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靜
摘 要:網劇《白夜追兇》中將“老虎魚”與兄弟二人關系形成暗喻,推動劇情的發展,同時借此深刻地展現主人公的內心世界,促使觀眾對于現實意義以及人性的深刻探討。本文主要從身份、夢境以及生存場域三個方面對“老虎魚”的意象進行解讀,展現了人物面對困境時心理、行為上的異化,揭示人性的復雜與多樣。
關鍵詞:《白夜追兇》;“老虎魚”;意象分析;身份
中圖分類號:G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9)10-0101-02
《白夜追兇》是王偉執導的、由潘粵明、王瀧正主演的原創懸疑罪案劇。該劇主要講述了刑偵支隊隊長關宏峰為了洗脫弟弟殺人罪名,兄弟二人共用同一身份,并一同破獲多起案件的故事。該劇于2017年8月30日在優酷上一經開播,便引起觀眾一致好評,豆瓣評分高達9分。該劇的播放量已超過了46億人次,并成為美國主流媒體巨頭、世界最大的收費視頻網站Netflix買下播放權的首部中國內地網絡電視劇。
一、身份面具下的同構與對立
身份是社會或國家所認同的人的出身、地位或資格。公民身份的確立,可以說是現代社會的表征。《白夜追兇》中關宏峰和關宏宇既是水火不相容的警探與嫌疑犯的身份,也是最親密的雙胞胎兄弟。兩人共用同一身份,在白天與黑夜交替出現,與兇手斗爭,與警察周旋。
劇中,關宏峰家里名為“老虎”的非洲肺魚具有水陸皆可生存的生命屬性,不僅能通過鰓來呼吸,也能通過肺來呼吸。這恰恰應對了關宏峰、關宏宇兄弟“雙生”的符號。導演利用雙胞胎因樣貌酷似的有利先決條件,創造了同一身份但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和人生。《白夜追兇》中,關宏峰老成持重、心思縝密、沉默寡言,他生活的全部重心幾乎都集中在工作上,缺乏普通人的生活意趣和世俗歡樂,所以他年近不惑還孑然一身。而關宏宇活力十足、離經叛道又有些玩世不恭,他有十足的幽默感和幾分野性,門路寬廣又頗有女人緣。關宏峰能文,關宏宇能武,二人巨大的性格和行為反差,構成了對手戲當中強烈的戲劇沖突。“兩兄弟之間的分身表演很明確地可以看作是一個人的自我和自我的另一個,好比同一個內心矛盾分歧的作者為了爭奪控制權的兩個對立面[1]。”導演將關宏峰設計為關宏宇的另一個自我,更加戲劇性、直觀性地展現查理內心兩方的爭斗與矛盾。
從另一方面來說,兄弟二人也具有相似的地方。從外在表現來說,兩兄弟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和處事風格,但是為了潛藏在“關宏峰”的身份下活動,于是從臉上的刀疤、體重的增減、乃至思考的姿勢等都進行“格式化”的統一,舍棄原來的自我。從目的上來說,他們都是為了找到“2·13”滅門案件的真兇,使自己沉冤得雪。從本質上來說,兩人內心對于真相的追求,對他人的幫助與救助以及與惡勢力作斗爭的精神相同,更是其同構性的表現。兩人雖然一開始在性格等方面不同,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原本沖動、單純、暴躁的弟弟身上越來越有哥哥的影子,而原本沉默寡言、性格冷峻的哥哥也逐漸變得溫暖起來,在眾人的幫助與支持之下,勇敢地面對自己內心的黑暗。
無論是生活在水里,還是生活在泥土中,都無法改變“老虎”魚的本質。兄弟二人如同雙面鏡子,相互映照對方的內心世界,又如同一個人的表象自我與內心自我,時而和諧統一,時而自我矛盾[2]。
二、 無意識的混沌與顯夢
