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燕馨
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百侯鎮中心小學 廣東省 梅州市 514235
17 世紀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教師應當像全世界的太陽,站在高處,從那里他能同時對所有的人普照教學的光芒,而且同時能發出同樣的光,均勻地照亮每個人。”在一個班級里,雖然學生的成績、智能、性格、家庭背景各不相同,但教師應該一視同仁,對后進生則應該傾注更多的關心與愛護。對待后進生,教師應用堅韌與激情把教育的窗兒推開,用愛與思想把孩子心靈的窗兒推開,讓他們嗅到泥土的芬芳,讓他們吸取一縷芳香,清新他們的心靈空間。
小學生可塑性很大,幼小的心靈像荷葉上的露珠一樣,需要教師的加倍呵護。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蘇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我多年來就是出于一個教師的責任心和愛心,對待后進生,不用食指指責、埋怨,而是多用大拇指欣賞、鼓勵,讓孩子的心靈舒展,找到“好孩子”的感受,收獲自信,揚帆起航,駛向成功的彼岸。
學生楊陽不守紀律,不愛學習,父母對教育好他完全失去了信心,出了問題打一頓便完事。我卻認為,對缺少信任、缺少愛的孩子要加倍呵護,要用“暖空氣”戰勝“冷空氣”,“傷一次”要“賞十次”。只有用愛心為孩子導航,孩子才能獲得前進的力量。有一次,楊陽同學專注地趴在教師辦公室的窗外看老師打電腦。我注意到了這個細節,給他寫了這樣一份“優點卡”:“楊陽同學,昨天我看到你踮起了腳,趴在辦公室的窗外看老師打電腦。你那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深深地打動了老師。”在星期一的班會課上,我鄭重地給楊陽同學頒發了這份“優點卡”,并利用課余時間教他打電腦。于是,楊陽成了班里第一個會打電腦的孩子,對學習亦產生了興趣,學習成績提高了。
這一成功案例說明,后進生也像其他學生一樣有著豐富的感情世界。如果教師用“愛的情感”推開他們心靈的窗兒,并大膽地走進去,以心換心,以情換情,那么,他們將會迅速健康地成長。
教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紀律嚴明、學習進步,課上有一種愉悅的學習氛圍,課下活潑而又守紀。可事實上,教師總會遇到違紀、違規現象。面對有過錯的學生,有的教師諷刺、挖苦、嘲笑,有的雖方式委婉,但大多數直面學生的錯誤。殊不知,學生一聽,往往會產生逆反心理。因此,我提倡“無痕的教育”。當學生有過錯時,多想辦法,用“無痕”的批評教育給學生以良性的刺激。
有一回,我班里的一名后進生張強故意不做值日工作,教室里亂糟糟的,講臺上有許多廢紙。面對這種情況,我并沒有批評他,而是親自把紙片撿起來,并整理講臺。張強看見了,羞愧難當,主動幫我打掃衛生。抓住這個時機,我幽默地說:“張強沒有忘記值日,而是想和老師同甘共苦啊!”同學們都會心地笑了。這件事不僅教育了值日的學生,其他學生也都受到了教育。此后,班內再也沒有出現過類似情況。事實說明,無痕的批評教育,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保護學生的自尊,激發學生的進取心,更有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開展教育,主陣地是學校,但家庭的作用也不可忽視。后進生的思想是復雜的,要做好他們的思想轉化工作,既需要教師用愛去動其情,用理去曉其理,也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所以,我在教育后進生的過程中,很重視家長的支持。我通過開家長會、家訪、校訪等形式,并利用校訊通信息平臺,增加家校交往密度,使教育更具針對性、實效性。
去年,我班里有一名后進生楊文超,不但愛吃零食,還會莫名其妙就大發脾氣,無緣無故去頂撞老師。一次,他拾得五元錢,被肖思婷同學看見了,但他不交公。肖思婷同學向我反映了這件事。我想,如果我用簡單的方法去處理這件事,不僅會給他的心理帶來壓力,還可能影響到他的學習情緒。因此,我一方面組織全班同學開展以“怎樣做一個誠實的孩子”為主題的班會活動,并多次與他個別談心,耐心啟發教育;另一方面與其家長反復商量,請家長也關心、教育他。經過我和家長的共同幫助,楊文超同學終于承認了錯誤,并向我和家長作了檢討,他的悔改表現也得到了同學們的認可。此后,他慢慢學會了寬容,懂得了尊重,同時也越來越得到大家的賞識。
教育有時就是這么神奇,當你“征服”了某一個孩子,然后再把更多的關注投向他時,你總能在他的身上得到春天的消息,總能獲得意外的驚喜。這如同太陽,它把陽光投向小草,小草便回報它迷人的碧綠。
推開后進生心靈的窗兒,欣賞、激勵是一劑良方。它似一縷春風,能重新揚起后進生信心的風帆;它似一泓清泉,能滋潤后進生失望的心靈,讓他們也成為生活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