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麗
四川省成都市馬家河小學,四川成都 610043
在傳統教育下小學課堂教學模式呈現扁平化,教學形式單一,學生的自主學習意愿不高,也就是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接受的位置,沒有自己的思想認識和探究的過程,容易有理解上的偏差,造成學生經常出現應用錯誤。這樣隨著學習問題的積累就會影響學生的數學基礎,不利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因此,教師需要做出轉變觀念,在課堂中滲透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并以小學三個階段的學生特點為核心設計方法,從而起到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目的。
在滲透教學模式的策略上,需要教師的主動改變和教學中的設計和組織,對于不同階段的學生給予不同方式的激發,使學生在主觀上愿意進行自主學習,并且有數學知識的理解認知。對于小學低段的學生,因為年齡特別小,對于數學的認知幾乎沒有,所以學習上多為被要求的情況[1]。這樣就使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認識建立在了數字的基礎上,不利于之后的數學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方式上就要重視實物教學,讓抽象的數字概念變成實際的物體數量問題,這樣有助于學生抽象數學的認識,并能夠降低學生理解學習的難度,可以使學生愿意進行數學知識學習。例如,在《生活中的數》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用書本、手指、人數等課堂中實際存在的物作為教學資源,然后讓學生體會數字的生活意義,從而讓學生認識數,建立數字與數量的認識。教師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變成了真實可見的實物,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就得到了激發。
對于小學中段學生的主動意識激發就要改變策略,應用情境教學讓學生進行主動學習,比如,在《周長》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多媒體的周長實際應用演示來創建情境,使學生受到情感激發,有自己的理解認識,并產生主動學習的意愿。對于高段的小學生來說,要讓其進行自主學習,就要接觸實際生活,通過提出生活問題,讓學生應用知識去進行解決,這樣會激發學生一定的成就感,可以有效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意識的產生。小學階段的學生成長較快,所以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要做針對性地方法,使學生愿意參與教學中的自主學習。
合作地進行是有效自主學習的保證,因為在課堂教學中的知識內容都是新的,學生即使有自主學習的意愿,也不一定可以有效理解知識內容,并可以靈活應用。但是現在小學課堂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已經成為常態,自主學習的效率和成果都影響著教學效果[2]。因此,教師就可以利用合作教學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變成多人的討論交流,既使學生可以高效的獲取到數學知識,又能對學生的思維、交際等綜合素質有效培養。教師在組織進行合作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滲透的策略需要注重合作的方式,要保證學生合作學習的有效進行,并對知識進行理解和分析。針對低段學生,合作學習的形式要進行組織,盡量以學生互動提問為主。讓學生之間有簡單的互動,保證知識理解的正確性。
在對中段學生的合作教學模式滲透上,就要考慮到中段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數學基礎知識,但是各項學習能力和素養還在成長階段,要讓合作有效的進行,主要需要注意分組的有效進行,使能力可以互補,學習方法和推理的方向可以交互,有學習能力的提升。例如,在《認識小數》的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情況做出互補分組,保證每個小組的合作學習都能有效進行。對于高段學生的合作教學滲透,在策略上就要讓其競爭,用環境帶動合作學習和應用的進行。
探究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主要需要教師樹立探究式進行的思想,針對低中高學生不同的學習特點進行教學設計。對于低段教學設計要以生動形象介紹為主,引發學生思維的發展,探究其中的數學知識[3]。中段學生的探究教學就要體現邏輯推理素養,采用階梯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逐步推導知識內容,完成探究式學習,養成良好的數學知識學習習慣。小學高段的學生在知識結構上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同時在思想上愿意去挑戰和表現,這樣探究式教學的進行就要從提出問題讓學生去解決的方式進行,使學生愿意思考,在學習中得到心理滿足,并有創新思維的發展。例如,在《百分數》的應用題教學中,教師就讓學生去用不同的方式去解決問題,讓學生的思維區域活躍。教師不要讓其只記住一種方法,多種方法的應用,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百分數,學會應用百分數,并且有效促進了學生的探究式學習和應用的思維,從中也就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結論:總而言之,小學課堂建立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養成數學核心素養,并且從中有綜合能力的提升。在實際教學中模式的開展需要學生的主動參與為前提,教師需要針對不同階段學生的數學學習需要來設計自主、合作和探究的過程,保證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從而實現有效教學,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提升,使學生在小學階段可以養成興趣,建立良好的數學學習基礎。