《白夜追兇》主要圍繞關宏峰與關宏宇兩個人物進行刻畫,不僅對人物相貌、身高外表進行塑造,同時還對人物職業、性格、愛好等進行挖掘,更難能可貴的是對于關宏峰這個人物角色內心深處無意識層面的滲透與呈現。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認為,水底就代表著人的潛意識的描寫。通過特寫“老虎”魚“拼命掙扎逃出水底”以及“無力地墜落水底”兩個動作,暗喻關宏峰內心對于恐慌的掙扎,渴望從“吳玲玲”事件中擺脫出來,然而奮力掙扎的結果卻是再次陷入更深層次的水中。“老虎”慢慢游動在布滿血的魚缸中,與關宏峰鞋底、手上的血產生互文,通過將演員的動作與“老虎”魚的動作相關聯,產生“魚是關宏峰,關宏峰也是魚”的隱喻,更具有層次感地呈現關宏峰的潛意識,配合畫面、音樂與色調,營造出致命的窒息感與壓抑感,更加凸顯關宏峰在潛意識中和現實困惑中無法自拔的困境。
劇中第一次出現“老虎”時,關宏峰凝望著魚缸中的“老虎”,而最后一次則是關宏峰將“老虎”做成菜,一邊喝酒一邊吃魚,完成了“老虎”魚從生到死的閉合性敘事。如果說一開始“老虎”魚是關宏峰內心深處恐懼的呈現,是兄弟二人轉換身份的寫照,那么吃掉“老虎”魚便是二人擺脫“身份”的束縛與綁架,開始找回自我,克服內心恐懼的象征。片中,桌上擺著一盤魚,倒滿了一杯白酒,一雙筷子,充滿儀式感。通過特寫筷子撕扯開魚肉吃進嘴里的畫面,暗喻著關宏峰撕開自己內心深處的恐懼與黑暗,將自己曾經的謊言、承受的痛苦、遭受的委屈一口口吞進肚中。通過回憶與現實的交織,展現了潛意識與理智的斗爭。最后一次表現魚缸時,不再像以往那樣充斥著黑暗、模糊,而是變得明亮、干凈,表現出人物勇敢面對內心,走出困境的重生。
三、危機與生存交錯的場域
肺魚一般分布于非洲淡水中,屬于“外來物”,卻被關宏峰圈養在小小的魚缸之中,與其他物種的觀賞魚周旋、共生。就如同兄弟二人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卷入“2·13”滅門慘案,不得不離開自己原來生活的舒適區,參與進各種力量角逐的案件中,在生存中處處包含著危機四伏的貪欲陰謀。
關宏峰的家就如同“老虎”生存的透明魚缸,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被外界所凝視、所監控。看似安全的背后卻時刻隱藏著危機。魚缸對面是一臺偽裝成電視的閉路電視,從“老虎”的位置正好可以通過電視的畫面監視著門外發生的一切。此時“老虎”又是兄弟倆的化身,是家庭的守護者。縱觀全劇,無論是在案發現場,或是警察局,亦或是其他公共場所,畫面大都呈現出灰暗的冷色調。而在家中卻一直采用暖色調的畫面,講述著兄弟二人剪頭發、稱體重、聊人生等溫情的互動,也訴說了爭吵、打斗的日常,以及默契地應對周巡的突襲、合力制服殺人犯等。見證著兄弟二人的關系由生疏、相互嫌棄、不理解到信任、尊重與親密的變化。
關宏峰作為有著多年偵查經驗的警察一直照顧“門外漢”弟弟,隨著劇情發展,他們的角色在慢慢互換。弟弟開始意識到生命的意義,警察的責任與義務,開始丟掉身上的沖動與暴躁。而開始神探一般的關宏峰,則變成了一個秘密太多、深不可測、善惡難辨的人物。事實上,我們越來越意識到,關宏峰才是黑夜,而透明、俏皮的關宏宇恰恰是白晝。而在最后一集時,關宏峰決定直面內心的黑暗,覺得“我也該去趟趟晚上的道了”。一黑一白兩個人物在劇情的發展中,黑的越來越光明,白的越來越黑暗,同時,他們逐漸合而為一、難分彼此。
電視劇最后一集中,哥哥關宏峰在赴周巡之約前,將魚缸中的“老虎”吃了。魚缸不再像以往那樣充斥著昏暗、窒息等表現危機的元素,而是明亮、寬敞、清澈的安全的意象。透過魚缸拍攝的閉路電視也不再是監視的內容,而是一般的電視節目,從原本異化的形象恢復至最本真的狀態。暗示著關宏峰內心深處陰暗面的消失,正義一面的重生。
參考文獻:
[1] 張旭.論“雙生”電影的創作現象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
[2] 付曉紅.探案與探暗:《白夜追兇》的鏡像敘事[J].中國電視,2018(2):32-36.
[責任編輯:武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