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
山東省鄒平市開發區第三小學,山東濱州 256200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我國思想家陶行知曾說“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皩W校是學生教育的主課堂,家庭是孩子最初受到教育的課堂,起重要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父母既是孩子的家長,又是孩子的第一個教師,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因此必須家校同步,共同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p>
如果沒有家校合作,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都難以完成。但是,沒有邊界的合作不會持久更不會和諧。譬如,有些老師將教學任務過多壓給家庭,誤導家庭變為第二課堂,就是典型的越界行為。學校的職責之一是指導父母們做好家庭教育,而直接教學生做飯,就是越俎代庖。家庭當然應支持配合學校,如果干涉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計劃,也是不當的越界行為。家校合作需要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為原則。
課題研究的理論價值及實踐意義,表現為:解決家校合育中的越界行為,有效指導家庭開展教育,實現家校合育的最優化,從而有力地促進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在研究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
學校指導家庭開展教育學校任課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對本班學生接觸了解多,在學生眼中也最具權威性。因此,當前由班主任老師指導家長實施、開展家庭教育,無疑是較為合適的。當然,我們一方面要確立學校教師對廣大家長開展家庭教育的指導地位,另一方面也要處理好家庭家長指導與學校教師指導的邊界。①強調家庭教育由學校來主導,并不等于家庭教育全部內容都由老師來實施,老師也無法承擔這一職責。老師主要任務是幫助家長提高自身素養與能力,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主要由家長來實施。②盡管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有邊界,但存在“重疊部分”,因為孩子每天仍有相當多的時間在學校度過,故學校有時空、老師有責任,對孩子開展德育與人格教育。③只有掌握了對家長開展家庭教育科學指導方法的教師,才能真正稱得上是一名合格教師。由于家長的職業不同、層次不同,教育孩子觀念也不同,要讓他們與學校老師保持“步調一致”,并不容易。為此,教師要懂得與家長溝通的技巧,學會與家長互相配合,和諧施教。④學校老師指導家長的重點是:幫助家長認識什么是家庭教育,它的本質、特點及規律;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思想,糾正一些不正確的教育理念;指導家長改變錯誤的家教態度和方法。
學校加強校級“一日督導制”,領導值班負責制;年級組長責任制、班級學生紅領巾監督崗責任制,三級督導值勤,分層推進。在學校一日督導活動中,學校領導和中層深入到年級組內,蹲點班級一整天,除了關注教師的教育教學情況,也將班級的班風、班級文化 建設,學生的學風、文明禮儀現象,作為一日督導反饋的重點;年級組長不僅負責本組課題的具體實施方案的擬訂和具體落實;學生紅領巾監督崗從“升旗儀式、一日行為規范、“兩操”及學生課間行為活動、清潔衛生和保潔”等五個方面監督評價,發動少先隊員自我管理,自我促進,在活動中進一步規范了學生的行為習慣。
對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目標、內容、方法都應與社會的發展相適應,本學年,學校不斷探索、創新教育的活動形式和教育方法,開展了各種事件活動,發揮每個班級的特色,調動全體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強化了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檢查評比,培養了學生的良好習慣;低年級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系,高年級注重學校與社會的溝通,系列化層次化的主題活動既豐富了文明禮儀的內涵,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禮儀教育新體制,優化了家庭教育環境,形成了教育合力。
⑴進一步明確家長委員會的職責,規避越界行為。學校在每個年級和班級都成立了家長委員會,并定期組織會議,及時向家長介紹學校的工作目標、發展理念、辦學情況,征求家長的意見,請家長出謀劃策,以此調動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積極性。各年級的家長委員會定期召開家長會,積極配合學校和班級的工作,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的深入開展,也密切了家校關系。
⑵開展家長學校。學校組織在家庭教育方面有所建樹的教師成立了家庭教育講師團,積極開展家庭教育培訓工作。每學期,講師團成員分工負責針對孩子如何養成良好習慣進行一次家庭教育培訓。此項活動,使家長有效接受了家庭教育知識,特別是如何對孩子進行良好習慣養成教育方面與學校達成了共識。
除了在班級組織家長會之外,我們還開辦家長學校,定期集中或通過班級的qq 群、微信群向家長介紹教育孩子的方法,與家長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向家長推薦好的教育書籍,及時與家長溝通孩子在家、在校的學習、思想和行為表現,使家長能夠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并有針對性地解決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家長學校的開辦推動家庭教育向科學化、人性化發展。
⑶參與教育教學活動。學校每逢組織重大的學生活動,都邀請家長參加,這對孩子們來說是終生難忘的經歷,對家長來說也是最大的褒獎。學校的運動會、藝術節、聯歡會家長都可以參與和指導,我們的教育工作也就做得更好了。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祖輩、父母過分的溺愛嬌慣,造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適應能力較差,任性,怕苦等問題。通過該課題的研究,教師進行家庭教育指導的現狀和困惑的調查研究,向家長宣講科學家庭教育的理念與方法,指導父母提升素質,處處做好孩子的表率,實施激勵教育,促進孩子健康成長。以期幫助孩子改掉不良的習慣,養成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