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闡述了圖書館開展公共關系活動的意義,結合我館的公共關系活動的開展情況,分析了公共關系給圖書館帶來的樹立形象、提高地位,擴大社會影響力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提出了加強圖書館公共關系的具體做法和建設策略。
關鍵詞:公共關系;圖書館;活動策略
圖書館公共關系最早產生于20世紀初的美國,此后,西方發達國家相繼開展了圖書館公共關系活動,使公共關系成為圖書館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987年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初景利在《黑龍江圖書館》發表的《公共關系是圖書館管理的重要環節》一文,拉開了我國圖書館領域公共關系研究的序幕。
1 圖書館公共關系的含義和要素
圖書館公共關系是指圖書館運用公共關系學與信息傳播的原則與方法,協調與改善內外關系的一種特殊管理職能。圖書館公共關系的構成要素有——圖書館、公眾、傳播。
圖書館作為圖書館公共關系的主體必須充分發揮公共關系的職能作用,利用多種手段加大對圖書館的宣傳,讓讀者、公眾能夠了解圖書館,認識到圖書館的社會價值與存在的意義。公眾是圖書館的使用者,他們構成了圖書館公共關系的客體。圖書館的社會價值等,都依賴于公眾對圖書館的利用與評價。圖書館只有得到公眾的承認與肯定,才能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圖書館事業才能得以持續健康的發展。傳播是圖書館公共關系的中介。圖書館公共關系活動,只有通過一定的傳播手段才能得以實現。只有充分利用各種傳播宣傳手段,讓大眾了解圖書館的各種社會職能、各種服務,才能將越來越多的公眾吸引到圖書館,才能突出圖書館存在的社會意義,并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2 我館開展的外部公共關系活動策略
2.1 重視服務質量,塑造圖書館形象
在圖書館公共關系中,“讀者至上”是圖書館工作的基本要求,完善而又優質的服務是圖書館與讀者保持良好關系的出發點,“一切為了讀者”是圖書館工作的根本要求。利用公共關系理論改進與讀者的關系,最大限度滿足讀者的需要,對圖書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圖書館服務工作中引入公共關系活動,服務就有了主動性、目的性、針對性,克服了服務的被動性、盲目性、隨意性,從而提高了服務水平,優化了服務質量,讓讀者真正體會到圖書館服務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多方面了解讀者需求,改進服務。在進行服務的過程中,要想有效地開展好服務,就要進行廣泛、深入的社會調查,與讀者保持持續、經常性的接觸,了解讀者的需求、傾聽讀者的呼聲。我館在對外服務窗口顯著位置設立讀者意見箱、在官方網站開通館長信箱、設置讀者投訴板塊、組織召開不同讀者群座談會、向到館讀者發放調查問卷等多種形式征求讀者意見、建議。另外,我館還向十七地市的兄弟館征求意見建議。對所收集的意見進行歸納分析,針對館舍設施、讀者服務、自修室占座難等一些讀者關注的問題制定了改進方案,把這些意見真正落實到具體工作中。2)拓展服務領域,收益良好口碑。在搞好陣地服務的同時,讓圖書館的服務滲透到各行業、各區域,這是圖書館下基層公關的策略。近些年來,我館不斷拓展服務覆蓋范圍,不斷加大加強對少年兒童、老年人、殘障人員和進城務工人員等弱勢群體以及被勞教監管人員等特殊群體的關注與服務力度。在我館開設的圖書流動服務點中既有部隊軍營、工廠企業,也有特教學院、女子監獄、自閉癥兒童康復中心、未管所等。如兒童節,我館少兒部到自閉兒童康復中心為孩子們送上六一節祝福;在世界禁毒日,我館精心準備演出節目,到女子勞教所與學員們一起開展以“禁毒”為主題的聯歡會。通過對基層服務點長期持續的服務,我館收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贊譽。3)緊跟時代步伐,創新服務方式。我館增設了24小時自助圖書館。24小時自助圖書館突破了傳統圖書館在地域和時間上的限制,為讀者提供24小時不間斷服務。我館開通了掌上魯圖——山東移動數字圖書館。目的是充分利用目前在群眾中愈發普及的手持移動終端來開展文化信息服務,讀者可以通過手機隨時檢索館藏紙本圖書,訪問并免費獲取山東省圖書館總存儲量達145TB的海量數字化信息資源。
