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靜
摘 要:在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下,高校學生檔案管理應該深入挖掘其潛在的育人功能。以學風建設為導向,高校學生檔案在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為高校學生檔案管理開辟新思路。
關鍵詞:學風建設;高校學生檔案管理
學風建設是高校提高辦學質量、辦學層次的重要保證,是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實現立德樹人培養目標的必然要求。“校風和學風既影響和決定著、又反映和體現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成效”,“好的校風和學風,能夠為學生學習成長營造好氣候、創造好生態,思想政治工作就能潤物無聲給學生以人生啟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高校學生檔案是學生成長軌跡的記錄,包含豐富的信息,在育人方面存在許多可挖掘的資源,但在傳統的管理方式下,被嚴重忽視了。當前形勢下,高校的學風建設面臨一些困境,必須進一步開闊視野,拓展思路,在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下,發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為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服務,高校學生檔案管理也應該站在學風建設的角度,深入探討其潛在的育人功能,創新管理方式、方法,為高校學生檔案管理開創一條新思路。
1 當前高校學風建設現狀
從廣義上而言,學風以文化方式呈現立德樹人行為和綜合成效,是師生共建共有共享的治學風氣、學術風氣和學習風氣。從狹義而言,學風特指學生的學習風氣,是學生的心理、情感和行為在求學中的綜合表現,集中指向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成效等優良風氣。本文主要從狹義的學風角度進行探討。
高校都非常重視加強學風建設。一方面從外部,即制度、教育、校園文化等等方面對學生進行約束、督促和影響;一方面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提高自我管理、自我學習的能力,形成熱愛學習、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但由于社會環境的影響,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學生個人的自我管理、意志品質較差等等,高校的學風建設任務重,存在許多困難,效果不盡如人意。
2 高校學生檔案的功能
第一,高校學生檔案是反映高校人才培養效果的重要依據。2008 年國家教育部、國家檔案局聯合頒發了《高等學校檔案管理辦法》(簡稱27號令),它規定了高校檔案機構管理職責,并將學生類檔案列入高校檔案的管理范圍。在27號令中,規定了學生類檔案的歸檔范圍:主要包括高等學校培養的學歷教育學生的高中檔案、入學登記表、體檢表、學籍檔案、獎懲記錄、黨團組織檔案、畢業生登記表等。這只是一個大致的規定,但從中可以看出,高校學生檔案是大學生在校期間各方面表現的一個記錄和證明。從檔案的內容,可以看出高校的人才培養效果,以及人才培養目標有沒有實現。
第二,是學生管理的重要參考資料。學生管理工作者,工作對象是學生,要實現管理目標,就需要對學生進行深入的了解,學生檔案是深入了解學生的一個重要參考資料。學生的高中檔案可以幫助大一的輔導員快速了解新生,從而因材施教,盡快確立合適的教育方式。大學期間的檔案材料,可以幫助學生管理工作者了解學生的成長軌跡,從而有助于在必要的時候有針對性地引導和幫助學生。
第三,是學生社會身份的證明,具有履歷載體的功能。高校學生檔案是學生在校期間學習、成長經歷的記錄,在學生畢業步入社會后就成為干部人事檔案或其他類型檔案的基礎部分,是學生社會身份的證明,具有履歷載體的功能,是工作單位考查員工的重要依據,為社會更為準確的選人、用人提供了便利條件,對學生事業的長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3 以學風建設為導向創新高校學生檔案管理
針對學風建設存在的問題以及高校學生檔案的功能,從以下幾個方面創新高校學生檔案管理,挖掘學生檔案潛在的育人功能。
第一,加大檔案宣傳力度,增強學生的檔案意識。大學生的檔案意識非常淡薄,不知道檔案的重要作用。有些學生畢業時不按要求去辦理報到手續,多年后用到檔案的時候,到處尋找檔案。
學校可以通過宣傳欄張貼關于檔案的知識和相關制度,定期對學生進行檔案知識的培訓,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舉辦普及檔案知識的講座,在《學生手冊》中增添關于檔案的相關內容,還可以在學校網站上開辟關于檔案的版塊,總之豐富檔案普及方式,增強學生的檔案意識,使他們認識到自己在校期間的學習成績、獎勵、處分、參加各項活動或競賽、參與社會實踐或志愿服務、各項技能證書等等都會記錄在檔案里,成為自己人事檔案的一個起點,是用人單位考查和錄用的重要依據,是自己的社會身份證明。學生認識到檔案的重要性之后,要想為自己建立一份優秀的檔案,使自己的人生歷程不留遺憾,就會在心中形成一種無形的約束力量,督促自己勤奮刻苦,不斷進取。
第二,改變高校學生檔案的管理模式,由靜態變為動態。傳統的管理模式是靜態的管理模式,新生入學時,檔案館收集學生的高中檔案入館,之后檔案就束之高閣,在檔案館一直存放到學生畢業,然后發放回院系,由輔導員把相關材料再裝入進行郵寄。這種管理模式的缺點是:1)學生檔案成了死的東西,存放在庫房之后很少利用,在整個大學期間幾乎和學生不再有關系,也失去了參考和利用價值。2)檔案材料容易缺失。學生臨近畢業時,輔導員工作繁忙,時間緊、任務重,要把學生在校幾年的東西收集齊全比較困難,難免會有遺忘、遺漏或丟失,容易造成檔案材料缺失。
動態的管理模式是指學生檔案存放在檔案館之后,按照時間節點增添檔案內容,以學期或學年為期由學生本人和學生管理者提供相關材料,與學生的發展同步。動態的管理模式成為制度之后,一方面歸檔的過程會無形中督促學生總結和反省自己,從而去完善自我,比言語教育有更大的說服力。
第三,拓展學生檔案的歸檔范圍,全面反映學生的成長軌跡及個性化發展特征。27號令規定的學生檔案的歸檔范圍只是一個大致的要求,并不詳細,各個高校還要根據自身特點和學生個人情況進一步進行細致地材料收集。大學生檔案是干部人事檔案的起點,是學生求學、成長經歷的客觀記錄,是社會選人、用人的重要參考依據,同時要使歸檔過程成為激發學生內在成長動力的手段,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鼓勵學生努力探索自己,挖掘自身潛力,增強自信,就應該拓寬歸檔范圍,能夠更詳實地記錄學生的成長軌跡,更全面的地反映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特征。
在原有歸檔范圍的基礎上,還應增加以下內容:1)反映學生在校期間任職情況的材料,如班、團干部等等。2)在校參加競賽、活動的獲獎情況。3)各類技能證書。4)參加社會活動情況,如兼職、志愿服務等等。5)科研情況,如發表論文、申請專利等等。6)創新、創業。7)家庭情況,如助學貸款、助學金的申請等等。
改進大學生的學風,促進學風建設,除了學校的規章制度等外部的約束之外,最重要的是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使“要我學”變成“我要學”,使學生內心產生要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愿望,內在強烈的動機才能產生根本的改變和良好的效果。學生檔案在激發學生內在動力方面存在許多潛在的資源,從學風建設的角度思考高校學生檔案的管理方式,增強學風建設的實效的同時,也為高校學生檔案的管理拓展了思路。
參考文獻
[1]趙保全,丁三青.習近平關于高校學風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關系的論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4).
[2]陳寶生.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高等教育重要論述努力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J].中國高等教育,2017(1):4-10.
[3]馬卓.論高校學生檔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林區教學,2015,(5).
[4]白冰.大學生成長檔案的功能、內容與建構路徑研究[J].科教文匯,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