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娟 趙佳佳
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學習平面設計,可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從以前“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教學模式轉變為“學生自主學、教師輔”的主動教學模式。本文在信息化教學背景下,以AI平面設計中色彩教學內容為例,闡述了信息化背景下任務驅動案例中色彩教學的實施過程,為相關的教育教學研究工作提供了參考。
任務驅動的案例教學法要求教師創設一種仿真工作實際的學習環境和氣氛,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載體,組織和指導學生在完成具體任務的行動中做、學結合,身體力行獲取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任務驅動教學法強調通過學生自己的實踐或者行動來培養和提高職業能力,是目前職業學校實踐教學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平面設計類課程的教學改革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更好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力,體現設計的自主性。本文以色彩教學內容為例,探究任務驅動教學法在AI平面設計教學中的實踐。
Adobe Illustrator平面設計課程教學現狀存在如下幾方面問題:
1.1教學大綱設置缺乏合理性
教學大綱設置缺乏合理性是平面設計專業教學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之一。平面設計專業教學的開展一般都較為依賴教材,但是即使信息技術高速發展,教材的更新進度依舊緩慢?;诂F代信息化教學手段輔助的教材更是缺乏。
1.2缺乏教學實用性
平面設計專業本身對實用性的要求比較高,其要求廣大教師在專業課程、實踐課程以及基礎課程中都必須采用有別于傳統學科的教學模式,高度重視培養學生再造型藝術方面的表現能力。而在實際教學中一個明顯的傾向,即以教師、書本、課堂為中心,注重知識的傳授,輕視能力的培養和學生個性的發展。老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學生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滿堂灌,題海戰術,死記硬背,成為在一定范圍內的有效競爭方式,但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探究發現、綜合運用等多種學習實踐活動和能力的培養被忽視,以至于學校成為單純傳授知識的場所,學生被培養成為習慣于按常規辦事,只善于模仿和繼承的知識巨人和行動矮人的矛盾體。操作室、專業設施的使用相對較少,導致學生的創新意識的培養始終落不到實處。
1.3缺乏實踐性
利用信息化手段緊跟時代步伐,不能過分追求作品設計的華麗和美感,而不考慮市場因素和實際需要,從而導致平面設計作品只是一座沒有實際用途的“花架子”。
新課程體系以學生為本,基于信息化背景下,將課程分為任務驅動課程、以項目為主的綜合實踐課程,注重以實踐為導向,構建具備自身特色的教學模式。在新一輪的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的今天,需要我們改變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從中職教育發展的長遠來看,提出本課題研究對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指導性意義。
在傳統的中職學校色彩教學中,主要注重構圖、填色,僅僅從詞義上簡單解釋形象、明暗、冷暖等,很少單獨講解每塊色彩的特色及力度,這對初學的學生掌握色彩應用能力是非常不利和困難的。而任務驅動的案例促使學生完成任務的同時,再借助信息化手段讓學生直觀感受色彩對比帶來的不同效果成為了可能。色彩對比包括色相對比、明度對比和飽和度對比,本文從色相對比的角度開始分析信息化背景下任務驅動案例中色彩教學的具體方法。
所謂的色相對比就是兩種或者多種顏色并置在一起時因色相的差別而形成的色彩對比,要讓學生理解并切身體會到色相對比的具體概念和效果,我們以茶包的色彩搭配為具體教學案例來探討信息化課堂教學環境的構建。
