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鴻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1862——1918)生于奧地利,維也納分離派的領袖人物。克里姆特強調個人的審美趣味、情緒的表現以及想象的創造性,因此他的作品中既有象征主義繪畫的哲理性,又兼具裝飾美術的趣味性??死锬诽刈⒅乜臻g的分割比例,以及線條的表現力。非對稱的構圖結構、裝飾圖案、金碧輝煌的畫面氛圍促成了克里姆特作品中強烈的平面感與富麗堂皇的裝飾效果??死锬诽刈罹叽硇缘睦L畫風格是使用豪華、多樣的裝飾圖案,明確的輪廓線,平面化的空間以及寫實的人物描寫相混合,從而產生出強烈的畫面沖擊力。早年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就擁有縝密的觀察力以及照片級的繪畫技術。在1907年克里姆特繪制了他巔峰時期的代表作《阿德勒?布羅赫-鮑爾像Ⅰ》。此畫是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為猶太糖廠東主夫人阿德勒·布羅赫鮑爾所繪制的肖像畫,畫中人莊嚴端坐,眼神迷離,紅唇富有美感。為配合阿德勒的華貴形象,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將金銀用作繪畫原料,將寫實藝術與抽象藝術完美融合,歷時三年,最終完成了具有他強烈個人風格的巔峰代表作。筆者試圖對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代表作《阿德勒?布羅赫-鮑爾像Ⅰ》中的構圖、人物服飾、裝飾圖案、繪畫線條等進行分析,解讀這幅被稱為克里姆特代表作的《阿德勒?布羅赫-鮑爾像Ⅰ》,總結出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巔峰時期的女性肖像畫特點。
初見《阿德勒?布羅赫-鮑爾像Ⅰ》時,整幅畫面呈現出令人炫目的華麗質感,左下角的黑白裝飾帶將整幅畫面分割成兩大部分。這種黑白裝飾帶是當時維也納工藝品設計中常用的流行裝飾元素。克里姆特則將這種元素應用在繪畫中,并將其作為畫面空間分割的工具。由于整幅作品七成左右的面積是由金箔作為原料繪制的,因此克里姆特需要在僅有的部分空間內進行色彩平衡處理,以此保證畫面整體顏色的平衡。左下角的綠色空間、黑白裝飾帶、左上角的銀色正方形、阿德勒左邊的紅色正方形以及阿德勒頭頂的長方形元素共同肩負著維系整幅作品色彩平衡的任務。人物服飾方面,古斯塔夫?克里姆特通過1902年的作品《艾米麗?佛羅吉像》開始嘗試將多樣的圖形元素用于裝飾人物服飾,之后克里姆特又對圖形元素的排列組合進行優化,使其更富有藝術沖擊力。將《艾米麗?佛羅吉像》與《阿德勒?布羅赫-鮑爾像Ⅰ》進行對比,可以明顯看出,后者更加成熟且更富沖擊力。而阿德勒所穿的禮服中,黃金三角形中嵌入眼睛的圖案明顯帶有埃及藝術風格。畫中展現的圖形元素以及圖形的排列方式,與斯托克雷特宮的壁畫裝飾相近,這可能與克里姆特曾就讀過維也納工藝學院并從事壁畫工作有關。
在繪制《阿德勒?布羅赫-鮑爾像Ⅰ》時,克里姆特采用了與以往不同的表現方法,對阿德勒進行描繪。首先,一改以往的在虛擬空間中運用圖形的方法,轉而將裝飾圖形覆蓋到整個人物服飾上,增強了畫面的空間感。畫中,阿德勒所穿的是一件帶有蕾絲裝飾的禮服。克里姆特巧妙地通過裝飾圖案以及筆觸區分了兩種不同的材質,并拉開了兩者之間的前后空間關系。克里姆特在繪制蕾絲裝飾時,通過相對松散的圖形排列以及流線形的筆觸,表現出了禮服上蕾絲裝飾的輕盈質感和走向;同時,利用密集的圖形排列,以及“詭異”的圖形元素,表現出禮服緊密的質感??死锬诽赝ㄟ^將松散的圖形排列、流線形的筆觸與密集的圖形排列、“詭異”的圖形元素相對比,完成了兩種不同材質的區分。克里姆特又通過對阿德勒胸前三角形的裝飾圖形進行變形處理,提示了身體弧度。正是這關鍵的身體弧度,支撐起了寫實風格的人物頭像部分,造就了寫實與抽象共存一畫的名作??死锬诽爻饲擅畹剡\用圖形排列區分了人物服飾的材質,以及提示了人體弧度之外,特還通過圖形與顏色表現出了周圍裝飾物,并提示了阿德勒的姿勢。在這副作品中,有三處大量密集使用旋渦圖案、圓形圖案的部分。這些部分分別位于人物頭部左邊,以及蕾絲裝飾兩旁??死锬妨滞ㄟ^密集旋渦圖形填充,勾勒了一座單人沙發,并表現出了阿德勒身穿禮服坐在單人沙發上的場景??死锬诽厍擅畹赝ㄟ^多種圖形元素、筆觸、疏密關系,將整幅作品的金色部分分成平坦、無圖形的金色背景空間,密集排列的旋渦圖案裝飾的單人沙發空間,圓形、圓點、方形圖形構成的人物細節對比空間,帶有變化的三角形圖案構成的人體曲線提示空間,松散的圖形排列、流線形筆觸構成的蕾絲裝飾空間以及密集排列的三角形元素構成的身體空間。被克里姆特分割出的六大金色空間將阿德勒重重環繞,且彼此之間又存在前后空間關系,既增強了畫面的沖擊力、視覺凝聚力,又使得畫面緊湊,空間關系明確。
克里姆特的作品充滿工藝裝飾的藝術魅力,他將強調輪廓線的面和古典主義鑲嵌畫的平面結合起來,創造出一種獨特而又富有感染力的繪畫樣式??死锬诽卣f過:“只有通過藝術,不斷滲透到生活中,藝術家才能找到基礎,以取得進步?!彼囆g離不開生活,更離不開藝術探索與現實生活的融合,正是將生活中的努力探索與繪畫藝術緊密相連,才造就了被譽為“奧地利最偉大的畫家”的克里姆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