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銳
【摘 要】作為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新聞媒體改革面臨著壓力和挑戰。市級媒體如何實現改革發展,筆者認為,關鍵在于實現媒體融合發展,進而合而為一,從相“加”階段邁向相“融”階段,著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
【關鍵詞】媒體改革? ?融合發展? ?新型主流媒體
2018年8月31日,阜新傳媒中心(集團)掛牌成立。阜新傳媒中心(集團)整合了阜新日報社、阜新廣播電視臺等市級媒體資源,成為擁有報紙、廣播、電視、雜志、網站、新媒體、戶外媒體等全媒體生產鏈條和出版發行、廣告經營、新媒體運營、賣場、旅游等多領域經營板塊的新型主流媒體。
媒體融合轉型后,阜新傳媒中心(集團)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不斷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版圖,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入。與此同時,不斷強化互聯網思維,堅持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一體發展,打通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到達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最終實現“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這一終極目標。
一、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打造具有一流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新型主流媒體集團
阜新傳媒中心(集團)成立后,在新聞宣傳工作中,始終堅持正面宣傳為主,利用報紙、廣播、電視、融媒體強大的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陣地,努力打造區域性、本土化、原創性的新聞產品,通過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讓鮮活的新聞“飛入尋常百姓家”,吸引本地受眾,影響全網群眾。
阜新傳媒中心(集團)圍繞“新聞+政務+民生”做文章,先后開設了“學習強國? ?閱讀興阜”“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話營商環境? ?推進轉型振興”“阜新好人”“聚焦阜新”等一系列欄目,充分發揮宣傳思想工作溝通政府、服務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切實使媒體平臺成為群眾用得上、連得緊、離不開的綜合服務載體。
特別是在同慶新中國七十華誕之際,阜新傳媒中心(集團)所屬全媒體第一時間快速反應,開設“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欄目,集中推出系列報道,深刻反映70年來阜新乃至新中國建設的偉大實踐和寶貴經驗,揭示阜新人民和全國人民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講述普通人與新中國同成長、共命運的動人故事,激發干部群眾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真摯情感,凝聚新時代團結一心、艱苦奮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二、打造新型傳播平臺,擴大主流影響力版圖,使黨的聲音更加深入人心
在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如何打破原有機構的壁壘和平臺的藩籬,是市級媒體一直探索和實踐的問題。2018年初,阜新市委宣傳部主辦、市委網信辦承辦的阜新市“1+100+1000”網絡發布矩陣正式開通。通過建立扁平化輿論引導機制,統籌整合全市網絡媒體資源,構建從上到下、橫縱聯合的網絡發布矩陣。其中,“1”代表阜新市委宣傳部新聞中心發布主平臺,包括市委宣傳部及阜新傳媒中心所屬網站和“兩微一端”;“100”代表一級子平臺,包括各縣區、市屬部委辦局、市屬企事業單位的網站、“兩微一端”和有影響力的社交媒體;“1000”代表二級子平臺,包括各縣區、市屬部委辦局下屬部門機構的官微及網絡宣傳員隊伍。
矩陣首次亮相,便戰果豐碩。2018年3月,全媒體開展征集“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活動,共收到上萬條留言,成為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的強勁推手。
阜新傳媒中心(集團)全媒體參與互動,充分發揮主流媒體的影響力和公信力。據不完全統計,傳媒中心各平臺累計出動230余次,收集網民留言多達1.2萬條。網民留言清晰勾勒出關于城市建設、文明出行、環境保護、民生保障等六大領域30個方面的民之所盼。
其中,網民對城市建設最關注,留言2933條。其次是民生保障,留言2057條。阜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對此先后作出批示,要求相關各部門、各單位狠抓落實,尊重民意,強化社會治理,回應人民期待。民之所盼與政之所向指向同一坐標,政府施政與百姓幸福感形成同頻共振。
根據網民建議,阜新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利用一年的時間,維修和改造29個老舊小區和老城區的39條街路、新建和改造20座城區垃圾清運站、改造2346套棚戶區住宅和1289戶農村危房……網民的期盼一一變成現實。
“1+100+1000”網絡發布矩陣,結束了網絡媒體原始生長、各自為戰的局面,網絡矩陣總點擊量超600余萬人次,全方位、多視角講述阜新故事、詮釋阜新精彩。
三、堅持優勢互補,一體發展,為城市轉型振興貢獻媒體力量
媒體融合發展,是新形勢下深化新聞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更是優化媒體結構的歷史性決策。對于市級報社、廣播電視臺等機構來講,更是一個革新圖存、重塑輝煌的歷史性機遇。
新組建的阜新傳媒中心(集團)作為全市主流媒體,站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歷史節點,不斷探索媒體融合發展的新路子,通過打破原有的采編框架,成立了融媒體部、采訪部、新聞編輯出版部、廣播新聞部、電視新聞部、廣播節目部、電視節目部等若干個采編部門,建立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傳播的融媒體 “中央廚房”,推動內容、平臺、渠道、數據、技術、人才、機制、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全新啟程的“中央廚房”,采取統一匯聚線索、統一指揮調度,分類策劃實施、采編快速聯動,各取所需、按需發布的工作機制,實現資源集約、結構合理、差異發展、協同高效的媒體發展格局。
在承辦2019年阜新春晚時,傳媒中心抽調骨干記者、編輯、主持人及后臺工作人員百余名,兵分多路,通過報紙、廣播、電視、新華社現場云、微信公眾號、阜新新聞網等全媒體報道,全方位、立體式展現了晚會盛況,展示了阜新轉型振興的輝煌成就。
春晚報道當天,媒體工作者身穿紅色工裝,穿梭于會場的各個角落。他們依托新華社現場云平臺全程直播,第一時間呈現了阜新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新面貌。
短短3天時間,傳統紙媒、廣播電視媒體及新媒體等全媒體關注量達20萬+。阜新微報公眾號一位身在外地的網友留言:“月是故鄉明,水是故鄉甜,人是故鄉親,光看報道就已經身臨其境,祝愿阜新越來越好!”
媒體融合,有方向而無捷徑。更重要的是,媒體融合之路,前所未有,需要我們不斷勇于探索、積累經驗,需要我們善于把握現實、積極開疆拓土。
(作者單位:阜新傳媒中心(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