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琪

《人類簡史》三部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曾說道,“人類其實一直生活在后真相時代:在信息不發達的時代被蒙蔽,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只相信符合自己價值觀的事實。”
2016年,“后真相”被《牛津英語詞典》選為“年度詞匯”。根據百度百科,“后真相”是指一些人為了自身利益,無視客觀事實,盲目迎合受眾的情緒與心理,使用斷言、猜測、感覺等表達方式,強化、極化某種特定觀點,攻訐抹黑對手,或博取眼球效應和支持率。隨著科技迅猛發展和信息爆炸式增長,“后真相”已逐漸從紙媒彌漫開來,從社交媒體平臺到網絡視頻監控,幾乎散布到我們生活中的每個縫隙。
BBC最近播出的迷你劇《真相捕捉》就是依托這樣的背景,講述了由一段視頻監控引發的抓捕事件,隨后,該事件迅速演變成了一場多方涉入操縱的陰謀。
該劇的精彩之處在于,它以一個完美的切入點探討了在“后真相時代”,當視覺都可以被篡改操控時,所謂的“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還能否成立?在充斥假新聞的世界,情報部門需要擁有多大能耐,才能與虛假抗衡,將真相大白。
劇中,前英國士兵肖恩因被拍到在戰場上槍決戰俘而入獄,后因技術上的新證據而脫罪,并在過程中與辯護律師互生愛意,在車站纏綿一番后分開。誰知竟被監控視頻拍到其毆打并綁架辯護律師,當夜就再次被捕。一名叫雷切爾的女探員接手了肖恩的案子,很快她發現真相并非看上去那么簡單。一個是工薪階層的老兵,努力克服戰爭帶來的精神創傷;另一個是絕頂聰明且對事業充滿野心的女探員。在整個事件調查過程中,作為嫌疑人和偵探,肖恩和雷切爾在充滿欺騙和道德不確定的世界中掙扎。
劇中有一個細節:首集開頭2分多鐘處,女監控員發現監控畫面不對勁,立刻報警。但是當探員做目擊者調查取證時,對整個事件仔細思索后的女監控員在錄完口供后,基于“職業敏感”試圖對監控畫面的邏輯性提出質疑,卻被探員馬上打斷,拒絕聽取。這是一個極典型的“后真相”現象——探員只在乎事件所謂的“看起來”的真相,只關心這件事應該怎么從大眾的情緒、心理和常識進行解釋,同時也有著只需要應付上頭,完成工作任務就行的心理,完全無視了事件可能存在的客觀事實。
該劇并非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但是劇中涉及很多基于Deepfake(深度偽裝)的衍生技術的深度運用,Deepfake是“deep learning”(深度學習)和“fake”(偽造)的混合詞,專指基于人工智能的人體圖像合成技術。劇中這些技術之高超令人瞠目結舌。本劇共6集,至截稿日已播放3集。從現有故事線索來看,肖恩就是一個高級政治陰謀的受害者。那么這些技術可以抹黑政治對手并操縱真相嗎?隨著Deepfake越來越流行,我們又要如何辨別真偽?對現代技術邊界性問題的前沿思考也是該劇一大看點。
《真相捕捉》由《失蹤》《我們的世界大戰》的導演本·查納編劇并執導;曾參演《神奇動物2:格林德沃之罪》中紐特哥哥的29歲英國演員卡勒姆·特納飾演肖恩;飾演雷切爾的,是由童星成長起來的英國“老戲骨”荷麗黛·格蘭杰,她曾參演眾多影視劇,如《梅林傳奇》《波吉亞家族》《簡·愛》《安娜·卡列尼娜》《灰姑娘》等。此外,其他配角有參演《銀河護衛隊》的勞拉·哈德克,參演《 碟中諜6:全面瓦解》的哈廷·帕特爾,參演《頭號玩家》《王牌特工》的拉爾夫·伊內森等。
目前,《真相捕捉》爛番茄仍保持100%新鮮度;谷歌用戶94%好評率;IMDb得分略低,僅有7.6分;豆瓣評分相對較高,有8.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