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康
數字媒體行業作為時代發展的支柱性產業,在拓寬媒體藝術形式的同時,為民眾的社會生活帶來了交流溝通的平臺,具有重要的社會文化價值。而互聯網技術作為新興的信息技術手段,近年來迅速地遍及人民生活的各個領域,并且在極短的時間內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互聯網技術的影響下,數字媒體藝術的自身特征與傳播形式都得到了長足的創新與發展,本文通過對數字媒體藝術在互聯網語境下的創新創作形式的深入分析,來為數字媒體行業的理論發展添加具有創新性質的理論素材。
在21世紀到來之際,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傳統媒體先后進入了數字化時代,為媒體行業增添了新的表達形式與新的藝術類別。在技術條件的支撐下,傳統媒體在不同程度上進行了革新與發展,文字化與紙質化的媒體形式逐漸被圖像化與數字化的藝術形式所取代。圖形圖像數字化的表達形式為傳統媒體在現代社會的轉型提供了有效路徑,數字媒體行業逐漸成型。在此基礎上藝術設計領域利用網絡技術與信息技術不斷迅猛發展,從傳統的手繪,雕刻等傳統表現形式到現在的電影、電腦和三維數字形式,這一類型的藝術表現形式就是數字媒體藝術。雖然我國的數字媒體領域起步較晚,尖端技術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與落后,但是在社會主義社會深入發展的經濟背景下,數字媒體藝術呈現出迅速發展的前進態勢。電視電影藝術等視覺傳播形式作為數字媒體藝術的主力,在近年來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狀態。在這個發展過程中,網絡的助力作用不可或缺,它不僅為傳統媒體的信息傳播與溝通互動提供了廣闊的技術平臺,也從根本上革新了傳統媒體的技術手段,極大的增強了媒體藝術的表現能力,為其將來的發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1)藝術載體的變革。數字媒體作為綜合性較強的媒體藝術形式,它將電子信息技術、互聯網數據處理以及媒體播放技術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全新的藝術表達形式。在這樣的技術融合基礎上,數字媒體藝術在潛移默化間完成了對藝術載體形式的變革。相比較傳統的利用紙質或人力傳播的藝術形式,當代數字媒體技術通過電腦、音頻、視頻或圖像表達藝術家想要表達的內容,多樣化的形式豐富的載體不僅能夠增強媒體藝術的傳播力度,更能夠給人們以更強烈的視覺和聽覺效果,受到了社會群體的廣泛歡迎。
(2)表現形式的豐富。由于技術手段的缺陷,傳統媒體藝術無法將媒體的傳播本質完全地表現出來,情景場景與特殊情感的表達形式過于單一,無法引起受眾的共鳴,藝術感染力較弱。在互聯網技術的聯動支撐下,數字媒體藝術打破了傳統媒體表現形式單一的困境。以電影藝術的創作與發展為例,針對傳統成像技術只能反映平面色彩的問題,在當前社會通過數字媒體技術與計算機系統的結合,可以完全模擬一些虛幻的場景,藝術創作者可以充分發展自己的思維,能夠更準確地把握細節,使藝術作品的原型能夠清晰地表達出來,充分體現藝術作品中所包含的觀念,為觀眾提供更深入的立體式的藝術體驗。
(3)互動交流的創新。網絡平臺的即時性特征與傳播性特征,為數字媒體藝術創作者與接收者之間搭建了溝通互動的橋梁。民眾不僅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留言等形式為藝術創作形成反饋,更可以讓藝術家與觀眾之間通過網絡技術形成直接的交流。這種形式有助于數字媒體藝術的創作者把握好藝術創作與現實發展之間的尺度,在最大程度上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這樣不僅有利于媒體藝術的傳播與推廣,也極大地提高數字媒體藝術形式在群眾之中的認可程度。
數字媒體作為具有發展潛質的技術類行業,它具有自身獨特的藝術性質與表現形式,網絡所賦予它的不單單是傳播形式的變更與發展方向的調整,更是從根本上對數字媒體行業的本質進行了重新定義與再度審視。數字媒體藝術的發展不僅應當滿足社會大眾的審美需求,更應該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利用先進技術迸發出新的發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