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啟蕾
摘 要:軍事體育訓練是發展和完善官兵身體素質的基本途徑,是培養和鍛造官兵心理素質、意志品質、戰斗作風和團隊精神的重要手段,是促進人與武器裝備有機結合的關鍵環節,對提高軍事訓練水平、增強部隊戰斗力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近年來,基層部隊在軍事訓練方面以及科學組訓上存在一些錯誤的認識,并缺乏科學組織軍事體育訓練的理論和人才,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基層部隊;軍事體育訓練
軍事體育訓練要突出其軍事特征和軍事目的,必須與軍事斗爭準備的時代要求相適應。隨著軍隊使命任務進一步拓展豐富、戰場環境條件進一步復雜苛刻、實戰化訓練進一步從難從嚴,對軍人的身體素質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求我們必須更加重視軍事體育訓練。
1 基層部隊軍事體育訓練的現實問題
1)思想認識不到位。有的盲目認為現代戰場環境不再像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那個時代,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不再是單純的依靠體力格斗和刺刀廝殺,軍事體育已不重要。有的訓練“兩張皮”的現象,訓練計劃內容、時間等充實,真正執行出現打折扣、漏訓、不訓,自欺欺人。還有的存在“消極保安全”思想,不能正確看待訓練傷問題,對一些強度大、風險大的課目不敢訓,只求過的去,不求過的硬,大大制約了單位訓練水平。
2)內容設置不合理。基層部隊雖然越來越強調軍事體育訓練的豐富性、全面性、趣味性,但身體素質的結構平衡卻更容易忽略。主要表現在:練仰臥起坐和俯臥撐的多,練負重深蹲的少,導致下肢力量偏弱,瞬時落地沖擊半月板易損傷;練啞鈴彎舉的多,平舉的少,導致上肢內收、外展不足,大范圍活動肩關節易脫臼;練長跑慢跑的多,練短跑快跑的少,導致無氧耐力偏低,連續高強度訓練易暈厥。諸如此類,訓練傷病大都是由于身體素質能力不平衡,機體向相鄰關節或肌肉代償負荷產生的。基層的軍事體育訓練內容往往沒有經過科學的設計,官兵按照固化的單一的內容開展訓練,隨著時間的推移,其身體素質越來越不平衡,傷病的風險也會逐漸遞增。
3)組訓方法不科學。有的單位組訓方法簡單枯燥,不求創新,停留在傳統的體育訓練方法,不注重熱身和整理活動。追求成績不講究方法,追求數量不講究質量,訓練“一鍋煮”、“一刀切”的現象普遍存在。不區分層次組織訓練,導致基礎差的和基礎好的一個標準訓練。還有就是違背客觀規律,不注重循序漸進,而是急于求成,盲目增加訓練量,疲勞訓練,帶傷訓練,帶來極大訓練風險,從而影響訓練成績提高。
4)訓練思維不拓展。目前基層部隊在軍事體育領域的組訓思維大都跳不出新大綱的必考抽考課目,對實用技能和崗位實踐訓練課目關注不夠,對未來戰場環境所需身體素質能力訓練缺乏準備。從訓練器材上看,啞鈴、杠鈴、跳繩等基本素質訓練器材較為普遍,泡沫軸、彈力帶、筋膜槍等拓展素質訓練器材不足;從訓練場地上看,器械訓練場、400米障礙場等陸上能力訓練設施較為普遍,水域能力訓練的游泳館、心理域能力訓練的心理行為訓練場等其他領域訓練場地建設不足;從訓練實踐上看,常溫、常壓等一般環境條件下訓練開展較為普遍,熱環境、高原環境、艦船運載環境等實戰條件下訓練開展不足。訓練的思維沒有打開,官兵的拓展素質就得不到鍛煉,始終難以突破。
5)落實制度不嚴格。基層部隊有時在組織訓練時不能因地制宜,因人施訓,而是采取土辦法、土政策,不能依法組訓,按綱施訓,自主意識強,隨意性大。訓練安排不合理,成績提高不明顯,傷病卻一大堆。還有就是訓練原則不清晰,基礎體能、專項體能階段性區分不明顯,在落實計劃上,認為與工作矛盾突出,隨意占用訓練,難以保證計劃的落實和訓練的質量。
2 基層部隊軍事體育訓練的問題對策