2.2 開展多樣化讀者活動,擴大圖書館的社會影響
1)“大眾講壇”品牌效應的成功案例。“大眾講壇”是山東省圖書館與《齊魯晚報》聯合創辦的面向社會大眾的公益性文化系列講座。自2006年3月正式開講以來,每半月一期。至今已約有八萬觀眾來現場聆聽了講座。現如今,“大眾講壇”作為一種知名的服務品牌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不僅深受濟南廣大市民的歡迎,青島、淄博、泰安等地的聽眾也慕名而來。讀者稱它是“城市的教室,市民的課堂”。大眾講壇也于2010年榮獲全國社會文化藝術政府最高獎“第十五屆群星獎”。“大眾講壇”現如今的成功,這與它一開始的定位策劃密不可分。早在籌備之初,我館就提出了要“形成系列,打造品牌,力爭做成山東一流講座活動”的工作目標。但一個品牌的確立,必須得到廣泛的大眾的關注、了解、認可與支持,僅僅將圖書館的讀者群體變為講座的聽眾群體還不能充分發揮它對大眾的教育功能與影響力,還必須吸引來以前不常到圖書館甚至從來沒到過圖書館的社會大眾,并將講座的聽眾群體變為圖書館的讀者群體,進一步提高圖書館館藏利用率和讀者到館率。為此,為增強講座的社會影響,我館一開始就確定了借助省城強勢媒體支持的工作思路。《齊魯晚報》作為山東省發行量最多、社會影響力最大的報紙,最終被確立為聯合舉辦講座活動的合作伙伴。首先,兩家聯合通過《齊魯晚報》公開向社會有獎征集講座名稱,短短半個多月時間,收到來自全省各地區的郵件五百余封,作者涉及各行業人士。這一次征集活動,吸引了社會公眾的關注,宣傳了自己、傳播了形象。通過強勢媒體的宣傳力度,“大眾講壇”的社會知名度迅速提升。現在,我館繼續對“大眾講壇”這一品牌進行多元化、立體化運作。“大眾講壇”已結集成冊面向社會出版了多期。“大眾講壇”的品牌效應將會擴大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引領更多的觀眾走入圖書館,進而加強公眾對圖書館的利用與支持,推動圖書館事業的發展。2)運用多種傳播手段,開展圖書館營銷。傳播作為圖書館實施公共關系的手段和方法,是圖書館公共關系的核心。圖書館公關要注意加強與社會公眾的雙向溝通,增強相互間的了解、理解、信任和合作。
如我館舉辦各種活動或有新聞事件時,都會邀請新聞媒體報道,擴大圖書館的影響力。暑假期間,我館都向中小學生開展“讀書夏令營”、“我當志愿者”等系列活動,讓學生們參與圖書館的具體工作,這也是圖書館宣傳自我的有效方式。其次,我館還開通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由專人負責,在第一時間發布各項活動,有效拉近了與讀者之間的距離。再次,我館積極實施“大師引進工程”,聘請了許嘉璐副委員長作為我館的名譽館長,力求通過發揮名譽館長的引領作用,全面提升我館的學術形象和品牌影響。另外,我館各部門還充分利用部門優勢特點,開展特色活動。
圖書館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它承擔著直接為社會各界提供文獻資料信息服務的重要任務。圖書館在社會公眾中的形象如何,直接影響著圖書館對廣大讀者的吸引力,影響到社會對圖書館及其文獻資料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效果。積極有效地開展有針對性的公關活動,能夠引起社會公眾的認可,得到廣大讀者的肯定,激發讀者對圖書館的向往感和信任感,就一定能給圖書館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與良好的發展環境。
參考文獻
[1]張海政.用公共關系塑造圖書館的社會形象[J].河南圖書館學刊,2004.(4).
[2]秦銀梅.淺論公共關系活動在公共圖書館中的應用[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2.(7).
[3]馬玉英.圖書館公共關系新探[J].晉圖學刊,2012.(2).
作者簡介
郭麗娜(1982-),女,大學,碩士學位,圖書情報,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