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華
書寫技能是教師必備的專業(yè)技能。作為未來的人民教師,師范生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書寫能力,為將來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要提高書寫水平,臨摹是唯一的途徑。本文主要探討如何在“教師書寫技能”的教學中開展臨摹教學,有效提高師范生的書寫水平。
古今中外,從事任何職業(yè)都必須具備相應的職業(yè)道德和職業(yè)技能。教育部規(guī)定的中小學教師應具備的基本技能中明確要求:教師要能正確運用粉筆、鋼筆、毛筆按照漢字的筆畫、筆順和間架結構,書寫規(guī)范的正楷字,并具有一定的速度。“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美觀漂亮的三筆字,不僅有助于知識的有效傳授,同時也會給學生帶來愉悅的情感體驗,于無形中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因此,書寫技能在教師職業(yè)技能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師范生的書寫能力?其實書法界早有論斷:臨摹是提高書寫水平的唯一途徑。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揖》中說:“學書必先摹仿,不得古人形質,無自得性情也。”因此,在教師書寫技能的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準確臨摹是首要的教學任務;如何使之系統(tǒng)化、有序化,迅捷、有效地掌握書寫技能更是教學的重點。
教師書寫技能不同于書法。書寫技能側重于漢字的工整美觀、易于識讀,而書法則對作品的藝術性有著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師書寫技能的教學中,既可選古人的傳世楷書名帖,如王羲之《黃庭經》《樂毅論》;王獻之《洛神賦》;趙孟頫《汲黯傳》;鐘紹京《靈飛經》;文徵明《落花詩冊》等小楷名帖作為臨摹范本,也可選當代書法名家的字帖,如盧中南、田英章、龐中華等人的鋼筆楷書字帖作為臨摹對象。
選擇字帖時要根據個人的喜好進行選擇。字帖一旦選定,就要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不要朝三暮四,隨意更換字帖。
通過長期的教學發(fā)現,學生在練字時往往忽略了讀帖的重要性。唐代書法家孫過庭在《書譜》中寫到“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可見,要想提高臨摹水平,“察”是第一位的。首先,必須對所臨的字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如庖丁解牛般對基本點畫的形態(tài)特征、間架結構做深入細致的觀察和分析。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引導學生養(yǎng)成善于觀察的良好習慣,變看帖為讀帖。
2.1 仔細觀察筆畫特征
筆畫是組成漢字的基本單元,不同的筆畫有著各自的形態(tài)特征。同一種筆畫出現在字的不同位置有著不同的形態(tài),出現在不同的字體中也是形態(tài)各異。因此,在臨摹之前必須認真觀察所臨漢字的各種筆畫在起筆、行筆、收筆處的形狀特征,仔細觀察筆畫的俯仰曲直、長短粗細,進而分析書寫過程中的運筆方法。
書法是線條的藝術,書法美首先源自線條美。只有掌握了不同筆畫的運筆方法,才能寫出具有不同表現力的基本筆畫,進而組成不同藝術風格的漢字。
2.2 仔細觀察間架結構
一個字美觀與否,除了基本筆畫外,間架結構至關重要。清代書法家宋曹《書法約言》中寫到“蓋作楷先須令字內間架明稱,得其字形,再會以法,自然合度”蔣驥《續(xù)書法論》所說“筆畫無俯仰照應,則豎畫如梯架,橫畫如柵欄,了無意思”因此,臨摹之前對字的間架結構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認清筆畫間的位置關系、空間分布,方能做到胸有成竹,下筆有由。
學生在臨摹過程中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抄帖。字帖在他們的手中只是作為抄寫的對象,而不是臨摹的范本。他們只不過把字帖上的字重新按照自己的書寫習慣抄寫一遍而已,這對有效提高書寫水平是毫無益處的。信手而書,隨心所欲的臨寫,對書寫水平的提高有百害而無一益,因此在臨摹教學過程中必須認真指導學生學會正確的臨摹方法。
由于師范院校的學生寫字歷程較長,加之絕大多數學生沒有經過嚴格的書法訓練,長期的不規(guī)范書寫,使學生養(yǎng)成了不良的書寫姿勢、運筆習慣和結字習慣。而習慣一旦養(yǎng)成,改變是非常困難的。因此,要有效提高學生的書寫技能,在臨摹過程中必須首先糾正學生的不良書寫習慣。
3.1 糾正學生的不良書寫姿勢
學生的不良書寫姿勢主要是指不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剛開始改變時,學生會覺得非常別扭,感覺不會寫字了。由于書寫慣性的作用,寫著寫著又不自覺地變回原來的書寫姿勢。因此,在練字時必須隨時檢查自己的書寫姿勢,用心糾正不良坐姿和握筆姿勢。教師要加強督促,不斷提醒。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才能逐漸適應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重新養(yǎng)成正確的書寫習慣。
3.2 變抄帖為臨帖
由于書寫慣性的影響,學生在臨帖的過程中,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抄帖。他們臨帖時對筆畫的形狀特征、間架結構視而不見,我行我素,導致所寫的字和字帖相距甚遠,和“擬之者貴似”的目標背道而馳,這樣的臨摹毫無意義。因此,要有效提高學生的書寫技能,督促學生改變抄帖的習慣,進行精準臨摹是教學的重中之重。
首先,要過筆畫臨摹關。書法能成為藝術取決于線條。不同的筆畫就是具有不同形態(tài)特征的線條,是組成漢字的基本單位。只有美觀的筆畫才有可能組合成字態(tài)優(yōu)美的漢字。因此,漢字的精準臨摹建立在筆畫精準臨摹的基礎之上。
其次,要過單字臨摹關。漢字不是筆畫的簡單堆砌,需要遵循一定的組合規(guī)則。因此在進行單字臨摹時,要注意分析字的間架結構,弄清筆畫之間的位置關系,俯仰照應。臨摹過程中不可求多求快,而要注重臨摹的實際效果,在“似”字上做文章。臨摹過程中,要注意總結規(guī)律,歸納字與字之間的區(qū)別聯系,做到在規(guī)律的指導下進行練習,在練習中體驗規(guī)律,再用規(guī)律更好地指導練習,鞏固和提高書寫技能。臨寫完成后一定要學會和原帖進行對照,找出問題所在,再進行第二次臨寫。力爭每臨寫一遍就有一遍的進步,這樣才會真正有所收獲,不斷進步。
最后,要過章法臨摹關。學生臨摹時往往只注意到有形漢字的臨摹,忽略了空間布白的重要性。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學會觀察字帖的謀篇布局之法,認真分析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協調、呼應、連貫、疏密等關系,利用黑白的分布、字形的大小、字距的遠近、字態(tài)的正奇等手段,使千姿百態(tài)的單字在合理而巧妙的布局下,形成和諧美觀的作品。
在臨摹教學中,要使學生明白精準臨摹是練習的終極目標,必須在“察之者尚精”的基礎之上進行臨寫,力爭達到形似,進而追求神似。在臨摹過程中,看得越仔細,思考得越深入,才會寫得越像,記得越牢。最終才能將臨摹所學變?yōu)橐延茫炀毜貞玫饺粘鴮懼小?h3>4 結束語
總之,要提高師范生的書寫技能,必須有效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掌握正確的臨摹方法,通過長期不懈的練習,才能使學生的書寫能力得到快速提高,為今后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文系涼山州教育科研課題【2017.64號】“涼山地區(qū)師范書法策略研究”課題組主研人員。
(作者單位:四川省涼山民族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