨化食品與咖啡等。另外,要提醒孕婦及家屬,在孕晚期,飲食一定要清單且攝入的鹽、糖以及油都應適中,飲食結構要多樣化。于剖宮產手術后6h即可進食,為乳汁分泌提供保障,同時也能夠促進腸胃蠕動和肛門排氣。
1.3 評價指標
比較觀察組、對照組母乳喂養成功率、哺乳期乳房脹痛幾率、乳頭皸裂幾率。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對兩組行剖宮產術產婦母乳喂養成功率、哺乳期乳房脹痛幾率、乳頭皸裂幾率進行檢驗,當計數、計量資料行χ2檢驗和t檢驗后顯示P<0.05,表示同一觀察指標的差異符合統計學判定標準。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產婦母乳喂養成功率
根據兩組產婦母乳喂養成功率比較分析了解到,觀察組母乳喂養成功率比對照組高,臨床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見表1。
2.2 兩組產婦哺乳期乳房脹痛幾率、乳頭皸裂幾率對比
通過對兩組產婦哺乳期乳房脹痛幾率、乳頭皸裂幾率的比較可知,哺乳期觀察組乳房脹痛幾率、乳頭皸裂幾率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伴隨剖宮產術的普遍應用,產婦術后在諸多因素影響下,乳汁分泌很容易減少,不利于母乳喂養的成功性[4]。如果控制工作不到位,必然會影響母乳喂養效果。應注意的是,母乳喂養可以改善新生兒消化情況,不斷增強免疫能力,增進母嬰情感,將術前護理干預引入其中,使其能夠了解與母乳喂養相關的知識并獲得幫助,消除心理困惑,在提高母乳喂養成功率方面有積極影響,使乳房脹痛與乳頭皸裂發生率不斷下降,保證新生兒健康成長,加快孕婦術后康復速度[5]。
在此次研究中,觀察組接受常規護理聯合術前護理干預,母乳喂養成功率、哺乳期乳房脹痛幾率、乳頭皸裂幾率均優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性顯著(P<0.05)。
綜上所述,術前護理干預對剖宮產術后母乳喂養的效果顯著,不僅可以促進新生兒的生長,同樣也加快了產婦的術后康復。
參考文獻
[1] 田汶,汪敏.術前護理干預對剖宮產術后母乳喂養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10):203.
[2] 王潔.實施護理干預提高剖宮產后母乳喂養率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0):258-259.
[3] 王娜.剖宮產患者應用綜合護理干預對術后母乳喂養的影響[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6,03(17):129-130.
[4] 于艷彬,魏文峰,盧敏,等.新型母乳喂養護枕在剖宮產產婦母乳喂養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5,(07):624-625.
[5] 張秀銀,石華,趙雪.綜合護理干預對剖宮產術后母乳喂養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6):7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