1)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通過專門組織開展針對性教育,運用現代戰爭的例子使官兵端正對軍事體育訓練的認識態度,讓官兵明白扎實的軍事體育訓練對現代戰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升高度的政治覺悟。基層黨委是基層部隊領導和團結的核心,負責單位重大問題的決策部署,必須要加強對軍事體育訓練工作的思想重視和組織領導,把軍事體育訓練工作擺在專業技能訓練同等地位來抓,匯聚各層級軍事體育訓練工作專職和兼職人員合力,把基層軍事體育訓練推向更高水平。
2)注重科學組訓,提高訓練效益。訓練的計劃要合理,在負荷上先小后大,在內容上先易后難;準備要充足,充分的準備活動可以讓身體進入運動狀態,減少訓練傷的發生,運動后整理放松有助于身體快速恢復,減輕疲勞程度;訓練的節奏要適中,訓練中組訓者要避免頻繁地提要求、做思想工作、調整隊形,以免減少有效練習的時間,影響訓練效果。
3)加強學習培訓,建強訓練骨干。與時俱進地培養具有更高的理論知識和專業素養的軍事體育訓練人才,為科學組訓施訓提供服務保證。基層部隊要組織全體官兵認真學習理解新大綱,按照課目要求學好軍事體育概論、運動人體科學基礎知識、訓練傷病預防等理論知識,執行新的軍事體育訓練教程,做軍事體育訓練的積極參與者;每年選送部分人員參加軍事體育參謀和軍事體育骨干培訓,熟悉掌握軍事體育訓練的基本原則、形式方法、計劃制訂、效果評價,并將學習成果運用于工作實際,加速推進軍事體育訓練的科學化、合理化進程;組織軍體教練員培訓,各單位全面覆蓋,力爭做到基層軍事體育訓練的科學高效。
4)完善訓練保障,全面協調發展。加大軍事體育設施的建設,充分利用室內空間補充完善力量類和技能類訓練設施器材,依據地形條件,分散修建室外訓練場,對于營區較小的單位,要最大化去除不必要的生活設施和美化綠化氛圍,進一步加大訓練經費投入,維修更換補充訓練器材,確保訓練場地齊全、設施完善、器材配套滿足官兵全天候訓練。廣泛開展經常性的群眾體育活動。把經常性的健身鍛煉與有組織的小型業余比賽結合起來,每年組織軍體運動會,廣泛普及、人人參與。
5)開展宣傳引導,落實獎懲制度。把軍事訓練作為常態“雙爭”評比的重要內容,開展群眾性崗位練兵、創破記錄和培訓式比武活動,將訓練成績作為評功評獎、調職晉升的硬性指標,對涌現的先進典型要及時廣泛宣傳,引導廣大官兵崇尚訓練典型、學習訓練典型、爭當訓練典型,濃厚爭先創優的氛圍,更要嚴肅對訓練中弄虛作假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懲處,始終保持見到就批、露頭就打的狠勁韌勁,以嚴肅的懲處推動實戰化訓練向實處走,不斷強化練兵打仗的行動自覺。
6)加強保護措施,確保訓練安全。組訓人員要在訓練前反復強調動作要領,注意事項、訓練紀律,堅決杜絕官兵未采取保護措施或保護人員沒有到位的情況下,自行開展訓練。要逐步適應加量。在堅持不懈地抓好力量、耐力練習的同時,避免急于求成,超負荷訓練,疲勞訓練和帶傷訓練問題,使官兵循序漸進,穩步提升訓練成績。要完善保護措施。訓練前,根據體能訓練科目,制定安全措施,認真檢查訓練器材和場地情況,及時發現和消除隱患;訓練中,要安排專人對參訓人員進行保護和幫助;訓練后,要及時了解參訓人員的身體狀況,防止身體出現不適;醫務人員全時保障,確保第一時間果斷應對突發問題。
3 結語
改進和加強基層部隊軍事體育訓練,是全面建設的現實需要。只有真正正視存在的問題,突破傳統思想的束縛,提高思想認識,加大訓練投入,創新訓練方法,規避訓練風險,有效推動基層部隊軍事體育發展。為實現“能打仗、打勝仗”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鄧運龍.論軍事體育訓練的發展路徑[J].軍事體育學報,2016 (1).
[2]趙騰飛,王雷,楊金鵬.基層部隊軍事體育組訓員培養初探[J].軍事體育學報,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