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霞 巫尚書
[關鍵詞]《電子商務概論》;教學方法
電子商務專業屬于新興專業,是計算機開發類知識與財經管理類知識交叉的學科,對學生實踐技能和商務管理能力均有較高要求。在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中,《電子商務概論》一直是電子商務專業基礎課程之一,以電子商務概述、網絡基礎、電子商務模式、網絡營銷、電子商務物流、網上支付以及電子商務安全等教學單元展開教學,意在培養學生對電子商務模塊和總體框架的認識,主要通過講授法、練習法和討論法等常見教法讓學生掌握基本理論常識,旨在為后期電子商務專業其他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
一、傳統常用教學方法的優勢與存在的問題
(一)講授法
講授法是古老而傳統的教學方法,在《電子商務概論》課堂中也得到普遍運用,可以較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讓學生全面深刻的掌握教材,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電子商務概論》授課中講授法在課堂中使用過多,導致重教輕學,學生自主能力較差,對教師依賴性較高。若要較好的使用講授法,需要與其他多種教學方式融合使用,甄選教學內容,提升課堂趣味性。
(二)討論法
討論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針對某個問題展開探討獲取知識的方法,此種教學方式相較直接講授能更好地發揮學生主動性,培養其語言表達、歸納總結以及樂于思考等能力。同時,讓學生參與課堂之中,能較好地運用所學知識表達自身觀點。在討論法使用過程中,教師選取難易適中的主題還存在不妥當,談論程序控制難,參與討論的學生數量有限等諸多問題。要想較好地使用討論法,需要教師充分整合教學資源,嚴控教學流程,盡量讓更多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加入課堂討論之中。
(三)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自覺的控制和校正,反復地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的教學方法。在《電子商務概論》教學過程中,多單一采用課后作業的形式進行,并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技能。教師因此要先明確練習目的,精選練習材料,利用恰當的練習方法,把握好練習量、練習時間和頻次,除此之外,還應做好練習結果的把控與評估。
二、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進措施
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法),是教法與學法的有機統一。教師的教法應依據學生的學法,否則會因缺乏針對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故針對以上常用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之處,結合現代信息化教學手段與《電子商務概論》課程特色,提出以下幾點改進意見。
(一)綜合使用多種教學方法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傳統教學方法可以做到基本的知識講授和練習,在《電子商務概論》教學過程中,應在常用教學方式的基礎上,綜合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學習主動性,提升其課堂參與熱情。
如在《電子商務概論》網絡基礎授課時,可讓學生根據教師講解,利用思維導圖法畫出網絡的構成,在課下利用自主學習法將思維導圖加以完善。再如電子商務模式教學中,可利用任務驅動法,利用職教云等信息化教學平臺在課前布置任務,學生收集代表性電商平臺案例并進行課中分享,課堂中教師以學生提供的案例與課程內容結合講解,課下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分組拓展課上內容,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吸收并利用所學知識。
(二)提倡多采用參觀教學法
電子商務專業是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同時,高職院校學生具有樂于動手,不喜講授的特點,結合《電子商務概論》的課程內容,是非常適合使用現場參觀教學法,可組織或指導學生到本地電商企業、物流基地、客服中心等現場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結合任務驅動法讓學生在參觀前進行準備,參觀中做好記錄,課后進行總結。實地參觀教學對學校也提出新要求,需要學校層面加強校企合作,為學生實地學習提供實施空間。
(三)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訓緊密結合
《電子商務概論實訓》使學生接受電子商務職業與技能的訓練,提高在企業電子商務方面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實驗,使學生們了解電子商務的各流程,并對電子商務的特點和應用領域有進一步了解。但很多高職院校均存在《電子商務概論》與《電子商務概論實訓》由不同教師分開教學,任課教師存在重復訓練以及漏講的情況,這不利于學生對電商整體布局的掌握。同一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可將理論與實訓內容緊密結合,更好地完成學中做、做中學的教學理念,幫助學生專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