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行政事業單位的性質較為特殊,在現代社會的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對于行政單位自身的監督與建設也是國家極為重視的內容,內部審計是極為有效的監督方式之一。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干擾,也有著相應的缺點。本文利用對行政事業機構內部審計的研究,指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對策
2012年,財政機關出臺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的指令。行政事業機構內部管理是內嵌到行政事業單位里,體現的是經濟活動管控機制的落地實施,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具體來說,內部控制是組織內部的重要管理活動,能及時查漏補缺和識別風險,為組織目標保駕護航;同時內部控制又是一種制度安排,如內部控制設計需要遵循不相容崗位分離要求,實現了從制度上規避風險,增強管理的有效性以及水平,同時能夠合理避免舞弊以及預防腐敗,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促進服務型政府的建設。本文的分析視角是行政事業機構的內部審計,良好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可以推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建設,保障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在單位內部有序實施,有效運行。
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現狀
現階段的行政機構經歷了長期的發展,內部審計慢慢融入到里面。因為社會情勢還有單位內容的變化,產生了大量的問題。詳細現狀可見:缺乏內部審計意識。中國的傳統計劃經濟對行政機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很多管理人都遵循傳統方法。對財務工作還有內部審計工作關鍵性的理解沒有到位;沒有考慮到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在很多機構的組織結構中,審計部門依舊缺乏獨立的人格,還把內部審計人員編入財務單位或是另外的部門,并且審計單位也在其他單位的管轄范圍內。這種情況造成了審計人員工作量大,還伴隨其他因素的干擾,審計工作質量差;審計工作落后,市場經濟還有社會情勢持續改變。大量的行政單位仍然遵循傳統的工作模式,也就是主要關注財政收支審計,并未展開一定的擴展,不適應現階段社會的發展;內部審計并未做出正確定位,內部審計工作不是基于真正的單位情況的變化,做出及時調整,工作目標還有單位,或者是部門整體目標的差異,最大限度地制約著內部審計的實施效果。
(二)內審在行政事業作用有限的原因分析
1.內部審計機構設置不夠到位
現階段,中國大量行政機構對內部審計職能的理解有偏差,在開展相應工作的環節中出現了諸多問題。例如,一部分行政機構沒有獨立的部門,其詳細的內部審計工作大多數是財務單位或是其他單位來完成。然而,在這樣的工作方式下,很容易造成行政機構內部審計工作欠缺一定的獨立性以及公平性。內部審計構架也沒有充分的參考效應,很大程度影響到行政事業機構的內部審計作用的體現。
2.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偏低
現階段,公共機構的內部審計人員通常缺乏專職審計員。從別的地方轉移的內部審計師具有相應的業務水平以及較低的工作能力。他們沒有具備審計的專業知識以及理論知識,所以無法順應內部審計工作的一些需求;在現階段的公共機構內部審計員中,全職工作人員相對少,大多數是兼職人員,后續的教育跟不上,審計人員缺乏專業知識以及技能,缺乏計算機內部審計以及網絡信息內部審計等內部控制;內部審計師的構架不科學,而且大部分工作人員都源于會計或是紀檢監察人員。即使他們存在相應的會計知識,但他們對審計工作的理解不充分,不具備勝任能力。內部審計師的專業素養較低。審計工作中的行為不標準,風格不穩固。十分影響到了審計工作質量的增強。
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對策
(一)提升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視與認識
能夠利用優化機構管理的內部審計專業教育。例如,省審計辦公室組織相應單位管理人員參加統一的內部審計工作培訓,不但可以科學增強管理層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關注水平,并且也可以增強管理能力。更好的落實管理工作?;蛘叩胤綄徲嬀挚梢缘叫姓C關組織相關的講座以及培訓,重點是負責財務工作以及審計的領導,以及各單位的領導進行講座和培訓,培訓師將評估參與培訓的領導人。評估是領導力評估以及未來選拔任用的核心根據,以確保領導人員可以在培訓以及講座環節中真正獲取一些經驗。此外,能夠利用推廣工作優化單位領導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關注水平。例如,在各行政機構中張貼標語,發布宣傳指標,使領導人員在組織宣傳的時候增強思想認識和層次。利用以上措施以及手段,領導人員可以充分認識到內部審計工作在培訓學習,組織宣傳,參與宣傳過程中的關鍵性,讓領導者認識到內部審計部門的重要性,確保內部審計單位的工作以及獨立性的重要性,進而緩解中國行政事業機構內部審計部門缺乏獨立性,工作過于形式,以及領導關注度低等方面的問題。
(二)規范內審程序,建立良好的內審環境
內部審計機構有必要規范內部審計流程,創新工作模式,順應潮流,拓開工作核心。主要內容如下:審計機構的工作人員應增強本身的素質,對工作切實負責;所有的項目都必須落實準備工作以及審計后管理;優化監督,避免腐敗現象的出現;改革審計方法,為部分發展創造機會;轉移工作重點,為機構創造較多的經濟利益。并且,單位要持續監督,同時切實執行審計結果,要求執行單位在充分理解審計報告的基礎上,認真研究反饋報告,落實審計中的整改意見。
參考文獻:
[1]朱平夷.行政事業單位風險管理中內部審計的作用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19):68-70.
[2]張玉青.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現狀及其改進措施分析[J].財經界,2017,(02):279.
作者簡介:
楊嫻(1986-),女,回族,河南省南陽市人,本科,甘肅省白龍江林業管理局科員。研究方向: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