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博
長期以來,我國英語課堂上注重對發音和語法的教育,在目前的教育體制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有些學生對于語法上的掌握甚至超過了以英語為母語的西方學生。但是在中外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很容易發生語言上的溝通障礙,究其原因,還是在英語教育過程中片面的強調理論知識,而忽視的對西方文化背景的引入,因此,為了保證未來中外文化和經濟交流的暢通,實現國內學生英語綜合水平的提高,必須加強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聯系的便捷與日益廣泛,基本的對外交流能力不僅是當代大學生必備的基本素質,也是對公民的最基本要求。英語教學區別于母語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英語教學不只是純語言教學,因此,不可能只是傳授語言知識本身,它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我國職業院校產生背景與行業中的地位的特殊性決定了職業院校相較普通高校而言,學生存在的問題更多,教育引導難度更大。由于近年職業院校規模不斷擴大,配套師資力量薄弱,學校英語教學中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問題和障礙。職業院校英語教學中文化教育現狀及我國當前職業教育的實踐表明,跨文化素養的提升已經成為職業院校培養學生的客觀要求和現實需要。
1.1 當前英語文化教學實行的效果并不理想
從調查情況看,當前師資力量薄弱,教材及課程滿足不了需要,導致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不足。教學內容的主要承載體是教材,它是教學中的重要組成因素之一。目前職業院校的教材大多采用的是公共英語教材,沒有與學生的職業能力、就業需求培養聯系起來,滿足不了不同專業學生就業的需要,對學生專業英語能力提升幫助不大,體現不了職業學生未來職業崗位中英語運用的不同需求。職業公共英語教材問題成了當今英語文化教學的一根軟助,從培養的效果看,也證明是不理想的。
1.2 對英語文化教學的認識和態度存在差異
受傳統教學及應試教育的影響,一方面對英語文化教學的重要性有所理解,也表現出興趣,另外一方面受課時安排、考試壓力等影響缺乏對文化教學的重視與學習?!坝⒄Z的素質教育逐漸會被應試教育所代替,更不用提及文化教學了?!焙鲆暳寺殬I教育以就業為主導的教育特點,也忽視了綜合職業能力培養要求,滿足不了學生就業崗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需要。
1.3 英語文化教學目標、配套保障設施欠缺
當前的職業院校英語教學強調了學生的聽、說、讀、寫四種語言能力,但對文化方面沒有要求,對交際能力的培養不明確。因此,大學英語教學中缺乏有目的、有計劃的文化教學,英語被當做孤立的符號系統,英語學習的全部內容就成了語法和詞匯,缺少自覺性、計劃性和系統性的文化(語言結構文化及語用文化)因素的導入。肖華芝等研究認為:“受教學進度和課時以及書本知識傳授等限制教師只能按部就班地進行以語言知識為重點的教學,對如何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閱讀中西方文化和跨文化知識做得不夠?!?/p>
當前英語文化教學師資力量與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為目的的現代英語教學師資要求不配套,教師自身這方面的能力不足,文化基出薄弱,而且教學任務又很繁重,沒有時間及精力進行教學研究改進,也很少有機會及時間進修或培訓,嚴重影響了英語文化教學的發展。從教學條件與設施等軟硬件環境看,目前大部分職業院校在英語文化教學缺乏現代化的設備,也沒有專業化的情景模擬演練場地。
職業院校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缺失的原因很多也很復雜,有社會的、經濟、歷史的原因,也有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學生的原因,既有體制的原因思想認識的原因也有現實客觀情況的限制等等,根據本文研究的側重,主要從學生、學校、社會環境三個直接關聯的方面進行分析。
(1)沒能體現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職業院校學生才是英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主體,但是從調查結果看,學生的主體作用并沒有發揮出來,本文認為有以下原因:、從生源上看,起點低,基礎差;從態度上看,缺乏壓力、熱情及動力;從學習方式方法上看,存在偏差。
(2)沒有發揮出學校的導向功能。在培養模式上,仍按照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在師資力量上,缺少高素質的教學人才在教材建設上,缺乏教材體系及考核體系。
(3)社會配套政策還不完善和成熟。目前的有關文件對英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缺乏沒有具體的說明和描述,英語教學大綱對文化教學也沒有具體要求和明確,大部分學校在教學目標和計劃上也沒有明確規定。缺乏導向性的文件規定和約束,給英語文化教學帶來困難。
3.1 提高學生對英語文化知識的學習興趣
為了提高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的質量,英語教師應當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并為學生創造輕松的學習環境。為了培養學生對于英語文化知識的學習興趣,英語教師可以采用的教學策略有:依照英文課文的內容設置課堂討論,對英語國家的名人故事進行講解,以此來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共鳴。為了進一步豐富英語課堂的文化氛圍,英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欣賞優秀的英文電影、演講、朗誦詩歌等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明確自身英文文化知識學習的目標,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積極地探索英文文化知識,將自身的職業發展與英語能力的培養聯系在一起,有目的地學習英語。
3.2 開設英語文化選修課
由于職業院校教學的特殊性,使學生的學習時間被壓縮,所以為了提升學生的英語文化能力,可以通過選修課的形式來為學生提供英語文化學習知識。常規的英語教學中,由于時間的限制,教師很難幫助學生引入更多的英語文化內容,同時由于學生的基礎不同,接受能力不同等也會影響教師在常規課程中引入文化教學的效果,所以通過選修課的開設,能夠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系統化的英語文化課程學習機會,通過英語文化課程的開設學生對英語文化的了解也會更加的深入。比如可以開設《英美文化概述》《西方文化入門》以及《英漢文化對比》等課程,從而使得學生通過由淺入深的方式逐步的了解和接受英語文化,并通過中西方文化的對比,更深刻的理解西方文化。
3.3 提升教師的英語文化素養
針對當前職業院校教師英語文化素養不高的問題,可以通過聘請外籍教師的方式來對學生的英語文化知識進行講解,進而幫助學生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風俗和思維習慣等,從而激發學生的英語積極性。比如,思維習慣方面,我國文化的婉約性使得在得到別人在贊賞時會禮貌的否認,在稱呼上也以“在下”“鄙人”等自稱,進而體現出我國謙遜的文化。但是西方的文化卻不同,其文化內涵更加奔放、熱烈,比如在面對贊賞時會欣然接受,并大方的回謝。因此如果在不了解西方文化的時候,與西方國家人進行交流,必然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而通過外籍教師的引入,學生通過課堂的學習以及日常的交流自然會耳濡目染的學習到西方的文化。同時也需要加強對英語在職教師的培訓,完善考核制度,從而使得教師能夠樹立英語文化自學意識,提升教師的英語文化素養。
綜上所述,為了切實提高職業院校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經常向學生滲透或介紹英語文化,使學生能在未來的工作中掌握更實用的英語能力,在進行口語交際時能夠恰當地應用交流技巧。
(作者單位:蘭州現代職業學院財貿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