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忠
共青團作為我國高校青年組織的核心,在“引領青年、團結青年、服務青年”上具有著重要的作用。而這一組織將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彰顯出新的價值。高校共青團在創新創業中是意識的啟蒙者和實踐的引領者。新時期背景下,高校共青團應積極疏導、細化、落實創新創業這個龐大的工程,繼續做好創新創業教育策劃與實踐,做好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策劃、搭建、和實踐工作。本文就新時期背景下推動高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意義予以了闡述,就高校共青團在創新創業教育中的作用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校共青團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途徑,將為新形勢下的高校共青團在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設提供實踐參考。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作的報告,專門就青年一代承擔使命、接力奮斗作了強調,指出 “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而隨著高校畢業生人數的增多,大學生就業的壓力開始有所上揚。在這一現實下,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開始被提升了日程,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能力和素養的支點成為高校教育的共識。實踐證明,大學生創業不僅可以減輕社會上的就業壓力,而且能夠為行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高校共青團的工作者需因時而進,站在培養“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接班人和培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生力軍的高度,緊密貼合創新創業教育的時代要求,在全新的共青團工作思路下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和思想。
國家在高校內涵化發展的進程中,提出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要求,并對這一要求做出了明確的定位和深刻的闡述。就創業教育的內涵而言,是指能夠通過系統而專業的理念和能力的輸出,使人才具有一定的事業開拓能力,并通過創業這一途徑,將自身的社會價值最大化。高校積極推動自身的創新創業教育有助于學生提高創新意識,在目標導向下提升自己專業技能和道德素養的快速提升。同時,這一發展策略也有利于緩解我國當前大學生群體的就業壓力。共青團作為我國高校青年組織的核心,在“引領青年、團結青年、服務青年”上具有著重要的作用。而這一組織將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彰顯出新的價值。共青團工作中植入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和形式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所需,也有利于高校學子的終身發展,契合其自身的發展要求。首先,改革開放步入深水區后,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速開始放緩,部分產能過剩的問題開始顯現,勞動力的供需失衡將成為經濟發展中的掣肘。在這一歷史的進程中,高校學子迎來的新的挑戰和機遇。在就業日趨嚴峻的形勢下,國家開始從政策、資金等多個層面來鼓勵和扶植大學生創業。作為高校共青團員的領導組織,共青團工作中植入創新創業教育成為其使命擔當。其次,高校共青團員是時代的尖兵,應勇于擔時代之責,走上這場偉大的發展之路。實踐證明,具備創新思維的共青團員在就業創業實踐中,往往能夠更加理智、準確地選擇自己的發展目標,精準定位適合自身特點的領域,使自身專長和才能更有用武之地,成為高校學子群體中的未來翹楚。
2.1共青團組織是高校學子創新創業意識的啟蒙者
共青團組織在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過程中扮演著十分重要啟蒙者的作用,將對創業創新工作產生具有積極的思想引領。從一定層面上而言,創業創新意識是高校學子創新創業工作的首要條件。共青團組織可以充分的發揮自身的特點,積極向高校學子滲透創業創新的基本理論知識,使其明晰創新創業的根本要素,掌握國家新興的創新創業政策,為高校學子的未來創新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這一過程中,高校的共青團組織可通過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不斷地營造積極創業的氛圍,使大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創業帶來的機遇和價值。如部分高校共青團所組織的“挑戰杯”“創新杯”“創?青春”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在使學生的創意得到實現的同時,拉動了更多的學子投身到這一陣營之中。
2.2共青團組織是高校學子創新創業實踐的引領者
共青團組織在實現對高校學子創業創新教育的啟蒙后,應積極疏導、細化、落實創新創業這個龐大的工程,繼續做好創新創業教育策劃與實踐,做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策劃者、搭建者、實踐者。高校共青團可以借助自身在高校學子中的影響力,立足于高校學生的思想動態和現實尋求,廣泛地宣傳、動員高校學子展開創新創業的實踐。可通過策劃和組織與大學生本專業的、創業大賽、社會調研、企業頂崗實習等活動將創業創新的實踐工作落實、落細、落小。同時在這一過程中,為實現高校學子創新創業思維的碰撞,可通過研究生講壇、企業家講壇、校友論壇、博士講壇、勵志成才報告會等形式,不斷開拓大學生創業實踐的思路,激發起其濃烈的創新創業熱情。高校的共青團組織也可發展組織的徑向優勢,謀求在國家層面的對應高校共青團創業創新組織的實踐陣地建設工作,深化對高校學子創新創業實踐的技術、團隊、平臺的支持,提供高校學子在創業初期的核心競爭力。
3.1 豐富創新創業教育的組織形式
高校的共青團活動中,應充分地依托自身的媒體傳播通道,融合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發展優勢,在高校內部建立創新活動的機制并搭建創新活動的平臺,為高校內部各個創新小組或創業團隊提供高效、快捷的交流與合作。同時,高校的共青團應積極地邀請專業教師加入到高校創新創業活動的輔導員隊伍中來,形成跨院校專業的核心輔導團隊,在點亮高校學子創新意識的同時,為其創新提供產品技術、市場策略等方面的系統服務。
3.2 夯實創新創業教育的保障機制
高校共青團應采用多種形式向學生普及創新創業相關知識,加大政府對創新創業相關政策的宣傳,并在校內積極舉辦相關的競技性活動、設立獎學金等方法來對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提供保障。高校的共青團組織也應積極發揮自身職能,在立足高校自身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同時,應不斷地加強校校、校企等在實踐基地建設上的互融性發展,從而提升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硬件保障。
3.3 建立創新創業教育的激勵體系
在豐富組織形式,夯實保障機制的同時,高校共青團也應將激勵體系的完善放在高校共青團推薦創新創業教育的突出層面,完善倡導大學生創業的激勵機制。從創立“創新創業”基金、建立對外科技展示平臺、創新創業成就獎勵等激勵措施,實現對高校學生創新和創業的精神肯定和物質支持,促成廣大學子在創業浪潮中的新創業姿態、新道德氣象的實現。
綜上所述,新時代的大學生對創業本身有著極高的熱情。高校創業意識滲透下的學生成長和成才的教育需著眼于其面向社會的終生能力的獲得和再造。學生創新意識的提升是一項系統而持續的工作,高校共青團體在創業教育中可以在意識+實踐的雙重導向下,以豐富創新創業教育的組織形式,夯實創新創業教育的保障機制、建立創新創業教育的激勵體系等多重層面的輔助實施為抓手,將能夠有力地實現高校共青團推動下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
(作者單位:遼寧對外經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