2.1確定教學案例
案例的選取必須貼近學生的生活,考慮到平面設計應用的方向,在實際生活中學生對茶文化具有普遍的認識,因此選擇茶葉包裝設計的色彩搭配作為教學案例,學生有認同感。同時也因為茶葉具有紅茶、綠茶、黑茶等不同種類,在色彩選擇上比較靈活多變,也便于學生發揮應用。
2.2信息化環境的構建
信息化環境的構建主要按照體驗策略、探究策略、應用策略三個方面進行。
2.2.1體驗策略
體驗策略,主要是從學生切身體會出發,尋找生活中的設計。課前學生收集不同的茶葉包裝,分析背景色和主題字顏色,體驗已經發行的茶葉包裝的配色特點。
2.2.2探究策略
探究策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針對已經收集的顏色進行分析,并在色相環中標出它們所在的位置,就位置形成的角度不同得出色相對比的四個類別:同類色對比、鄰近色對比、對比色對比和互補色對比,色相環制作的小動畫形象生動,能夠快速有效地復習色相的基礎知識。考慮到中職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這里使用的是二十四色色相環。第二階段,不同色相對比的配色能產生什么效果,給人什么的感受?在傳統課堂實際教學中,學生如果進行調色、構圖、再感受效果,不滿意后再重新調色、感受,課堂拖沓,不具備實際的可操性,所以往往直接由教師告知配色的基本原則和一般經驗。現在手機APP具有幾款非常不錯的涂色游戲,學生可以先行模擬,動動手指,一分鐘就可以運用多種不同的配色方案,對比效果,優先選取。我們選用的是MOMI秘密花園軟件,圖案豐富,操作簡便。課堂上在討論色相搭配帶來的不同效果時非常活躍。如選用黃色和橙色進行配色時,看上去對比弱、柔和、單調。這兩種顏色在色相環的左上角,它們之間的角度是15°左右。而兩種顏色在色相環中相差15°可以稱之為同類色。每個組別專注與一種色相對比的研究,從顏色的選取到效果的提煉,學生在反復的比較中進行總結。配色的經驗和一半原則是自己實踐得來的,信息化手段的輔助教學加深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時也為后面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2.2.3應用策略
學生能夠完成茶包色彩搭配的配色方案,并最終提交作品,整個教學案例融合應用策略。在前期的多次對比和實踐中,最終的配色方案已經產生,綜合運用調色、填色、設計主題字等環節完成作品并提交。設計從生活中來又應用到生活中去,使得學生有一種由然而然的自豪感。
2.3教學實施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選取了合適的教學案例后,重點便落在“驅動”上。在借助了信息化手段之后,從體驗—探究—應用這一過程中,逐步完成了教學案例,加強了學生在課堂上對色相對比基礎知識的消化。最后在拓展的時候又巧妙了運用一種茶飲料的包裝加以說明:在包裝的實際應用中,往往不止選用一種色相對比,而是將幾種色相對比有機的整合在一起,以顯示不同的內容。例如茶飲料的包裝,選用的是藍色和紅色互補色對比,突出了飲料的口味:西柚茉莉花茶。而大面積的茶飲料具體成分不需要強化,采用的是相對柔和的鄰近色對比。從分到合,過渡自然。
總的來說,本次教學設計以設計茶包配色為主線,從身邊案例尋求設計靈感。圍繞色彩對比中的色相對比開展教學內容,導入游戲中學生自主填色的圖案,選取學生的四張作業進行色相對比的分析,展開色相對比知識的學習和認識,并應用到茶葉包裝的設計中,從生活中找到知識和靈感并應用到生活中去。將教學落實在任務中,從“分析任務,試玩填色游戲”——“模擬實踐,利用游戲展示作品” ——“作品分析,總結色相對比概念”——“用色相對比完成茶包色彩搭配”,分層遞進,環環相扣,引導學生從填色的游戲者轉變成包裝配色的設計師,在信息化背景下完成知識的學習,在設計中強化能力的應用。
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中,任務驅動教學是一種能夠促進教師教學能力提高與學生職業化教育發展的有效教學方法。但任務驅動式教學在實踐中還未形成成熟的操作模式和實踐方法,缺乏系統的、理論的指導,任務驅動教學法還存在許多需要反思和改進的問題。因此,結合當前信息技術,深入理解任務驅動教學的意義,積極實踐任務驅動教學的方法,促進任務驅動教學不斷規范化、系統化,還有待一線教師的努力和探索。
課題名稱:信息化背景下基于任務驅動的《AI平面設計》專業課程學與教變革的研究和實踐,課題編號:zj1713。
(作者單位:鹽城生物工程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