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
經常有年輕朋友來信詢問一些有關人生的大問題,我總是告訴他們,你其實有最好的人生導師,那就是你自己。這并非搪塞之言。人生的過程雖然會受到社會和時代的很大影響,但貫穿首尾的基本線索總離不開自己的個體生命。個體生命的完整性、連貫性會構成一種巨大的力量,使人生的任何一個小點都指向整體價值。
一個人突然地沮喪絕望、自暴自棄、鋌而走險,常常是因為產生了精神上的“短路”。如果在那時偶然翻出一張自己童年的照片或幾頁中學時的日記,細細凝視,慢慢誦讀,很可能會心情緩釋、眉宇舒展,返回到平靜的理性狀態。其間的力量,來自生命本身,遠遠大于旁人的勸解。
拿起自己十歲時的照片,不是感嘆韶華易逝、青春不再,而是長久地逼視那雙清澈無邪的眼睛。它提醒你,你曾經有過那么強的光亮,那么大的空間,那么多的可能,而這一切并未全然消逝;它告訴你,你曾經那么純凈,那么輕松,今天讓你苦惱不堪的一切本不屬于你。這時你發現,早年自己的眼神發出了指令,要你去找回自己的財寶,把不屬于自己的東西放回原處。除了照片,應該還有其他信號,把我們的生命連貫起來。
為此,真希望更多的人珍視自己的每一步腳印,勤于記錄,樂于重溫,敢于自嘲,善于修正,讓人生的前后能夠互相灌溉,互相滋潤。
如果有一天,我們突然發現,投身再大的事業也不如把自己的人生當作一個事業,聆聽再好的故事也不如把自己的人生當作一個故事,我們一定會動手動筆,做一點有意思的事情。不妨把這樣的事情稱之為“收藏人生的游戲”。讓今天收藏昨天,讓明天收藏今天,在一截一截的收藏中,原先的斷片連成了長線,原先的水潭連成了大河,而大河,就不會再有腐臭和干涸的危險。
昨天已經過去又沒有過去,經過一夜風干,它已成為一個深奧的課堂。這個課堂里沒有其他學生,只有你,而你也沒有其他更重要的課堂。因此,收藏人生比收藏書籍、古董更加重要。收藏在木屋里,收藏在小河邊,在風夕雨夜點起一盞燈,盤點查看一番,若第二天風和日麗,那就拿出來晾晾曬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