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曉瑾
[關鍵詞]英語筆譯;編撰;問題;對策
一、英語筆譯教材編撰的歷史與現狀
經過檢索英語筆譯教材,根據各時期出現教材的數量、質量和影響力,筆者認為新中國成立后英語筆譯教材的發展大致可以分為4個時期:萌芽期、初生期、發展期、繁榮期。 每個時期的教材都體現了不同的特點,與翻譯的學科整體發展密切相關。
1949—1979年,英語筆譯教材編撰還處在萌芽期,翻譯課堂遵循的是嚴復先生的“信達雅”“案本—求信—傳神—化境”等較為宏觀的翻譯指導理論。這個時期的翻譯教材少,多以詞法、句法為中心,以對比語言學理論為指導,主要通過兩種語言的差異來討論如何轉換的翻譯技巧,理論闡述少。
1980—1990年,英語筆譯教材編撰進入初生期,高校通用的翻譯教材以張培基主編的《英漢翻譯教程》(1980) 和呂瑞昌等主編的《漢英翻譯教程》(1983) 為代表,翻譯開始作為一門課程(“翻譯理論與實踐”) 納入英語專業課程體系。筆譯教材編撰經歷了從無到有,從虛到實的過程,為下一步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90—2007年,英語筆譯教材編撰進入高速發展期。17年間國內出版的翻譯教材超過600種,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該階段翻譯教材的顯著特點為理論部分的闡述增多,開始把符號學、文化學、讀者理論、語用學、信息理論等融入翻譯理論中,使翻譯教學的視角從原來的語言范圍擴大到譯語文化、譯文功能、譯文讀者等范圍,對翻譯過程的分析或解釋增加了理性的認識。
2008年至今,英語筆譯教材編撰進入繁榮期。集中體現在翻譯教材開始以系列形式出現。如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于 2008 年推出近40 本“翻譯專業本科生系列教材”,由翻譯理論、翻譯實踐與技能和特殊翻譯等數個板塊組成,比較全面地覆蓋了當前我國高校翻譯專業本科所開設的基本課程。
二、當前英語筆譯教材編撰中存在的若干問題
(一)教材編撰中同質化問題突出
當前英語筆譯教材如雨后春筍一般,但司空見慣的是很多“新教材”編寫過程中通常仿照同類教材的編寫體系和方法,在理論框架上甚至照搬照抄。體現了很多教材編制者自身翻譯理論研究不高,或者片面追求編撰字數。為了將來學科發展和教材水平的提升,應該有一定的教材進入門檻,或者在理論上有所創新,或者根據一定時期內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課程設置的需求,創新內容和編寫體系及模式。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教材質量,構建具有時代特色的英語筆譯教材編寫理論體系。
(二)照抄照搬理論,缺乏國情學情研究
大部分筆譯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充分參考了國外相關教材,尤其是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經驗和理論、模式、方法和體系。但是有些教材借鑒缺乏深入分析、選擇,盲目地吸收理論體系。編寫翻譯教材時理論直接套用母語英語的相關語文教材,只有“英”式理論而沒有“中”式理論,更未能作為編寫理論、原則、指導或特點列入編寫大綱。這種思路編制的教材顯然是不合格的教材。
(三)教材評價體系尚未建立
相對繁榮的英語翻譯教材編撰,對于科學地、系統的教材評價體系還缺乏足夠的重視和研究。一套或數套教材出版后,沒有后續檢測和評價,僅憑使用教師和學生的主觀判斷,很難客觀評估教材的優點和不足。尤其是高校選擇教材后,學生較少有選擇和比較的空間。所以當前建設一套科學、系統、可操作、合乎師生實際需要的評估體系或標準是十分重要的,對于英語翻譯教材的發展具有相當意義,同時也便于高校、教師和學生選擇教材。
三、對于未來英語筆譯教材編撰的幾點建議
(一)英語筆譯教材編撰應更加科學化、多元化
要提升英語筆譯教材編撰的科學性,可以通過建設翻譯類教材編撰委員會,由高校、研究機構和出版社等業內專家組成,對于教材進行認證。由教材作者自愿申請,由編撰委員會評價教材的基本水平,合格的給予認證并建議推廣。最終在形成教材編撰—申請認證—質量評估—出版發行運作模式。同時要根據讀者需求將教材多元化。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習者編制不同的教材,應以學生為中心,針對不同類型的受眾,編寫分層次、多元化教材。如自學或高職高專翻譯教材、非英語專業學生翻譯教材、英語大類專業學生翻譯教材、翻譯專業本科及研究生教材,甚至一些專門應試翻譯教材,如口譯證書考試教材、CATTI 翻譯資格證書考試教材等。只有針對不同讀者開發不同教材,才能滿足多元化的需求。
(二)翻譯教材編撰應不斷創新理念
英語筆譯教材編寫者應不斷創新編撰理念。除了基本的科學性、學術性原則之外,還應該重視主體互動。即翻譯教材的編撰要重視教材應用主體的意見,這里的教材應用主體應該包括潛在的教材使用者,教師和學生。應該在編寫筆譯教材的同時就加強同教材使用者的互動。同時可以增加一些案例教學,加強教材與學習者個人經驗之間的聯系,引起學習者的共鳴。
(三)英語筆譯教材編撰需跨學科化
當前計算機網絡和大數據技術讓各種翻譯軟件越來越強大,越來越準確,翻譯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英語筆譯教材的編撰不能閉門造車,亟須加強傳統英語筆譯理論與翻譯算法等計算機大數據相鄰學科之間的聯系,跨學科的發展筆譯教材中的理論和實踐。教材的功能是最快轉化最新翻譯研究成果,當然也包括計算機輔助甚至人工智能的翻譯,所以應用跨學科理論和相關理論指導教材的編撰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