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邁南
由世像傳媒、《綜藝報》社主辦的“電視劇《十年三月三十日》影視創作分享會”9月17日在央視音像資料館舉行。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陶世明,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主任俞虹,世像傳媒創始人兼總裁何曉輝,《十年三月三十日》總制片人楊珊珊,宮城縣山形縣國際觀光推廣上海代表處代理所長趙素萍,前程無憂市場部高級經理李想出席,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擔任主持,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社長、《綜藝報》社社長王衛平最后進行總結。
匠心打磨堅持原創 巧妙邏輯構思引發共鳴
《十年三月三十日》是由鐘澍佳執導,竇驍、娜扎、徐正溪、宋妍霏、王姿允、金澤灝等主演的原創都市職場勵志愛情劇,于9月19日起登陸愛奇藝、騰訊視頻。何曉輝坦言,《十年三月三十日》從劇本到制作完成花費三年時間,整個創作過程經歷諸多困難與挑戰,但他們始終堅持將觀察現實、歌頌時代和贊美生活作為創作標準,努力讓原創內容能夠有很好的呈現和價值。
楊珊珊表示,《十年三月三十日》編劇團隊參考了生活中的80后、90后職場人,從他們身上找到共性和特殊性,以此塑造出了六位有血有肉、性格鮮明的主人公形象,希望通過截然不同的人生境遇以及成長主題的表達,讓觀眾能從中窺探到自己的人生縮影,產生共鳴。此外,李想表示,前程無憂在與該劇合作時也努力以更生活化、更自然的形式與劇情融合。
在提前觀看樣片后,俞虹指出《十年三月三十日》在人物設置、場景選擇、角度切入等方面具有一些巧思別致之處,使得劇集呈現出一種“熟悉的陌生感”,而在熟悉中去發現、表現、呈現不同,是一種探索的深入。
祝燕南也肯定了主創團隊在尋找當代職場年輕人情感交集方面做出的努力,“這部劇基本抓住了當代青年的共通特征,特別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得不為此付出一定代價的公理認同,這是任何一代人都可以認可的,所以不存在不可克服的代際差異?!?/p>
多元素深度融合碰撞 聚焦旅游行業題材
何曉輝介紹,《十年三月三十日》將旅游、職場、愛情等元素進行創新性融合,力求讓觀眾既能看到斗智斗勇的職場風云,又能感受到撩人心跳的甜蜜愛情,從而獲得耳目一新的體驗。
楊珊珊表示,劇組輾轉中國深圳、惠州、蘇州、上海,日本宮城縣和山形縣六地拍攝,希望在拓展電視劇拍攝空間可能性的同時,也把美景以及現在年輕人向往自由的樂活態度傳達給大家。趙素萍作為日方代表,現場表達了希望借助《十年三月三十日》熱播吸引到更多中國游客的愿望。
冷凇認為文化旅游與影視IP深入融合是值得業界深入探討的問題,影視產業不能光停留在賣劇、賣廣告階段。俞虹則希望創作者能探索出一種更好的合作模式,“旅游是特別廣闊的天地,不僅是自然風光,還有美食、人文歷史等種種呈現。如何將這些自然地融合到作品中,而不是生硬地穿插進去,是值得探索的?!?/p>
題材創新探索都市劇突圍
引領職場新青年正能量價值觀
一部優秀的都市職場劇在不失劇集青年性與時尚性的同時,還要兼備經典文藝的審美價值,傳遞出青年群體勇于追夢,砥礪前行的青春正能量。陶世明認為,藝術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很多都市劇之所以吸引觀眾,是因為構筑了一個新世界,給人以美的享受,從而令人對生活產生新感悟?!斑@兩年對文藝創作的要求越來越高,但無論什么題材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符合主流價值觀,這點是不容置疑的?!?/p>
祝燕南則認為,一部作品如果沒有深厚的思想偉力,沒有貫穿始終的靈魂經絡,那么無論費多大力氣去追求唯美表達,所有的畫面都不過是現實照片的人工美容美顏。“只有思想性的東西才能賦予它真正美的東西?!?/p>
王衛平進行了總結性發言,提到了三個關系的把握:
第一是常規操作與別致設計之間的關系。
大家談到這部劇在畫面、景別、人物設置等許多方面都比較別致,其實戲里戲外都還有些別致的地方,包括這次分享會的規模、范圍,嘉賓的選擇,以及互動插話式的交流,自然、放松、親切,不拘形式,不呆板。而且既是完成片的研討,又是未來劇組的創意策劃,都是不同以往的,也是一種別致。今天的市場環境下,有些事兒需要突破,需要別開生面,而有些事兒還需要假以時日,需要具備條件,需要按規則辦事。比如,提供的劇集太少,會影響對全劇進行全面準確的評點,別致與常規之間還是有個度的把握為好。
第二是創作給誰看與看誰之間的關系。
這里說的不僅是藝術設計,還涉及電視劇的社會功能。這部劇塑造了三對,六個人,就常規來說,主要人物不宜過多,過多容易攤平、分散,讓觀眾看誰呀?最后誰也記不住。最好能立住一兩個人物,做深做透。當然人物也可以是群體形象,比如《士兵突擊》就是群像,但許三多還是主要的。所以形象塑造之前還是要考慮清楚,要有設計、有主次,這也是戲劇規律。甚至包括造型、化妝都要有人物的整體考慮,太過相近,也會是敗筆。同時,還要考慮你們給誰看?這樣的青春題材的目標觀眾肯定是80后、90后,以年輕觀眾群為主沒問題,但能否也借鑒動漫思維,迪士尼的動漫是給少年兒童看的,但是家長也愿意看,我們是不是也要有這樣的思維,在策劃階段就有意識地注入更多的延伸元素,片子的受眾群就不一樣了,就拓寬了。
第三是完善主業與跨界經營之間的關系。
做電視劇,它有自身的規律和鏈條。從劇本開始創作、融資、制作、發行、播出,包括植入,在新的文化環境背景下,還要開動腦筋,嘗試一些新的操作思路,開辟一些新的增長點。比如,這部劇的境外合作、植入,都有一些比較新穎的方法,這次發行直接給了兩家新媒體平臺。但傳統的東西很多還是有生命力的,需要不斷完善,不能太墨守成規。同時,一定要開辟出新的路徑,用新時代的新思維打造出新的渠道、平臺和方式。
在上周的電視節上,許多活動是和文旅有關的,包括文旅基地、文旅小鎮開發等。現在很多影視公司也開始轉向做文旅,你們這個劇的境外合作,就是從旅游切入的,還可以考慮和境外的傳媒合作,比如讓日本觀眾在他們的電視上也看看中國人眼中的日本景物,不也是一種“走出去”嗎?在現在這樣一種背景下不能太傳統,不能一成不變,那是走不通的。最近還有一個現象比較熱,網紅拉動二級市場銷售,一年有好幾個億人民幣。我們把手頭上的演員、明星資源整合一下,不也可以干很多事兒嘛。
今天做影視不能太單一、太局限了,特別需要靈活多變,這樣今后路子就寬了,增長馬上就變了。有些東西已經有端倪了,至少創意有了,剩下的就是去盡善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